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穷门出贵人》
穷门出贵人

第292章巡抚进京

唐昕和罗轩都道:“大人放心,必然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姜丰又对冯实交代了一番,冯实眼中闪过一道杀气,缓缓地点了点头。

看诸事妥当,姜丰便告别家人属官们,登船出发。

此次的钦差是来颁旨,给阿勇封千户的。此前姜丰派人进京给施太后送寿礼并为阿勇请封千户。

高山族人先前说让一千人下山,封的就是千户。传旨的吏部官员遇到大湾海战,海路被封锁,这封赏就来迟了。

姜丰让人把阿勇请了过来。

皇帝高兴的抚掌而笑:“从前一个小小的荷国就能拿下大湾,现在多国联军都被大湾打败!我朝的武力在短短五年间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姜丰居功至伟!”

崔阁老笑道:“从前我们是不重视火器,如今我们重视了,自然没有洋人什么事了!征暹罗一事,陛下也只等着捷报就行。”

“陛下雄图伟略,功比秦皇汉武!”章成贺顺势拍龙屁。

这记龙屁拍得恰到好处,正好搔到皇帝的痒处,令皇帝更加欢喜。

不过……皇帝想到姜丰是来给自己送万寿节礼的,摇头笑道:“朕此前说,他肯定又要省下寿礼了,如今看来这份捷报就是了。”

章成贺笑道:“听说姜丰是要用俘虏跟西洋各国谈判,问他们要战争赔款和赎金,这笔钱也不少了。”

皇帝叹道:“爱卿觉得……这笔钱能到朝廷吗?”

总觉得姜丰这个守财奴会把这笔钱截留了……不过无论如何,至少得益的是我朝,即使是大湾,也是我朝的疆土!

想到这里,皇帝对于姜丰要怎么跟西洋谈判,又多了几分好奇和期待。

而京中百姓得知战报后都是一片哗然。

多国联军坚船利炮来犯,竟在数日内被歼灭,这是我朝对西洋海战着着实实的第一场大捷!

当初施伦收复大湾,对战荷国侵略者,打得多惨烈?

白水州官兵几乎全军覆没,施伦夫妻都在海上失踪,差点就以身殉国了!

最后还是京营、神机营、广府将军、闽省总兵联兵救援,才救回施伦夫妇、收复大湾。

如今战事却来了个大逆转!令人咂舌之余也不禁感叹,大湾有这样的实力,难怪敢主动出击暹罗!

得知姜巡抚要进京贺寿,朝野上下都翘首以望,这个姜大人可真是一个传奇人物啊,人不在京城,京中却总有他的传说。

姜丰这次回京,才到京郊码头,已经有礼部官员出来迎接,还有护卫摆起的巡抚的仪仗,码头上的闲杂人等都被赶走了。

在外任多年,多次往返京城,这还是姜丰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呢。

一起回京的吏部郎中看着码头上肃静的军士,全套官服的礼部官员以及华丽庄严的巡抚仪仗,不由得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呢!下官这回是沾大人的光了。”

大丈夫当如是也!

当然,也不是每个巡抚进京都有礼部郊迎这个待遇。上一回有这个待遇的,还是收复大湾、差点以身殉国的施伦。

而姜丰这回能有这个待遇,不仅仅是战功,还在于他是带着俘虏来的。

朝廷提早接到了姜丰回京献俘的折子,这才令礼部郎中及京营士兵郊迎,交接俘虏、同时彰显我国实力。

码头上风大,姜丰和礼部的官员客套了几句,就命手下的护卫将带进京的几个西洋军官押上囚车,便在京营军士的护送下进城。

同时,关于此次大战的战功单子、抚恤名录等也交给了礼部官员,由他们核实之后封赏。

待进了城,又是另一番景象。

京中的百姓向来是爱热闹的,从城门到御道,路边都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真是熙熙攘攘。

只见城门大开,姜丰穿着巡抚的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在最前方,后面是礼部的官员和两队整齐的军士。

中间的囚车上,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阿勇带着一群士兵呼啦啦地过来了,接圣旨这种事,他们都没经历过呢!

此时,他们听着钦差庄重地宣读圣旨,那些文绉绉的话是听不懂,但最后一句封五品千户听懂了。

吏部郎中高兴地说:“才刚经历战事,下官心里正虚着呢,有姜大人同行,就放心了。”

中秋节也快到了,姜丰临行前交代布政使唐昕、鸡笼城知府罗轩在城中大办中秋灯会、邀请全城士绅、商贾参加,与民同乐。

吏部郎中参观了土军军营和被俘的西洋军官,便要告辞回京了。

姜丰收拾好行李正要启程的时候,朝廷的钦差却来了。

阿勇郑重的接了圣旨,又接过五品官的官服。

高山族人离开后,吏部郎中笑道:“听闻大人这里打了胜仗,真是可喜可贺。”

姜丰叹道:“土人是受皇恩感召归附,总不能亏待了他们,府军有什么,他们就要有什么。大人您说是不是?”

姜丰笑道:“今年大湾大捷,我欲亲自进京向陛下报喜,又正好给陛下庆贺万寿节,咱们顺路一起回京吧。”

这一趟,他有很多事要做。需要申请高山族的土军军备;让朝廷同意和西洋国家谈判;还有那些密信……

想到那些密信,他就觉得头疼。

说着,朝北方拱了拱手,又接着道:“此战之后,高山族人受皇恩感召,又有几万人迁徙下山,从中选出一万人组成土兵军队,这些人的军备,我要向朝廷请旨提供。”

吏部郎中吓了一跳:“一万人?在下虽不是工部的,也知道工部一时恐怕难出那么多军备啊!”

而此时,大湾保卫战的大捷,早在姜丰出发之前就由闽省巡抚快马从陆路将消息传回了京城。

战报自然是八百里加急,大湾的捷报送到朝廷后,崔阁老和内阁重臣等亲自进宫向皇帝道喜。

他经历过战争,一身杀伐之气,吏部郎中哪敢说不是?且这给不给也是工部和兵部的事,与他吏部无关。

统领一万人就是参将了,恐怕不久之后他又要来传一道旨。想到这里,他都有点羡慕那个土人小子了,这会投胎就是好,说升官就升官。

姜丰说道:“同喜!同喜!都是皇恩浩荡,陛下的光辉照耀四方,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战无不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