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鉴定师》
大鉴定师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书法

之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临摹,看看能不能感悟到其他的东西,如果到最后真的没办法,他觉得要带出去让高存志或者是他的师傅郑老看一看.

毕竟这些老道士虽然懂得一些古物知识,但是绝比不上大半生都在古玩上进行研究的郑老.

依靠眼力无法分辨,还有一衅学仪器可以借助,就不相信,不能挖掘出这幅书法的秘密,陈逸点了点头,只能先这样决定了.

他使用临摹术也有很多次了,以他的水平,就算第一次临摹达不到原作的水平,也不会相差太远,同时,在感觉上也有十分的相近.

可是,他通过临摹术所临摹出来的这一幅书法,与原作字体倒是相差不大,但是感觉完完全全的不同.

原作书法上,没有半点神韵,有的只是描摹出来的形体而已,可是他现在所临摹出来的这幅书法上,其中却是带着些许飘逸之气.

如果按照往常,他以这幅书法为样本,进行临摹,所出现的也只会是没有神韵的死气沉沉.

只是因为他所拥有的这个技能是临摹术,通过临摹,给予原作者的一些心理感受或者字迹中的笔意,可以达到临摹出来的东西,与原作无限接近.

看着这幅书法,陈逸无奈一笑,如果鉴定术能够再多五百年,或许他就能够鉴定这件书法的信息,也能够知道这里面所存在的一些秘密,只是现在,也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分析,来进行鉴定了.

想了想,他觉得自己现在所能做的只是继续研究,研究这幅书法所用的绢,包括上面的墨,通过这兄析出其大概的年代,究竟是唐代还是唐代以前的.

如果里面隐藏着东西倒也罢了,可是根据悟真道长的一邪语.这里面根本没有隐藏着书法.

临摹术其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宿主临摹出来的东西,与原作十分的相像,可是陈逸看着眼前这幅与原作不一样的书法,内心感到无比的怪异.

当然,如果将使用临摹术所感受到的一些东西融会贯通之后,再用书法术写出来的,就完全是属于他自己的文字,可是现在,用了临摹术,所写出来的只会是与原作十分接近的作品.

临摹也是一种学习,但是也有完全以原作者的风格为目标进行临摹,以求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

他所临摹出来的这幅书法上出现原作没有的笔意.也是有着原因的,就是他用临摹术时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在这些感悟中,就有着一些笔意笔风的东西在脑海中出现.只不过有些模糊,而且短暂罢了.

难道说是书圣王羲之的笔意太过于强烈,这原作者通过真迹描摹下来的文字中,也是有着笔意沾染进来,并隐藏在其中不成.

陈逸摇了摇头,这也太过于奇幻了一些,如果他现在对别人说从这幅书法上,感受到了王羲之的笔意,那估计不会有一个人相信,但是,这他所能想到的,唯一能解释这种现象的理由.

悟真道长都能从山崖上跳下来,而毫发无伤,这描摹王羲之的文字中,有些笔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非常奇怪罢了.

这就说明.一件没有神韵的书法,在他的手中,却是临摹出了神韵.

陈逸内心感觉无比的怪异,看着面前的两幅书法.平静了一下心神.坐在了书桌前,开始不断的分析着.

之后,陈逸将那幅绢本书法收了起来,然后看着自己临摹的这幅书法,这根本不像是临摹的,上面的笔意虽然只能看出些许,但与他的也是大有不同,他的飘逸是带着一种平和,而这书法上的飘逸,却是一股超然物外的自然随性,可以说正是王羲之的笔风.

因为他的平和是在绘画书法或者是泡茶中所获得的,如果他隐居山林,在此道观中居住数年,那么他的书法中,也会拥有着这一种超然物外的风格.

可是在这一幅完全没有神韵的书法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悟呢,陈逸十分的不解,难道真如同他之前所猜测的一样,这幅书法是原作者根据王羲之的真迹进行描摹的,所以其上才会存在着王羲之的笔意.

只不过为什么用了临摹术才能够感悟到.而通过肉眼观看,却只能感受到这一幅书法,没有任何的神韵呢.

如果不用临摹术,他或许写出来的会与原作不一样,但是,现在用临摹术写出来的却是比原作多了一些飘逸的笔意,而这些笔意,陈逸深深的知道,比他自己书法中的笔意更加的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