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386章西凉虎狼

而大楚则站在他们头上收粮收税,同时抽掉他们的兵马和先天宗师,为楚国今后的中州征战出血出力。</P>

此等羁縻朝贡手段,方才是最省时,也最划算的。</P>

“如今南诏、宋国皆服,西南这片地方,就只剩下一个大理国了。</P>

“哈,这些宋人总算遣使来降了,还以为他们要死硬到底了。”</P>

议事厅内,楚军众将云集,最上首处,青河子拿着宋国那边交上来的国书,不由发出一声轻笑。</P>

“宋国本就国弱,为西南三国之末,此前之所以顽抗着,不过是见南诏、大理二国依旧抵抗,心存侥幸罢了。</P>

那大理王若是识相的话,等听到宋国臣服的消息后,便会遣使来降了。”</P>

旁边通海郡防御使寒虎,也是笑着说道。</P>

“话虽如此,但谁也无法保证,那大理国人是否会真的头硬,死扛着不降。</P>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逼他一逼。”</P>

青河子听着部下的话,微微点头,但秉着小心起见,沉思一下,扭头看向旁边的李良,下令道:“李将军,本总管转任你为九真郡防御使,即日起,率领本部兵马,前往九真郡赴任。</P>

到地后,接管宋国九真郡籍兵马,稳定地方。</P>

同时监管宋国余部,令他们在封国银生郡起兵,于大理国后方威胁其国土,迫其屈服。”</P>

大理国投降,除了要交出九真郡外,手中的兵马自然也要交出来的。</P>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在此前经历了郁林之败后,宋国内部兵马,重新整编回了十万之众。</P>

而这十万人中,有八万是九真郡籍。</P>

对于这些兵马,楚国自然是不可能任由宋国带走的。</P>

所以这时就需派一员大将,前往九真郡。</P>

一边接收兵马,交接地方。</P>

一边监视宋国,防备不测。</P>

而纵观麾下,此时最适合此事的,也就只有李良了。</P>

在接管了九真郡后,郁林郡便处于楚国腹地后方,不再与敌国接壤,基本算是安宁下来。</P>

既然如此,那原本由李良统帅,驻留在此地的三支禁军,六万兵马,当然不能浪费了。</P>

所以青河子直接让他前往九真郡,一边接受宋国的投降,和领土、户籍、兵马、府库等事务交接。</P>

一边作为督军,督促宋国出兵,协助围剿大理国。</P>

“末将遵命。”</P>

李良听到这个任命,神色没有丝毫异常,直接应下。</P>

到了如今,随着陆渊不再装了,楚国底下众多高层,慢慢也觉察出来,青黄二系真人,和自家那位大王的密切关系。</P>

所以面对很可能是自家师尊分身,或者其他什么身份的青河子,李良不敢有丝毫不敬。</P>

此时面对对方直接任免一郡防御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P>

大王的分身嘛,这不就等于大王亲临吗?</P>

而大王想任免转换一郡防御使,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谁敢反对,谁能反对?</P>

“好,宋国的事情就这样定了,南诏国那边也派人去催促一下,让他们那三个藩王快点起兵,前往大理国边界,从西边呼应我军。”</P>

做完安排,青河子心中也放松不少,脸上露出一丝蔑视:“本总管倒要看看,西北南三面皆敌,我五十万大军威压之下,大理国敢不敢硬撑下去。”</P>

虽然北边请来的西川郡的兵马,在帮助压服了南诏国后,就因为黄欣要对付西凉国,很快就撤走了。</P>

但有了刚刚拆分完成的南诏国,以及正在拆分的宋国协助,在西南、岭南这一片区域,青河子所能聚集的兵马,数量又达到了夸张的五十万之众。</P>

而先天宗师,更是有八位之多。</P>

不管是兵马,还是高手数量,都已经两倍于大理国。</P>

说句难听的。</P>

现在大理国就算不降,想要顽抗,青河子想要攻灭对方,也费不了多少功夫。</P>

西南的大局,此时已经定下了。</P>

……</P>

大理国自然是不敢顽抗的。</P>

他们只是强硬,并不是傻。</P>

在这重重包围,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头自然是不会那么铁的,也会知道变通屈服。</P>

