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第一莽夫》
大明第一莽夫

第42章 中山侯!汤昊!

嗯,信国公想都别想,中山侯给你拉倒!

张懋听见这些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满脸笑容。

他当然知道世公不可能,这些文臣缙绅疯了才会平白给汤昊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爵!

意思就是,汤家子孙可以永远享受每年三千石的岁禄,可没说你可以袭爵信国公!

“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

这里就提到了爵与禄,写得很清楚,子孙世世承袭爵位与俸禄!

所以,不管怎么说,汤昊都拿不到世袭国公爵。

一个世侯,已经足够了,这是文臣缙绅的底线,也是勋贵武臣的底线!

只要汤昊拿到了这个世侯,他的起点就已经高出九边将种太多了,足以节省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功!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想办法让汤昊离京,在九边立下功勋,从而向世公迈进!

这一步,张懋给他留下了五到十年的时间,也只有这么多的时候。

因为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就算天天吃补药磕人参,他张懋也活不了多久了,快要撑不下去了。

一想到这儿,张懋就陡然扭头看向了吏部尚书马文升。

马文升似乎感知到了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他。

二人相视一笑,一个眼神就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老东西,你什么时候死啊?”

“老货,我肯定比伱死得晚!”

正当他们二人交流的时候,刘健正在看着汤绍宗那封奏章,久久都没有动笔。

这位老首辅,此刻心情很是复杂。

今日这场廷议,文臣缙绅可谓是一败涂地。

八虎阉人没有诛成。

汤家爵位还落到了汤昊手中。

不论哪一件事,对文臣缙绅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两件事,对小皇帝而言,却都是好事。

这也是老首辅刘健真正感到欣慰的地方。

说不上高兴,但是很欣慰。

因为他终于看到了小皇帝的成长。

懂得在规矩之内抗争,懂得守护他这位皇帝的权柄,这就已经让老首辅很开心了。

刘健不是三杨,他也做不到像三杨那样,明里暗里地僭越神器。

虽然说,今日内阁谋划,全都失败了。

但是日子还长,时间还早,谁胜谁负还是个未知数。

就算给汤昊一个世侯又能如何?

世侯只是爵位,而不是官职。

哪怕汤昊立刻进入五军都督府挂名,也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五军都督府毫无实权,一应权力全部都被兵部给攫取。

而现如今的兵部尚书,正是与天官马文升齐名的弘治三君子之一,刘大夏!

而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是内阁的人,是他们的人!

三军将士的奖惩升降,甚至连他们的俸禄饷银,都是由兵部掌控!

因此,给汤昊一个世侯,他又能如何?

日子还长啊!

刘健倒是很希望,这汤昊能够玩出点花样来!

因为借助这一次次的文武争斗,可以促使小皇帝快速成长起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明天子!

呵,自土木之祸后,大明武夫就彻底式微了,朝政大权逐渐落入了文臣缙绅手中,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了。

五十多年过去了,朝堂大权还是在文臣缙绅手中,也不是没有勋贵武臣想要改变,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全都失败了,比如说老国公张懋,比如说保国公朱永,仅仅只能庇护着勋贵武臣苟延残喘!

既然如此,那给你汤昊一个世侯,你又能如何?

是以老首辅最终还是落了笔,写好了浮票,然后转呈给了皇帝陛下。

小皇帝仔细阅读了元辅大人的处理意见,再三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文字纰漏后,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刘健一眼。

这位老首辅,竟然真的给了汤昊一个中山侯,世袭罔替,食禄一千五百石。

没有任何文字陷阱,一应爵位禄米全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内阁竟然真的同意了此事。

惊喜来得太过突然,小皇帝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还以为老首辅刘健或者谢迁、李东阳等人会极力反对呢!

结果人家只是轻飘飘地抗争了一番,然后就直接同意了。

来不及多想,朱厚照直接掏出了自己的正德之宝,往上面戳印盖章!

自此汤家复爵一事尘埃落定,东瓯王汤和五世孙汤昊,承袭中山侯爵,世袭罔替,食禄一千五百石!

汤昊整个人都还有些懵。

他同样也没有想明白,为何这世侯来得如此轻松写意!

内阁三位阁老,还有这些文臣缙绅,全都放弃了吗?

只怕其中还有什么猫腻啊!

廷议就此结束,群臣各自散去。

他们都是各部寺监的最高长官,还有着大把事情要忙。

至于小皇帝,得继续经筵,还没到时间呢!

英国公张懋、老首辅刘健、大学士谢迁和大学士李东阳也纷纷登上了月台,继续经筵一事。

原本是先经筵日讲,然后再开始廷议。

可是因为小皇帝的强烈要求,这顺序倒是改了改。

而且小皇帝注意力都在廷议这儿,所以杨廷和等人讲的东西,他是半个字都没听进去。

那能怎么办呢?

接着继续听呗!

老首辅刘健看向了汤昊,笑呵呵地开了口。

“倒是要恭喜中山侯了!”

汤昊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多谢元辅大人!”

“呵呵。”刘健笑了笑,“谢老夫做什么?”

“你既然立下了救驾之功,那自然当赏!”

“规矩就是规矩,老夫只是按照规矩办事罢了。”

话音一落,刘健又笑眯眯地补了一句。

“不过,中山侯要知道,来日方长嘛!”

汤昊:“′⊙w⊙`”

换句话说,李东阳之所以敢咬文嚼字,就是这诰文里面的内容不一样。

国公诰文只提了世袭禄米,可没说你可以袭封信国公爵!

“诸位,老夫以为中山侯足矣,毕竟那汤绍宗的奏章里面就是这么说的,请袭其高祖侯爵,即是中山侯!”

群臣议论纷纷,很快就将此事敲定。

还想要一个世公,你在想屁吃呢!

永为子孙世禄。

虽然大家都明白,他李东阳这是在强词夺理,毕竟哪里有世袭俸禄不世袭爵位的,你没有得到爵位又哪儿来的禄米?

但是诰文内容就摆在那里,这也给了文臣缙绅一个大好机会!

这特么要是给他一个世公,他还不将整个朝堂都给掀翻了?

“李阁老所言极是,世公绝不可能!”

“昔年英宗陛下与孝宗陛下也说了,信国公封爵世远年久,不准袭爵!”

“既眼下汤昊立下大功,准允其袭爵,但绝不可能是世公!”

那么这个爵位,就必须只能是世侯,绝不可以给他一个世公!

开什么玩笑,这汤昊先前不过只是個御前带刀官,都敢跟元辅大人叫板。

当年他兄长朱永,八佩将印南征北战打了一辈子仗,靠着勋贵集团的鼎力支持,这才堪堪进国公爵,彻底完成了世侯向世公的蜕变。

汤昊这救驾之功,虽然确实是天大的功绩,可问题在于不是军功,勉强可以看成是辅佐社稷之功。

所以,只能是个世侯!

要不是小皇帝在这儿听着,他们都想象征性地给汤昊一个流爵伯爷得了,直接打发糊弄过去。

毕竟汤昊成了皇帝陛下口中的“贤良”,成了汤家爵位的继承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