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1章 船儿去何方

比起石头蟹,青蟹价格要高出一两毛,当然是多多益善。

更重要的是,这一排网中的濑尿虾比较少,但有很多的对虾。

这两者的体形特征相差太明显了,仅管只是用手电筒对着照,也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而他自己,则趁着没有开远,赶紧跳下船,站在了浅水中。

目送空无一人的小渔船,顺着潮水的退却,在一点点远去。

船上所剩的柴油不会太多。等到柴油耗尽,小船应该已经处在很远的海面了。

里面有鱼有虾也有蟹,鱼的体表在电筒光下泛出浅浅的黄,像是自带荧光似的。

是两条黄花鱼。看体形,还不小,每条得有斤把来重。

虾子则除了少量虾姑之外,全是红虾。红虾虽不如对虾值钱,但比起濑尿虾,还是贵不少。

继续往前走。

第四排地笼网不是放在潮汐沟里,而是在浅滩边。

这一排除了石头蟹和虾蛄,还有好几条白姑鱼。

白姑鱼倒是不大,估计不到半斤一条。

等到五排地笼网全都收回,加起来应该是有四五十斤的收获!

梁自强肩膀扛着网,怪重的,但心情却变得美丽起来。

从小他的手气就是不错的,但每排网通常也就收获个六七斤,有时五六斤。像今天这么丰硕,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看来,手气有越来越好的趋势?

自己从小的“招鱼体质”,越长大越爆发了出来?

回家路上,心里格外的充实。不知为什么,他就是喜欢这种源源不断从大海中收获惊喜的感觉。

或许,他天生就该是个地地道道的渔民,如果命运不乱开玩笑的话。

回到家马上把所有的鱼虾都腾到了桶里。这时离天亮还有好一会儿呢,于是洗个手,回到床上就继续睡。

早上起来,首先飘进耳朵的,就是小侄儿梁小海欢快的叫喊声:

“鱼!好多鱼!我要吃这个香香的鱼!”

就见小家伙趴在其中一只大胶桶旁边,手往桶里指,眼睛直勾勾的。

梁自强上前一瞧,乐了,小东西记性不错,竟然分得清楚鲈鱼与其他鱼的不同。

此刻他小小手指所指向的,正是大胶桶中的一条海鲈鱼。

海鲈鱼的名字他不知道,但前天清蒸海鲈那香喷喷的味道他肯定是没忘,于是海鲈鱼在他这里有了新的名字:“香香的鱼”。

到那时,失去动力的小船就会被洋流带到不知名的更远处……

渔船在灰暗的视野中很快变得模糊,梁自强心中涌起一丝不舍。

惊喜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再来到另一道潮汐沟中,这一排虽然全是虾蟹,但一细看,居然有不少都是青蟹。

拿手电筒对着一照,好家伙,这次收获的可不只有虾蟹,更是有好几条鱼。

缆绳被解开后,梁自强重新来到船上,开动了柴油机,让船向着大海的方向开进。

尽管是一条早该淘汰的古董级老船,真正随波而去时,他还是难免有些怅然若失。

但这种失落,很快便被另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覆盖掉了。

不管怎么说,心里最大的那块石头落了地。他转了身,果断离开了这处小码头。

看了下,有两条是海鲈鱼,目测每条都有两斤多。光是这两个家伙,估计就有五斤来重了。

剩下的则是石头蟹和濑尿虾了,目测也有五六斤。

总之这一排网加起来,绝对在十斤以上了。

父亲、大哥、弟弟,三条鲜活的生命,不用再葬身海底了?

明明已经发生在自己手中的事,梁自强却有一种淡淡的不真实感。

对虾比濑尿虾的价格可要高多了。所以说,这一排虽然拎着没那么重,但粗粗估算下来,钱也不少?

第三排网的位置距离第二排不远,但收获却与第二排大不一样。

这次,是真的要去那些潮汐沟中回收地笼网了。

第一排网,刚从水中拎起,梁自强就感觉份量沉甸甸的,比他平时放地笼都要重!

那场近在咫尺的灭顶之灾,应该算是提前终结在了自己的手里了吧。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