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第五章 : 饭桌上的机锋2

听到此话,李叔李婶夫妻二人对视一眼,暗自松了一口气,话语言间也更热络起来。

“那今晚就在我这里住下吧,现在都快天黑了,你回去也不安全。好几十公里呢。

你弟正好在四九城工业学校读中专,还没放寒假呢,屋子也空着,晚上我给你烧好炉子,伱就当自己家一样。”

“车到山前必有路,侯楚,你别想太多,你年纪还小,人生还远着呢。

现在再苦,也苦不过之前在窑洞的日子,当初这么困难都走过来了,情况只会越来越好。

来来来........吃菜吃菜,别客气”。说罢还夹起一片稍肥的猪头肉夹进去侯楚的碗中。

毕竟不管古今,华夏不管是什么家庭,对家中子女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视的,五六十年代中专录取率低,可见在教育上李叔李婶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可后世人的脸皮还是让自己收回了将要出嘴的话。李婶估计也想不到,坐在面前的是一个后世的灵魂。

不过这时候的四九城工业学校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后世四九城联合大学的前身。(和四九城工业学院是两家,不是一个学校)。

从学校毕业一出来,分配到岗。评级的时候就是干部身份,五六十年代干部身份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福利待遇,社会地位也不是简单的四个兜就能区分的。

可是如果记得没错的话,现在四九城工业学校,现在还是归属化工部管。

并不是归属四九城教委管,毕业生是面向全国,进行分配的。

这分配问题估计都够李叔头疼的,谁不想留在大城市、家人身边呢。

很快一顿饭就吃完,侯楚也没客气,也算是混了个肚圆。

记忆中,这具身体经常是半饥饿状态。

特别是前几年,似乎给他带来了肌肉记忆,导致现在看到食物的就忍不住的吞口水。

吃完饭后李婶把侯楚引进一个屋子。帮他铺好床,热好炉子。

还给侯楚端了盆热水,侯楚见状赶紧抢过脸盆。

说生受了,哪有长辈给晚辈端水的道理,知道这是提醒要休息的节奏,赶紧擦了身子洗了脚,倒了水后躺在床上,复盘起了一天的经历。

目前最坏可能是:不能在城里做工人,回去木牌坊生产大队和鸡鸭,农田为伍。

不能做工人的话李叔应该会在其他地方补偿。

自己是否应该接受呢,毕竟人情消耗了也就没有了。

哪怕嘴上说的再好听,也不是亲侄子。

虽说这一世的情感都是比后世热烈很多,但是也不能用过于高尚的尺度去丈量一个人。

好的话,做工人也还不错,可工作也分三六九等,要怎么样才能发挥自己后世人的才智呢,自己虽说只是一个普通本科生,可也好歹接受了16年的教育,经历了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不管是知识储备又亦是战略、时代眼光,总是要比本时空的人稍微强些。

“谢谢婶子。”

“诶呦你就是太客气了,你也叫我婶子了,我呢也把你当侄子看,你家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点的。

而且现在算是年底了。队里这年的账还没算呢,工分再少,也能换点钱。

不回去看着说不定吃点暗亏,家里还一大堆事没搞好呢,而且李叔不是说想去去看看我爹娘吗(上香),看看啥时间方便,我带他去。”

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家里来个客人,人是上半月来的,家主人的肚子是下半月饿的。

见气氛有点沉闷,此时李婶也打个圆场。

现在不是快过年了吗,你们大队应该也没啥工分挣。

要不你先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我们就一起过个年,你一个人在昌平过年应该也挺不方便。”

往往有的时候有钱,可没有计划内的粮本、各种票据分配,也是没办法购买到东西的。

也不能直接说粮食问题,说了反而让人不好下台。

见着李婶等着自己回复,笑了笑:

“婶子,家里还有几只鸡鸭要照顾呢,今天过来城里,还是请邻居帮忙照顾的。

他在四九城没有粮本,也就是没有计划内的粮食供应。

虽说看上去李叔一家工资收入还可以的,可这年头,物资过于短缺。

听到李婶在提到四九城工业学校时候明显大了几個分贝的自豪语气。

侯楚哑然,点头示意说好。虽说有心吹捧一下,

比如那些遗老遗少,手里虽说有大把的金银财宝,古董珍玩,前几年也还不是随着大流饿了肚子。

自己一个半大小子,胃口又大,到时候如果家里不够吃。李叔夫妇也只能去鸽子市上买东西,风险高不说,东西的溢价也很多。

侯楚思考了下,还是决定拒绝在李叔家过年的提议。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