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武神伐仙》
武神伐仙

第260章 臣..乞骸骨

事实上这些事情应该是朝廷来做,钱也是朝廷来赚,但谁让朝廷如今没钱呢。

只能将一些需要海量金钱的工坊下放,

名义上属于朝廷,但事实上都已经在世家大族的控制之下。

对于三司查办的案子,皇帝拥有决断权。

当皇帝做出了决定后,在场诸位大臣只能听从。

事实上,诛其九族想必是很多人希望见到的,毕竟人死账消。

这对大乾九边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

皇帝不明白,若是蛮子打进来了,与这些人有什么好处?

感受着大殿中的寂静以及沉闷,皇帝终于是叹了口气,收起了心中思绪。

不管如何,这大乾还是要运转下去,他这个皇帝还是要努力维持朝堂运转。

光汉皇帝看向陈子高,顿了顿,问道:“还查出一些什么了?”

陈子高默然,看向一旁的王岩。

皇帝与百官的视线也看了过去,皇帝面色不变,眼神中透露着冰冷。

但文武百官的脸色却极为难看。

都察院也查出一些什么了?

兵器工坊被查损失的只是钱,一些明面上的傀儡而已。

而若是被都察院查到,那就不光是钱的问题了,可能会破家。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放在了王岩身上。

让他也不禁感到了一丝沉重,还有那浓浓的压力。

“死道友不死贫道,若是案子没有个交代,老夫就要黯然离京!”

想到这,王岩的眼神坚定了下来!

深吸一口气,迈动步子,来到了文武中央,高举手中奏折,高呼:

“臣王岩弹劾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贯,

通虏谋叛,勾结外敌,贩卖朝廷甲胄,对兵器工坊之事置若罔闻,不加上报,不加彻查!”

“其子司徒怀方经查明在京畿之地旭日、九华两处兵器工坊之内有商股三成,多年期间,分银二十余万两!”

哗....

大殿之中的氛围顿时热烈了起来,充满嘈杂之音。

一众官员纷纷将视线看向脸色灰白的司徒行贯,心里顿时有底了。

此事为真!

他们又将视线放在工部其他官员身上,见他们纷纷面露难堪,脸色苍白。

便知道此事定然还有其他官员参与。

在场之人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关键。

工部尚书乃是陈党领袖之一,若是弹劾他。

定会引起陈党的强烈反击,说不定还会掀起新一轮党争。

工部左侍郎乃是宫慎之的弟子,乃是皇党,动不得。

剩下的,似乎只剩下了右侍郎这一个王党。

一些官员纷纷将视线投向了王岩,

此人向来与内阁走得颇近,如今居然拿王党开刀。

不得不说,这个人选的很好。

司徒行贯不是王党领袖,只是一个分量颇重的人员而已,不是不可以舍弃。

果不其然,王无修的脸色只是微变,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兵部尚书庄兆倒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一些官员顿时将视线挪开。

此人手段狠辣,睚眦必报,又聪明绝顶,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司徒行贯的脸色越来越灰暗,慢慢挪动步子,来到了中央,跪地不起。

“臣..乞骸骨。”

大乾的官员,若是受到了弹劾,

必须先离开所在的位置,等待后续三司调查。

而这也是一种试探,若是皇帝与上官拒绝了辞呈,

就代表自己还能被继续信任,还有平安无事的希望。

司徒行贯看向前方的王首辅,见他默不作声,眼神便暗淡了几分。

再看向一旁静静而立的兵部尚书,见他依旧也没有说话,眼神便黯淡到了极点。

此时此刻,司徒行贯已经明白,王党已经放弃了他。

事实上,在朝会之上遭受如此严苛的弹劾,

就算是查不出什么,他也要致仕回家。

再也不能立足于朝堂之上。

如今,他已经不奢望能平安无事了。

他只希望,能死自己一人,而保留家族。

“家中还有一些亲族在朝为官,日后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只要某将所有事情一力担之,其他人总要顾忌一些情分。”

刹那之间,司徒行贯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将头缓缓磕向地面,便要当堂认罪。

但很快,他便听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让他猛地抬起了头,眼神中迸发出刺目的光芒。

“陛下,老臣认为,此案调查时间过短,尚有一些证据不明。”

“据老臣所知,司徒大人之子在前些日子意外死于非命,

凶手尚未抓捕归案,将此事推到一个死人头上,有些说不过去。”

“老臣认为,想要查明真相,还是先抓到杀害司徒大人之子的凶手,那可能是在杀人灭口。”

“再者...两年前司徒大人就被弹劾贪污河工款项三十万两,

最后查明并无此事,司徒大人已经遭受过一次冤屈。”

“所以臣认为此案还需要严加调查,不可妄断。”

一身绯袍的王无修腰杆挺得笔直,拱手作答。

人头滚滚之后,三司就算再有什么大的动作,也不会大过今日。

可惜,陛下是仁慈的。

这些钱虽然没有落到朝廷手里,但终归来到了大乾。

而且,兵器工坊还可以用这些钱来研制更尖锐的长刀,更坚硬的甲胄,以保持对蛮族的兵器领先。

再者,朝廷如今国库空虚,无力研制新型的兵器甲胄。

“陛下圣明!”

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静静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眼神复杂。

看着他们诚惶诚恐的样子,皇帝十分不解。

军械外流之事他是知道的,甚至他还知道是哪些人,哪些地方在给蛮子输送军资。

之所以还能保持对蛮子的绝对碾压,是靠的百年来的积累。

还有一些世家大族对兵器工坊的持续投入。

兵器工坊卖一些陈旧的兵器甲胄到草原上,动辄就是上百倍的钱。

如今事情暴露后再面露悔恨,有何用?

他的视线扫过四周,停留在每一位大臣的脸上。

皇帝对这一切是知道的,也是默许的。

但如今不同,攻城器械都能卖给蛮子,

但抓一家,抓两家,治标不治本。

反而会打草惊蛇,让原本浮于水面的大鱼隐去。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