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四合院:开局55年,全院破防》
四合院:开局55年,全院破防

第26章 拜师学艺

他希望这个王先生真的是一个看重金钱的人,这样事情处理起来会更容易。

只要王先生同意收他为徒,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特别是在接下来的两年困难时期,他手中的粮食将比黄金更为珍贵,那个时代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粮食,所以他并不担心王先生不教他。

“什么都行,无论是国外产的火腿、洋酒,还是国内的二十年名酒、名家的手工艺品……”

陈生列举了许多好东西,听得杨穷倒是无所谓,但旁边的小弟却有些心动,头上都快冒黑线了。

杨穷考虑了一会儿,然后对旁边的小弟说:“去隔壁仓库,把我前几天收的新货拿给尔兄弟看看。”

尽管家里有双职工,但那个年代的人们习惯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

转眼间,休息日到来,陈生从家里收拾妥当,准备出门。

他还借了店里的自行车,手里提着从杨穷那里买的两瓶酒。

当他骑车经过中院时,院里的居民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

陈生以前虽然穿着整洁,但衣服总是破旧不堪。

今天他突然换上了新衣服,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院子里闲聊的众人看到陈生的样子,纷纷好奇地询问起来,其中领头的是易中海。

“哎呀,小陈这么打扮得体,是要去相亲吗?”易中海打趣地问道。

“不是的,家里让我去拜访一位长辈,只是帮忙跑个腿。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去相亲呢。至少也得过两年吧。你怎么不给傻柱找媒婆呢?”

陈生随口回答,顺便也调侃了两人一番。

听到这话,两人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

附近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媒婆都不太愿意搭理傻柱,因为他本身就很挑剔,而且现在更难找到合适的对象了。

陈生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了。

现在有了空间的帮助,他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

即使到了前院,他还能隐约听到后面有人小声议论:“打扮得这么帅气,还骑着车,带着礼物,却说不是去相亲,谁信呢。”

陈生不用想也知道,这个酸溜溜的声音肯定是傻柱。

以前相亲的时候被许大茂破坏过,加上他又特别挑剔,上次相亲还是看了媒婆送来的几次照片才选中一个。

所以附近的媒婆都不太愿意再给他介绍对象,而且家里没有大人帮忙张罗,导致傻柱的相亲事宜一直拖着没有进展。

陈生骑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之前打听的王顺先生的家门口。

“当当当!”他停好自行车,上前敲响了门。

不久,一位中年妇女来开了门。

“请问这里是王先生的家吗?”陈生礼貌地问道。

“是的。”中年妇女回答。

“王先生在家吗?”陈生继续询问。

“在家,不过今天王先生不出诊。”中年妇人以为他是来求医的。

“您误会了,我今天来见王先生是有事相求,并非求医。”陈生恭敬地解释,同时心里猜测这位妇人可能是家里的保姆。

陈生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两瓶酒递给妇人,“这是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通报王先生。”

“您稍等。”中年妇人接过礼物,转身向院内走去。

陈生在门口等待了大约十多分钟,中年妇人才出来请他进去。

“您请进。”

这是一个有两进的院子,院子里摆放着一些刚刚晾晒好的中药材。

跟着中年妇人进入正房,只见王先生正坐在主座上品茶,头发已经半白,但看起来精神矍铄,身材干瘦,看起来不像医生。

陈生步入正堂,站稳后,礼貌地向王顺拱手作揖,恭声道:“王先生,您好。”

王顺目光落在旁边桌上的两瓶红酒上,轻推了一下,似乎对陈生的识货能力颇为满意。

“小友,登门造访,不知有何贵干,还携来如此厚礼?”

陈生继续保持谦恭的姿态,低头回答:“晚辈陈生,自学中医多年。久闻先生医术高超,名动京城,特来拜师学艺,望先生不吝赐教。”

王顺对陈生的突然来访显得有些意外,他原以为对方可能是求医而来,没想到却是求师。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小友,陈生是吧?我已多年未曾收徒,你可能找错了人。”

陈生坚定地回应:“学医是我多年来的梦想,我一直在自学医书,希望先生能够成全。”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小弟领命而去,陈生和杨穷则在大堂里静坐等待。

两人都没有说话,杨穷原本还想探探陈生的底细,但看到陈生一副不愿多言的样子,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

携带过于昂贵的物品不仅不必要,而且可能会显得自己过于炫耀,而且他也不确定这次拜访能否成功。

陈生无法事先打探情况,只能亲自上门。

杨穷原本打算无偿提供服务,但见对方留下钱后匆匆离开,未作多言,显然只想维持交易关系。

“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吗?”杨穷问。

陈生也希望与对方保持简单的交易关系。

大约二十分钟后,小弟拿着一个袋子回来了。

陈生立刻意识到,这个时候的京城只有一个葡萄酒厂,而且不对外卖,只有在博览会之后才开始对外销售。

杨穷并未期望通过两次交易就能建立深厚联系,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会更加熟悉,因此并不急于求成。

实际上,那两瓶酒如果对外出售,市场价格大约是五六元一瓶,但由于需要特殊的酒票才能购买,而且近几年这种酒并未公开发售,因此显得较为稀有。

在回家的路上,陈生考虑了一下,觉得带上两瓶酒作为礼物已经足够了。

陈生看了看,没有说话,然后看向杨穷。杨穷见陈生没说话,知道这小子可能不太识货。

“尔兄弟,别看这是两瓶普通的京城葡萄酒,但这是在国宴上使用的,每年的产量都非常有限,一般人是难以得到的。”杨穷解释道。

为了下周的拜访,陈生特意请假去绸缎庄定制了一套新衣服,两天后就拿到了成品。

他现在穿的衣服已经是传承了多次的旧物,从父亲传给大哥,再传给了他。

“那就多谢了,您不提醒我还真没注意到。”陈生连忙拱手表示感谢。

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放在桌上,然后从小弟手中接过葡萄酒,再次拱了拱手,没有多说什么就离开了。

他打开袋子,里面放着两瓶看上去很普通的葡萄酒。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