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梦回大理国》
梦回大理国

第五章 历史上真实的大理皇宫

段和誉一直很着急,他知道如果真按着正常的历史剧情的发展,即使他能够摆脱高家操控的命运,还不知要被高氏作为利益的筹码拐到哪去呢?要知道即使作为高府正正经经的女儿,自己的母亲高升洁和自己未来的老婆高诗琦还不是被他们自己的父亲作为联姻工具,强行许配,历史上的高升洁由于段正淳出家,最终落个一人独守空房,幽怨而亡。而历史上的高诗琦就更惨了,卷入了高明量与段和誉以及高氏话事人大公子高明顺之间的政治斗争,为段和誉所厌,不仅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婚后没几年就香消玉殒了,自己嫡亲的女儿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自己这个姓段的外姓人呢?

段和誉自问作为一介穿越男,在羊苴咩城这高氏控制的豺狼之地,如果不抓紧时间打开局面,建立完全忠诚于自己的班底,他的结局不会比历史上的段和誉好太多。特别是现在的自己,比历史上的段和誉更“作”,如果不想让自己陷入历史上那么悲惨的境地,不随便被人算计了去,眼前最迫切的就是要获得大理国名义上的皇帝保定帝段正明的支持,而且必须要尽快,段和誉可没有整天被人当成砧板上的鱼肉的恶习。

大理国朝廷的权威,正在快速流失……皇帝的权威存于人心,现在人心已变,权威也将要消逝了!抓紧,抓紧,时不我待。

于是段和誉急急忙忙叫上小安子和冬灵,并让王府侍卫们一起拉了一大马车的新式面点,浩浩荡荡地朝皇宫的方向行去。

出得镇南王府,段和誉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侍卫的护卫下,沿着大道一直往北走去,走到了后世苍山中和峰下老百姓所说的“加以为”的地方,大理国的王宫和皇宫就到了。段和誉估摸着这个地方就是后世三月街往西元世祖平云南碑附近。

段和誉先跟众人一一见礼,并安排王府众侍卫先在此等候。待羽卫们认真检查车辆以后,段和誉才和小安子、冬灵一道,在皇宫内侍的陪伴下,往皇帝居住的御书房而去。

随即,安排了众人各自的工作,让小玄子按照书上的图样,去订做相应的提炼土碱的设备,段和誉看了看时间,估计早朝已经散了,便吩咐冬灵和小安子做好准备,再拿一些新式面点,尤其多备一些灌汤包,随他一同到皇城去拜见保定帝去。

站在宽阔广大的大理国的皇宫大广场上,段和誉也是有些震惊,没想到大理皇宫竟然这么大,记得在元代有一位大臣叫郭松龄写了一本书叫《大理行记》,记载了大理皇宫是方圆五里,那么面积就接近万平方米,万平方米有多大,大家可能没有什么准确的概念,其实这已经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的面积了,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就会有个概念了,而我们现在去的商场里面的卖场要是能有个平方米就算很大了。

穿过长长的宫城广场,一直往西南走,段和誉一行就来到了王宫的宫城门,这个城楼非常大,非常的高,在受到门口站岗的“朱弩怯苴(御林军)”负排的认真检查后,段和誉一行被放行可以继续往里走。

段和誉一边听一边往前走,一路向西就是《蛮书》中说的小厅,也称之为中宫,中宫是南诏王和大理国皇帝的前朝,比前面的金銮宝殿前宫又略小一点。然后又往西就是后宫,后宫有三宫六殿,还有前宫和中宫的有4阁和庭的建筑,但是这个皇宫和其他的中原王朝的皇宫又有所不同,它有这个南宫墙、北宫墙,还有一个东边的这个宫墙,唯独没有西宫墙,西宫墙实际上它就是以苍山为天险,然后为了隔离就用我们所说的白族的照壁屏墙设立。

PS:新人新书上传,慢热型历史架空文,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大理国的故事,有爽点、有热血、有兄弟、有爱人,恳求各位读者大大,赐下一点鲜花,评价,月票,跪求!

到这里,后世去过很多地方和风景区,参观过很多王府的段和誉也不得不惊叹,真是太大了。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天下第一大照壁,这照壁初步估计大概有米长,通过认真观察,段和誉发现这个屏墙不仅起保护性作用,而且还起装饰性的作用。

穿过天下第一照壁,再继续一直往西走了一段路,就到了大理国皇帝的金銮宝殿,也就是大理国王宫的前宫,前宫的面积也是非常的大,非常的辉煌。段和誉现在没资格去金銮宝殿,短期内估计也没戏,就在段和誉感叹没机会的时候。一旁的小安子说他曾经去过这个金銮宝殿,那是他刚来羊苴咩城不久的时候,据小安子说,大理国金銮宝殿的规模和唐朝皇宫当中的太乙殿的规模是一致的。当初南诏国就是仿造的唐朝皇宫修建的。据说大理国的金銮宝殿上可以说是雕以龙凤,饰以金银,金碧辉煌。据唐朝樊绰所著的《蛮书》中记载用四个字,“架空无柱”,用了减柱法,中间这个柱子是非常少的,然后把这个空间所打开,采用了斜梁式斗拱的木结构的这个建筑。

终于,一行人到了北宫门,北宫门又有一条溪水流下来,这个称为外护城溪。小安子说再一直往东,中轴线一直往东,两边,一边叫三圣寺,一边就是段家的宗庙。这个三圣寺原来就是南诏蒙氏家族的宗庙,三圣寺的旁边,大理国的段家又设立了一个段家的宗庙,那么这两个一个是蒙家的宗庙,一个是大理国的宗庙,当然了,蒙家的宗庙早在郑买嗣篡位的时候就被郑买嗣下令捣毁了,现在也就剩下个遗址了。本来作为段氏子孙,段和誉是应该去宗庙祭拜一番的,不过他现在还是不够格跑去宗庙的,所以也就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一直往东就到了九爽衙署,九爽就是南诏中后期和大理国时期仿效唐代的一个六部制,从原来的六朝制度演变成了这个九爽,这个九爽,就是大理国的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大理国众多朝官办公的地方。

到了北宫门口,众侍卫就被朱弩怯苴(御林军)羽卫拦了下来,真正的皇宫内院非召是不允许除皇帝外的成年男人进去的,见到是镇南王世子,众羽卫前来见礼,说是皇帝早有旨,镇南王世子可以随时觐见,但是王府侍卫是不可以进去的,请世子见谅云云。

过了宫城门,段和誉一行一直往西走,来到了王宫的中轴线大道,小心翼翼地穿过一座石拱大桥,段和誉见到大道的两边有一条从苍山引下来的一条内护城溪,南北相连,然后它的两边有两座桥,桥的下面有两个池塘,南池和北池,池塘里种了很多的荷花和养了许多珍奇的鱼。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