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家前告别二大爷,病了?

“二蛋哥,你这餐馆好是好,但我觉得不如弄个快餐盒饭来的方便。”于大为来到单间一边吃饭一边跟大家闲聊。

“为什么?”姜尚主要就是负责饭馆的运营设计,听到于大为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

“你看中午现在来的都是啥人,不都是工地的人,而且你的屋子里装修的风格一楼可以,但二楼搞得洋不洋,土不土的,还不如楼上也不弄隔间了就弄快餐盒饭,小长条桌,放几个塑料的简易椅子那种。”

这两台解放大卡完全沿袭了老一代的风格,车头犹如三角形状后面是司机的驾驶室,再往后挂了一个很长的蓝色车斗子。

近几年的解放车型设计已经发生了变化,没再沿袭老版的前脸风格,改用长方形的设计,区域扁平化。

于大为收到手里的这台解放,一看就是那种没人稀的要的老古董级别。

听得周围三个人是目瞪口呆。

如今工地倒不是没有盒饭,可大部分都是做饭了拿盖子盖上,像这种热水保温的还是头一次听说。

“倒是个好主意……”姜尚一边听着一边双眼露出了沉思之色,看来是将于大为的话听进去了。

心里想着,等回头再回到深城,重新考察一下周围的情况,不妨按照于大为说的那种快餐模式试一试。

几个人很快吃完了饭,几个人先将于大为送到了老于二大爷那里,随后才开车离开。

毕竟老于家的二大爷是于大为真正意义上的,同根同族的二大爷,于大为回老家之前怎么的不得去看看。

当然,对于大为而言白捡的还是很香的,就是维修发动机的时候过于麻烦,第一台发动机他还能忍住发动机上面和里面的各种脏污,硬着头皮拆卸零部件,一点点换上新配件调试好。

但第二台属实是有些干不下去,直接把没用的旧发动机拆了,在市场上找了一个专门卖二手发动机的,以一千三百块钱的价格买了一台,按在了第二台解放卡车上面。

来他们家吃饭的外地人不少,本地人也很多,因为正赶上饭店,于大为能看到大家点菜的时候都比较含蓄,几个人就点几盘菜,一点也不敢多点。

甚至一楼有些桌子两个人就点一盘树椒土豆丝,配上两碗米饭就够吃了。

差不多确定下来以后,姜尚在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终于带着于大为还有爪子跟彪子,一起去了他跟大壮合伙开的小饭店。

于大为花了三天的时间,就将两台发动机报废了的老解放卡车修了个七七八八。

随后于大为又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维修调试,终于是能让这两台车跑长途了。

可弄好了车以后,他又犯了难,毕竟是自己一个人开不了两台车。

姜尚也就没有反对。

虽然在罗湖,但不是中心区域,城中村的位置,二层楼,一二层楼都用来招待,一楼是大堂,二楼则是那种隔断下来的半包间。

这所谓的包间不仅没有门,甚至站起身来会发现,旁边的隔断只到自己胸口,算是挺寒酸的了。

不过跟二蛋哥合伙开饭店的大壮师傅,炒菜还是蛮好吃的,是东北口味,而且风格也是东北“傻大盘”的风格。

于大为想了一下,点点头也就没有推辞,二蛋哥这几天的情绪他也看在眼里,回老家疗养一段时间也不是坏事。

爪子跟彪子如今算是跟姜尚学理发了,见姜尚要回东北,俩人也要跟着,反正他俩都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人。

于大为也是根据上辈子去工地打工的一些经验,讲起了自己曾经看到的一家城中村小饭馆的设计:“后期一楼二楼都弄个快餐,自己焊接个餐车,下面弄上开水,上面放上铁皮的那种盆,里面装上菜,一时半会儿凉不了。”

于大为说着还起身比划了一下餐车的长度,还有格子之间的设计等等。

于是回老家的人数大概也就确定下来了,于大为跟爪子开第一台老解放,姜尚跟彪子开第二台,临时在深城这边买的维修工具全都得带上。

主要是于大为害怕这两个老破车,别TM的半路上坏掉,那时候真想修也没家伙事儿就不好了。

晚上吃饭的的时候姜尚看到于大为愁眉苦脸的样子,便知道对方因为什么事儿,于是正好提出帮着于大为把其中一辆解放开回去,他也好借这个机会回趟老家呆一段时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