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武神伐仙》
武神伐仙

第228章 京城风波起

轻轻推开大门,就连门轴的声音都没有改变,依旧是那么的沉稳厚重。

恍惚间,林青仿佛看到了一个端庄的妇人在门口笑吟吟地看着他,似乎还有声音传来。

“又去那里玩了,一晚上都没有回来。”

京城的水,远比他想要复杂。

拓跋砚如今才刚刚关进来几日,就已经有人将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其中势力纠缠,可见一斑。

贵气内敛,但空无一人。

平远侯府的变化不大,但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早已物是人非。

当年的纨绔子弟,已经成了这座府邸的新主人,拥有了与父亲一样的爵位。

成为大乾新贵,甚至日后能成为大乾边疆的擎天之柱。

看着眼前的一切,林青忽然平静了下来。

即使这里物是人非,但这里依旧是自己的家,无非只是换了个名字罢了。

走在庭院之中,看着角落里的大树,林青脸上露出了微笑。

小时候他最喜欢爬树了,因为可以逃出去。

小的时候,家是牢笼,但自从长大后,家就变成了港湾。

...

翌日,新晋兵部左侍郎靖安侯林青上疏四封。

其一:恳请陛下重开武院,重振我大乾武学,学成后抵御外蛮。

其二:恳请陛彻查天下兵器工坊,是否有兵器甲胄外流,是何人在为蛮族提供兵器甲胄。

其三:恳请陛下彻查大乾内外勾结之事,先有赤林城布政使官盐私卖,后有风浪城布政使私通外敌。

其四:恳请陛下彻查陈年旧案,其内是否有内外勾结。

一:一年前老城一线兵败之事,为何蛮子能精确知道守军调动。

二:两年前象山守军被围,致使军卒死伤无数之时,为何蛮子能知道运粮道路。

三:三年前西虎城兵败一事,为何守城将领平远侯冬日出城迎敌,粮草补给是否充足。

四封奏疏,彻底打乱了朝堂的局势,让原本逐渐安稳下来的京城再起波澜。

文官们被这几封奏折打得措手不及,但又无可奈何。

靖安侯是新上任的兵部左侍郎,有协掌军务之职。

其上四封奏折,合情合理。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位在兵家上稳重无比的将领,在朝堂之上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四封奏折,文官们惊奇地发现。

原本认为是一等一大事的武院重开,似乎不值一提。

与其他三件事相比,武院不过是几名学生,一间屋子而已,算不得什么。

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不知又要倒下多少官员。

而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则是眼睛放光。

认为靖安侯此举是为了扰乱局势,吸引文官的注意,达成昨日完成的密谋。

假道伐虢,驰援西北。

所以,五军都督府毫不怀疑地出言支持!

给出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如今大乾边疆就要打仗。

先查一查边疆州府的主官,看一看有没有私通外敌之举动。

再查一查天下工坊,有没有为蛮子提供兵器甲胄。

如此资敌行为,理应诛九族。

至于武院与当年大案,文官与武官们都当是靖安侯放出的烟幕弹。

但这两件事,恰恰是林青想要真正办成之事。

至于私通外敌与兵器甲胄流出一事,只要大乾还在,就不能完全制止。

毕竟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只要其中有利益,那些商贾与世家大族,冒着杀头的风险也会去做。

此事还未平息,当日下午,靖安侯又上疏一封。

恳请陛下将拓跋砚移交给靖安军,但其牢牢保护起来,以防被人杀害。

直至此刻,所有人才猛地意识到。

有拓跋砚这位大人物在,想要查一些事情,似乎变得简单了许多。

毕竟他作为草原六王之一,知道的事情远超大乾官员们的想象。

一时间,京城中充满了杀机,不少大人想要将拓跋砚杀之而后快。

对于靖安侯的提议,陛下否之。

但命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衙门联合看管。

若是拓跋砚出了事,三衙长官全部革职查办。

吏部尚书宫慎之与内阁王无修督之。

刹那间,京城内的杀气少了许多。

各方势力偃旗息鼓,灭杀拓跋砚的计划暂时搁置。

如今京城局势混乱,但毫无疑问,拓跋砚死了就能结束一大半。

但拓跋砚不能死,一旦死了,先行遭殃的是朝堂的衮衮诸公。

谁想要拓跋砚死,就是同时与吏部,内阁,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为敌!

当然,其中也有人希望拓跋砚死。

但这几方势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成了一个混乱的平衡,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若是在平时,牺牲一个衙门,做了也就做了。

但天下工坊与私通外敌之事还压在头顶。

谁敢做,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泼天的脏水就会袭来,就算是朝中势力最大的王党,也挡不住。

但拓跋砚的表现还是让他满意,至少没有表现出与其他人合作的意思。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与其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他记得..以前这里是“平远侯府。”

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直到那一日,官兵冲进了府衙,捉拿了一众奴仆家眷。

不多时,林青与一众亲卫来到了上东街,看着那贵气内敛的宅院。

出了刑部大牢,林青深深呼出了一口浊气。

虽说他的计划皇帝已经知道。

但此等事情若是败露,一切后果都要他一人来承担。

“不需要,回府邸吧。”

林青一时间脑袋空空如也,怔怔出神。

朱虹的匾额上用金漆写了四个大字。

“靖安侯府。”

相比于和蛮子作战,他更为讨厌京城的争权夺势。

“侯爷,是否要出城?”一名亲兵上前问道。

“让你爹知道了,又要打你了,快快进来,娘做了你最喜欢的粥。”

可只是轻轻一眨眼,那熟悉的场景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灯火通明的宅院。

不知为何,说出此话时,林青的心里十分的怪异。

上东街十三号,他已经三年多没有回去过了。

这也让林青感觉压力倍增。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