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这古代有邪祟,怕死得读书》
这古代有邪祟,怕死得读书

第7章 童生堂升学规则

“好。”

“砰。。砰。。”

“进!”

而丁堂第一次月考成绩也很快张贴在了荣升阁的荣升墙。

丁堂的学子纷纷的跑去看自己的成绩,毕竟是一个月的求学成果,每个学子都很激动。

刘慈则是心情平静的看着书,不理会身边的嘈杂。

经过了这次丁堂月考,三位讲师一致发现了刘慈和丁堂其他学子的差距甚大。

和丙堂比起来也有着差距,要知道丙堂是至少先学一年的。

一个月抵丙堂学子一年,这也就是刘慈的天赋外加他努力所成就的。

“尊讲师的安排”刘慈起身朝着讲师躬身道。

这本来就在刘慈的预想中,不意外。

毕竟不论是甲乙丙丁堂,都是三位讲师,只是每个堂的课程深度不一样。

现在刘慈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已经超过丙堂的情况下,自然可以越阶升堂。

“讲师,我想问下余仲怀他的安排”原本转身要走的刘慈停下了脚步,回头问起了仲怀,毕竟余仲怀这次月考排名第二。

“升学至丙堂,还不够升入乙堂。”陈讲师淡淡的回应了刘慈的疑问。

余仲怀是丁堂唯二的升学之人,只是成绩相对刘慈还是大大不如的,只能在丙堂。

很快,刘慈升入乙堂的消息弥漫到整个童生堂。

在他们的认知中,从来没有人入学一个月,就直接从丁堂升入乙堂的,见过最天才的也才升入丙堂。

丁堂除了恋恋不舍的余仲怀,羡慕和祝福的于成明以及满眼阴霾的李子墨以外。

其他学子则是欢欣鼓舞,像是压在上面的巨石被搬开了,压力骤然减轻。

丙堂则是极其不可思议,人没有来丙堂,就直接去了乙堂,简直是让人心生羡慕。

乙堂相对来说,则是平静很多,但也暗流汹涌,尤其是排在前三名的周洪,许志多,李鑫。

“看来我们堂即将要来个天才,李鑫,你的第三名可是要担心了”许志多嬉笑的看着李鑫,揶揄道。

他们两人是同窗好友,经常在一起打闹调侃。

“我这个第三倒是无所谓,倒是你这个第二,被人踢下马,倒是丢人!”李鑫立马回击道

“听说这个天才仅有八岁,你都十三岁了,比别人大了五岁,要是被人赶超了,可真是无颜面对你的父老乡亲了”

李鑫的这句话可是狠狠的戳了他老朋友的心啊,可真疼。

被年龄说事的许志多强装无所谓,反正这里又不是他最大,最大的是排名第一的周洪。

根据童生堂的升学规则,一般根据统考的成绩来定升学名额。

甲乙丙丁同时考试,根据总体成绩依次排列。

现今的甲乙丙堂是经过多次的统考才固定下来了,人员变动不大。

因此,在甲乙丙堂的年纪越小,潜力越大,天赋越高。

丙堂普遍十岁,乙堂普遍十二岁,甲堂普遍十五岁。

丁堂只有升学丙堂的,没有从丙堂下降到丁堂的。

但,甲乙堂有从丙堂升学上来的,自然就有被升学顶替下去的。

所以,童生堂就是一个强者上,弱者下的官学。

而刘慈的升学严格来讲是不符合他们以往的升学规则的,但童生堂有个特殊规则。

就是三位讲师一致决定该学子可以无需在统考时期越阶升堂。

这可不是一般的天才能享有的,而是非常绝顶的天才。

因此在他们的这几年里,刘慈还是第一个。

丁堂,像过年了一样,热闹非凡。

刘慈在,他们上课时的压力就大,有对比就有伤害。

现在,最强的人走了,大家差距不大。

成绩好的,只是暂时好,不敢轻易掉以轻心。

成绩差的也有了盼头和追逐的希望。

但刘慈在一天,他们就得仰望一天,产生不了一丝的希望。

时间久了,不利于整体的学习和进步。

三位讲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一致将刘慈升学至乙堂,那里才是刘慈目前应该待得地方。

“给大家介绍下,刘慈,从丁堂升学上来,接下是乙堂的一员。”

陈讲师将刘慈介绍给乙堂的三十位学子,介绍完后就让其坐在了中间一排。

别看刘慈只有八岁,不如这些十二岁左右的学子,但身高可是基本齐平,没有什么差距。

前三名的周洪,许志多,李鑫,坐落在前两排。

周洪,许志多,李鑫则是好奇的看着仅有八岁但显得过于沉稳的刘慈。

心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天赋才让讲师们这么厚待。

有什么资格和读了四五年书的他们同在乙堂,要知道他们很多人可是过了县试。

看到众人斗志昂扬,脸上写满了不服。

陈讲师会心一笑。

“刘慈兄,你甲上,第一名”刚从荣升阁看完成绩回来的余仲怀,眉飞色舞道。

“这只是一次月考,又不是科举考试”刘慈依然看着书,不理会余仲怀的兴奋,淡定说道。

“刘慈,陈讲师通知你现在去他那。”

打破两人说话的助教突然来到了丁堂,通知刘慈前往荣升阁。

心知在古代,不能轻视任何人,尤其是看着简单反而不简单的人。

自从那次冲突过后,外地学子和本地学子的冲突骤然消逝,李子墨也消停了,不再找于成明的麻烦。

“你呢,第二?”刘慈抬头看向余仲怀问道。

“甲等,第二,多亏有你的辅导”仲怀喜上眉梢,激动的说道。

“当做乐子听听,李子墨第五名,我笑死了,成明第三名,第四名是姚错”仲怀回忆着成绩粘贴出来后那铁青着脸的李子墨,幸灾乐祸道。

刘慈是真不在意这次丁堂月考,毕竟童生试不包括院试就需要面对几千个考生。

如果在丁堂都不能得第一,又有何资格成为童生。

在童生堂丁堂拔得头筹,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你猜李子墨多少名?”嘴角略微弯起,笑意隐藏不住的余仲怀神秘说道。

“他多少名,和我有啥关系”刘慈继续低头看着书,自从冲突后,刘慈和李子墨没有说过话,碰到了也当做看不见。

看到来人的是他寄予厚望,目前最为欣赏的刘慈,陈讲师放下了手中的书,让刘慈坐着说话。

“这次唤你来,是有要事和你商量,老夫打算直接让你去乙堂,不用再去丙堂了。”

听到姚错第四名,刘慈眉头一挑。

他没有想到入学第一天喜欢出风头的姚错竟然不知不觉从第七名爬到了第四名,倒是很意外。

“猜到了,其他人没有你这么刻苦,是你应得的”他可是知道这一个月余仲怀是有多努力,回家的路上是一刻不停的背诵当天的知识点。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