事实上。</P>

在听到了宋国屈服的消息后,大理国派来商谈投降的使者,便已经在路上了。</P>

只不过才出发不久,暂时还到不了青河子所在的马驻关罢了。</P>

不得不说。</P>

在楚国击败了岭南、江东四国,夺取了整个扬州霸业之后,面对这一统之势,面对祖国的赫赫声威,剩下敢于抵抗的人,实在太少了。</P>

如今经略西南,即便强如南诏、大理,面对楚国兵威,依旧畏惧屈服,不敢抵抗。</P>

要知道,此时距离楚国上一次征夷之战回来,可才过去了六七年罢了。</P>

这么点时间,并不足以让人遗忘一切。</P>

很多西南诸夷的人,对于楚兵的凶残可怕,依旧记忆犹深。</P>

当初仅有三郡之地的楚国,西南各国就抵挡不了了,此时楚国远比当初强大数倍,试问南诏、大理又怎么敢顽抗?</P>

现在之所以如此爽快投降。</P>

楚国如今声威大涨是一方面,当初征发西南留下来的兵威震慑,也未尝不是一方面。</P>

不过不论哪种。</P>

随着三国屈服,大国被拆解,西南只留下一片半郡之地的小国,再难成气候。</P>

楚国在这里的统治,也算差不多安稳了。</P>

所以当青河子那边,料理完西南诸事,在八月份投上奏折之后。</P>

陆渊只是交代,将南诏国献上的北部半郡四府之地,和河谷郡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十府之郡。</P>

处于楚国西陲的河谷郡,除了和西川接壤,有着通道外,与南边的南诏国也有着通道连接。</P>

当初难道奇袭西川国时,便曾借道河谷郡的蕃人,打了济惠一个措手不及,导致了佛国灭亡。</P>

如今南诏国投降,西南三国去其一,我大楚得其一,仅剩两国,自然不是我之对手。</P>

那宋君临海世家出身,最擅专营,此时见大势已去,当然不会硬着头顽抗,把命丢在这里。”</P>

辛苦数十年,最终一切化为乌有,傻子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P>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这些烂地纷纷出去,让那些小国之主,自己管理地盘上的蛮夷之民。</P>

不过是一片只能经营个一百年,甚至几十年的烂地。</P>

通海、宋国交界,马驻关。</P>

下方左手处,郁林郡防御使李良,此时冷笑道:“我大楚对他的条件算优厚了。身为亡国之君,还能得半郡封国,若换做以往,哪有这等好事?</P>

也就现在天地变了,这南边的地不值钱,大王才让给这些小国。</P>

显然,经过一年多努力,此次取得成效还算不错。</P>

楚国就算打下来,想要治理开发出来,没个几十年时间,根本不可能。</P>

而等好不容易开发出来了,结果四极天灾也来了。</P>

江南之土,以后或许将尽数沦为毒火沸腾之地。</P>

对于天地大变的事情,在与宁国开战之后,陆渊这一年多来,也陆续告知了国内所有先天宗师。</P>

这为的,自然是统一人心,让所有人意识到事情严重性,好集合所有力量倾力向北,争夺未来的中州之地。</P>

此国虽强,有四位先天,二百余万夷民。</P>

但以一国二郡之地,想对抗我大楚西南、岭南、还有西部诸郡国,也只是螳臂挡狙而已。</P>

就如此时。</P>

对于陆渊如此优待西南诸国,知道真相的楚国高层,对此就没有半点异议。</P>

其若再不感恩戴德,那就真该死于刀兵之下了。”</P>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