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第146章 南瓜、红薯

不过也没办法,时代局限,没有好的水肥条件,只能种一些高产作物了!

苏景云开口说道:“这红薯和南瓜,不用精耕细作,就算是咱们东北坡的山麓坡地,也是能种的!”

“而且,产量也不会低!”

里长李庆民紧皱眉头,有些疑惑,“大郎,这是什么作物啊?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是啊,大郎!”

族长也皱着眉头,念叨着,“只听过冬瓜、西瓜,何来南瓜啊?”

“多种点南瓜、红薯,今年秋,百姓们就不会饿着了!”

里长、族长两人对视一眼,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带着种植方法,和这几袋南瓜、红薯,里长李庆民离开了这里。

……

“里长,你这背的是什么啊?”

“大郎给你的啥好东西啊!”

“里长,让我们瞧瞧……”

路上,一些百姓七嘴八舌地询问道。

“嗨,是咱们今年地里要种的!”

里长李庆民说道。

“种的?咱们今年要种啥啊?”

“是高粱吧?”

“不是。”

里长李庆民摆摆手,说道:“是你们没见过的!”

“没见过的?”

“那要看看了!”

“是啊,想我种地三四十年了,啥没见过啊!”

一位老者有些不相信,上前来。

李庆民放下袋子,让他们看着。

“这是……”

“还真没见过啊!”

老者有些惊讶,“大郎又弄来了什么好东西吗?”

“这你可猜对了!”

里长李庆民笑着说道:“这叫红薯,大郎说亩产三四千斤呢!”

“什么?”

老者瞪大眼睛,望着李庆民,“你莫不是在说笑的吧?”

“是啊!”

旁边其他人也有些诧异,“什么东西,亩产有这么高?肯定是假的!”

“是啊!高粱算是高产了,那也才几百斤。什么东西,能有三四千斤?”

里长李庆民笑了笑,说道:“这都是大郎说的,大郎说的话,会有假吗?”

这一下,所有人愣住了。

难道,这什么劳什子的红薯,真有这么高产吗?

那岂不是,等到秋季,他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所有人纷纷议论着。

李庆民笑了笑,继续朝着家中行去。

回到家,里长李庆民就打开苏景云交给他们的种植方法,研究上面的内容。

“先种南瓜!”

“要先育苗,然后移植。育苗用粪土,牛粪也可以……”

……

不一会儿,李庆民已经将南瓜的种植方法,看明白了。

翻开红薯的种植方法,也有些大同小异。

唯一的区别是,南瓜是用种子,红薯直接用的是红薯。

都需要育苗、移植……

看明白了方法之后,李庆民当即便找来了一些人,前往东边的牛场拉了一些牛粪。

干燥的牛粪,搓成粉末状,拌了一些土,铺在了地面上。

李庆民按照要求,开始撒种子,育苗……

村里面无所事事的老者,纷纷前来围观。

“就这东西?能有几千斤的产量?”

“大郎都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东西啊?”

……

大郎给的南瓜,非常多。

李庆民将这些南瓜,全部破开,取了种子,晾晒了一下,放进了育苗区域。

一连几天,李庆民等人都在忙碌着这件事情。

就连周围围观的那些老者,也渐渐加入到了这份工作中。

苏景云的打算,是今年在附近全部种上南瓜、红薯,只留一小部分区域,种点高粱、小麦之类的。

今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最基本的温饱!

因此,李庆民育苗的时候,也准备得非常充足。

短短十几天时间,李庆民直接培育了四五亩地的南瓜苗。

气温回升之后,地里面的南瓜苗,也发芽了。

等到南瓜苗,长到了四五指长的时候,李庆民组织人手,开始移植。

整个三岔沟村、周单庄、柳埠渠等村,甚至还有很大一群流民,全部参与其中。

每天二十文钱!

负责种地!

南瓜种的有点稀,五六尺挖一个窝,种两三棵南瓜苗,培点牛粪土,浇点水,就算种成了!

到最后,四五亩南瓜苗,种成了一千多亩南瓜。

在南瓜苗移植完成,村里面已经绿意盎然了。

李庆民也开始培育红薯苗。

红薯苗,培育得更多。

甚至直接培育了十几亩红薯苗。

来到田间地头,看着忙碌着的李庆民,苏景云开口问道:“南瓜全都种好了?”

“大郎,都种好了!”

李庆民点点头,说道:“今年种植,的确方便了许多。不远处都有水渠,还有牛场那边拉来的牛粪,有那么多人帮忙,种的很快!”

“我们现在,在培育红薯苗呢!”

“好!”

苏景云点点头,又拿出了一点辣椒籽、玉米,说道:“等红薯种完了,顺便也培育点这个,也种个十几亩地!”

“好的,大郎!”

正在田里面忙碌着的李庆民,连忙点头应道。

放下了辣椒籽、玉米之后,苏景云走在田间地头。

来到村东南,一些区域,已经种上了南瓜。

经过几天的生长,地里面也能看到一颗颗苗。

而在不远处,一座座小的瞭望楼,将这一大片区域,全部包在其中。

看着这一幕,苏景云点了点头,不由得赞叹道:“这建得也挺快啊!”

“马上就要完工啦!”

“有木薯,未曾听过红薯!”

“大郎,这是哪里来的稀奇作物啊?”

红薯干、红薯面,红薯窝头红薯饭!

那日子……

种一亩地,够一家人吃喝了!

“南瓜?红薯?”

“嘿嘿,”

苏景云神秘一笑,说道:“这是我从南边得到的两种作物,听说产量都非常高!”

里长李庆民、族长两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

苏景云点点头。

对于红薯,苏景云都不想回忆那些年代了。

“红薯,亩产量也有三四千斤!”

“多少?!”

“这两样作物,还不用怎么打理,方便种植!”

“这是种植方法,你们下去研究一下。这段时间,就先育苗,也加以宣传。最后是能将南瓜、红薯,推广到其他村里面。”

“三四千斤?”

这要是真的,那比种粮食好很多啊!

“这南瓜,亩产量能有一两千斤!”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