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417章魏君北狩

至于其它各种商品货物的交易,就更是数不胜数了。</P>

以上还只是经济上的交流。</P>

在军事上,早在二十年前,魏国灭周之时,楚国就和对方联系上了。</P>

楚、梁、魏,这三个当世排第一、第二、第三的国家,就是这场大战的主角。</P>

可实际上,从楚军北伐之后,世人的目光注意,并没公平的分到三个主角身上,而是一股脑的都投到了楚梁之上。</P>

毕竟这里是中州,处在天下的中央。</P>

到了近些年,出于抵抗西边蛮人异族的需求,楚魏两国之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小规模的军事配合。</P>

两军经常联合起来,对蛮人异族进行打击。</P>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过往的成功例子在,所以魏国才连年向楚国提出邀请,希望两边能进行一次大的军事联合。</P>

来次雷霆扫穴,彻底解决西边的隐患。</P>

至于官面外交上的联系,那就更多了。</P>

每年一次派遣外交使节,陆渊和魏帝的书信交流,彼此互相赠送礼物,两国高层间的互相交好,那更是不胜枚举了。</P>

所以无论怎么看,在经济、军事、政治三大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友好交流的楚魏二国,怎么也不像会兵戎相见的样子啊。</P>

这不合理,也完全没有预兆啊。</P>

楚国打魏国,能有什么好处?</P>

就南阳、河南二郡,这两个中州之地?</P>

是,这两个郡处在中州,土地肥沃,是上好的地盘,足以依为霸国之根基。</P>

可相比于这小小两郡,梁国那十几郡的地盘,难道不是更有诱惑吗?</P>

你打魏国,会受到一个天下第三强国的拼死反抗,最终能否打下,也结果未知。</P>

可你如果打梁国,那么不仅魏国会跟着动手,北边的赵国、徐国、唐国,甚至郑国都会忍不住跟着一起出兵。</P>

别怀疑,以楚国的号召力,还有周边各国对梁国独霸一州的嫉妒与贪婪,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P>

而只要做成,那就是以楚国为首,合纵魏、赵、徐、唐、郑等国,针对梁国的一场六国伐梁了。</P>

整整六个霸主国,来围殴一个梁国,只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澎湃。</P>

面对六个霸国的围攻,梁国能否撑住,根本没有任何疑问,铁定的必败之局。</P>

到时各国联合起来,一起瓜分梁国,彼此都能拿个三五郡,这不比你跟一个魏国死磕中州两郡香吗?</P>

事实上。</P>

魏国那边,操场上一直都有这种声音,让楚国站出来,带着各国一起痛欧梁国。</P>

这种声音随着魏国领导的合纵联盟,饭量失败,并且惨败而归后,就越大了。</P>

以前魏国想着自己当盟主,通过打击梁国,来逐步获取好处与威望,慢慢压下楚国,成为天下的第二大国。</P>

所以那个时候的魏国信心满满,热血澎湃,年年派出使者,去往各国当说客,邀请他们来参加会盟,进攻梁国。</P>

那个时候,魏国可谓风光无限。</P>

一场场会盟,在他们的推动下诞生,并且历年伐梁,也的确取得了成果。</P>

比如赵国攻取了东郡,徐国攻取了乐安郡,这都是在魏国的会盟之下,所取得的战果。</P>

只是这个战国是属于盟友的,身为盟主的魏国,并没捞到什么好处,只是纯付出,赔本赚吆喝而已。</P>

这种没多大好处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引得魏国国内有不少人生出不满,认为东伐梁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处。</P>

只是纯粹的耗费国力,送自家战士去送死而已。</P>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眼下正是魏国霸业昌盛的关键时刻,经过数次会盟,各国已经渐渐认可了魏国的中州霸主地位。</P>

尤其是跟着捞到了好处的赵徐二国,更是隐隐成了魏国小弟,在国际上处处以魏国为首,俨然只听大哥的姿态。</P>

而魏国团结的这两个小弟,三国结成同盟,实力体量上,已经一跃成为了九州第一阵营。</P>

即便是强如梁国,面对这个三国同盟,也是处于下风。</P>

这种情况下,只要魏国能继续维持下去,拉拢更多的国家加入这个同盟,让自家的霸业进一步扩张。</P>

那么等更多国家入盟,联盟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然能凭借强大实力,击垮梁国,夺取中州。</P>

