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仙宫御花行》
仙宫御花行

第四十九章 墨梅

从植物界的大事,天南海北地聊到天宫各府八卦。

初春虽仍有寒意料峭,浅浅一层云飞雾绕,薄卷枝头,看得灵芸满目柔情。

在她前世凡间的古代,以画梅闻名的第一位高手是北宋的杨无咎。

将颜料盒取来打开盖子,一字排开,又用青瓷笔洗打了两盆泉水。

迎春仙子端起茶盏

“药王这些年邀请画师为百草苑草药绘制丹青,说是要编撰成图册,便于日后人族百姓查看采药。可惜百花宫却迟迟未有同样举措。”

王冕放牛出身,长大了很有出息。师从杨无咎一派,但开始将花朵放大,特写描绘其娇美清丽之态。

更兼有一首梅花诗,让他的《墨梅图》成为千古名作。

灵芸抬眼看看聊八卦也聊得优雅端方的梅仙,决定就用《墨梅图》的画法为梅仙绘制原身白梅。

王冕的构图颇有特色,也很好记,无需使用颜料。

灵芸凭着临摹过的记忆,很快将枝干勾勒出来,然后是一朵朵梅花,明媚娇嫩,如历历绽放于细绢之上。

一副完整的画作需要兼具诗书画印。

梅花画完,她琢磨了一会儿该将哪首诗题于画上。

宋代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是梅花诗中排第一的不朽名句,但用于梅仙却似乎不够庄重。

王冕《墨梅图》自带的题诗正好很适合梅仙的风采和神仙的格局。

梅仙和迎春仙子聊得十分欢畅。

梅仙抬头见一只三足乌飞过来,已是正午。

她款款起身整理了衣裳。

见灵芸仍在运笔如飞,体恤道

“灵芸仙子倘若画不好便算了,我们做花仙的并不修画技,犯不上如何较真。”

灵芸在画上写下最后几个字,放下了画笔。

梅花仙子话音刚落,却见灵芸手执一幅丹青,两手轻轻一松,画卷垂落下来。

只见绢上白梅明媚娇艳,清丽高洁。花朵枝叶,如同立时就能从画中飞下来。

两位仙子四目圆瞪,朱唇微张,却都因过于惊讶而不能言语。

好半晌,梅仙方道“灵芸,你学花术平常,试着作画倒是很行。”

迎春仙子过来接过画,捧着跟梅仙一道细细赏看。

看罢画,又读画旁四句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个‘只留清气满乾坤’!”迎春仙子叫绝。

梅仙毕竟是前辈中的前辈,她脸上努力收敛着喜色,眼睛却藏不住的满意和激动。

迎春仙子拍手道“这句诗活脱脱就是梅仙姊姊的模样和品格!”

梅仙很有几分感慨,点头赞许。

她的亲侄女小梅仙就领悟不到梅花家族最宝贵的清气,时不时仗着家族势力,做些让她有损清气的为难之事。

灵芸恭敬道“两位仙上过誉了。若是仙上不嫌弃,今日下午灵芸下了经课便回来,再为仙上们作丹青如何?”

梅仙和迎春仙子互相客气了一番。梅仙推辞不过,便约定由她下午再作幅花仙肖像。

灵芸从小画仕女人物画得更多,小时候模仿挂历上的仙女,红楼梦插图,中学临摹唐伯虎仕女图,没成想是为今天做的准备。

中午她养精蓄锐,在脑中构思好了造型神态动作。

下午梅仙和迎春仙子来的时候,两位皆已专门换上了各自最华美的衣裳。

若是肖像以后要挂进凡间花仙庙里受百姓的香火,可不能太朴素了。

神仙也要靠金装。

梅仙端立于梅花树旁,姿态一丝不苟。

不必说,灵芸画出来的梅仙美出新境界,比神仙更像神仙。

灵芸在画像上楚楚动人的梅仙手中添了一支白梅,最后不忘画龙点睛题诗一首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真身的“清气”是远古花仙的浩然之气,肖像的“暗香”有低调又娇媚的女儿之态。

梅仙双目闪闪,想起了自己那些未被岁月蹉跎的青葱少女岁月。

“想不到,知我者竟是灵芸仙子。”梅仙喃喃道。

休息片刻,灵芸又为迎春仙子也做了真身和肖像两幅丹青。

阁主教她制的矿石颜料果然好用,画得迎春花嫩黄的花瓣光华灿烂。

可惜灵芸对于歌咏迎春花的诗虽背过一首,如今却想不起来了。

隐约只记得什么“……纤弱绿条长,……折嫩黄。”

无从题诗,只得推脱尚未有作诗灵感。

迎春仙子全不介意。

她资历虽老,在这偌大仙宫里还没能混到有幅画像。

原身迎春花画得这么惟妙惟肖,肖像也是肤白貌美风姿卓越。

以后挂在凡间的花仙庙里,足够有面子了。

诗不诗什么的,就不计较了。

灵芸将四幅画仔细卷好,两位仙子携了,喜不自胜地飘走。

花仙们略有微词,觉得在此事上百花宫输给百草苑一截。

梅仙远眺清丽春景,娓娓道

伴读仙侍为两位仙子捧来更多茶果。

梅花仙子和迎春仙子品着新制的茶,吃着新焙的鲜花糕点,细细闲聊。

一看便知,她对灵芸能画成啥样无甚期望,也不以为意。

灵芸井然有序地在案几上铺开素绢,挑了几只粗细不同的笔。

“凡人要采药治病,吃错了药关乎性命,故而必须画像识别草药。但能不能识别花卉并不同样要紧,故而宫主并未急于制画册。”

绘画用具已摆放好,灵芸上前行礼

梅仙不以为然,矜持微微一笑

说毕梅仙漫不经心地一扬手,一树白梅绽放于灵芸面前。

细瘦的梅梢上,纯白的花瓣如同清晨的雪一般在空中弥散开来。

灵芸细细注视一会儿,开始在绢上落笔。

迎春仙子见她摆弄得像模像样,已是兴致勃勃,看看身旁的梅仙,客气道

“梅仙姊姊为上,便先为梅仙姊姊作丹青罢。”

杨无咎擅长疏枝,所画梅花枝条以瘦硬为美,以显其风骨。

还有一位高手是元代的王冕。

“本仙最是惫懒,哪里能纹丝不动坐得住那么些功夫?”

她随意道“灵芸仙子若是确有兴致,先为本仙原身白梅作幅画便是。”

“那位仙上先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