那时作为盟主的魏国,作为领袖,理所应当的,就能攫取这场胜利后的最大果实。</P>

所以眼下的吃苦,是为了日后的更大收获。</P>

这是百年大计,绝对不能放弃。</P>

就这样,魏国朝堂上,一派主张撤兵,一派主张坚持,彼此对立了下去。</P>

当今的魏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上位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就发动了一场三国合纵攻梁的大战。</P>

想要击败梁国,夺取一片领地。</P>

这为的,就是安抚国内,已经渐渐分裂的人心。</P>

只要战争胜利,这样既维持了战争,又让魏国得到了好处,可谓照顾到了两方的利益,又做大了蛋糕,足以抚慰人心了。</P>

可一场惨败,让这一切付之东流。</P>

也同样让魏国,认清到了自己的虚弱和不足,渐渐从天下霸主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P>

而清醒的同时,魏国又看到楚国不声不响,只是一招断粮,就将击败了三国后,声势如日中天的梁国给弄得国内大乱,险些一蹶不振。</P>

一场完美的操作,瞬间让魏国清晰认识到,楚国这个天下第二霸主的含金量。</P>

楚国别的地方怎样,先不说。</P>

单就这份财力,便足以傲世天下了。</P>

战争打的是什么?</P>

打的就是钱粮。</P>

楚国有钱有粮,同时国内太平了三十年,人口更是不知道有多少。</P>

有钱有粮有人,那可不就是数之不尽的兵马吗?</P>

只要楚国出手,能否打赢梁国很难说,但跟梁国打个不相上下,或者说短时间内的不相上下,应该是没问题的。</P>

而只要楚国能扛住梁国的主力,那么周围再有魏赵徐这些国家从背后偷家,只靠梁国后方的那些偏军弱旅,怎么可能是三国联合的对手?</P>

到时梁国主力远在前线,魏赵徐三国后方偷家,这小小梁国,还不灭定了!</P>

只要能灭了梁国,即便身为盟主的楚国,要吃大头。</P>

可魏国跟着出兵出力,再加上自身的地位,怎么着也能从梁国身上,分得两三郡的地盘吧?</P>

而楚国是原本的第二大国,梁国是第一大国,老大和老二之间争夺霸主之位,自然引人注意。</P>

至于老二和老三的战斗,相较之下,也就不足为奇了。</P>

而魏国近些年间,因为连年大战,影响到了国内粮食生产,不得不大量采购粮食于楚国,以此维持国内百姓所需。</P>

仅这一项粮食贸易,那就是每年数千万两银子的交易额。</P>

近些年来,楚魏之间,关系其实是很好的,甚至好到超过了郑国。</P>

这是楚国北伐的主角,实质上是有三个的。</P>

因此,另一个主角魏国,就仿佛一个小透明一样,被所有人华丽丽的给无视了。</P>

就仿佛魏国,一瞬间被整个世界,给孤立了一样,看起来有那么几分凄凉。</P>

楚国这次北伐,实在是太过突然了。</P>

毕竟郑国远隔重洋,楚国想和对方交流,需要踏过波涛汹涌,危险无常的大海,这其中的变数实在太多了。</P>

可魏国却不同。</P>

魏国地处北疆,领土就和楚国接壤,不管是襄阳、南阳之间,还是汉中、关内之间,都有着太多通道可以交流了。</P>

如果说,梁国因为这次楚国的北伐,一瞬间被打垮,丢失了一半领土,几乎到了亡国边缘的话。</P>

那么魏国,就已经差不多快亡国了。</P>

周国的灭亡,魏国固然出力盛大,但楚国的功劳也忽视不了。</P>

两国的第一次军事交流,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P>

谁也没有想到楚国会突然动手,而且动手之后,表现出来的实力,简直强的吓人。</P>

魏国就是没想到的其中一员。</P>

好吧,他也确实凄凉。</P>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