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

第两百零一章 登基

此时不论文武官员,皆跪地叩首,整个大殿之中,唯萧统一人可以站立而已。

等萧统走上高台,太监们又开始念叨起来,礼部官员则拿出登基诏书,一直到念了许久,众人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才结束,这时文武官员们终于可以站起身,而萧统则正式坐到了龙椅上。

礼部官员带头叩拜,官员们又一次下跪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羽也支持她的决定,哪怕他与萧统的个人感情并不深,可是在辽国遭此大难的情况下,确实只有萧统有这唯一的资格去继承皇位。

这不是怎么选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选择,没有他们说话的权利。整个辽国剩余的文武官员们已经到了胶东,哪怕是远在辽东的官员,也都派遣了心腹去表示臣服。

整个辽国大部分人都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

封赏结束后,关于帝国未来的走向也成为了新朝廷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时候写了血书的大臣率先站了出来。

“臣启奏皇上,突厥此番进攻我大辽京都,造成我京都百姓死伤数十万,www.youxs.org,臣恳请皇上尽快发兵,早日出关痛击漠北,或许还能救回先帝.”

有人站出来,就有人支持,尤其是出兵突厥的说法,支持者可谓不少,一时间不下五名大臣从队伍中站了出来。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群情激奋下,萧秀凝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不过当她从队伍中站出来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萧统分明愣了一下。

“启禀皇上,臣也支持发兵突厥,为我大辽死去的数十万百姓报仇。”

萧秀凝一出场,立即吸引到了众臣们的目光,谁都知道萧秀凝之前可是一直被南唐小皇帝被关押在南唐的,怎么如今倒是一下回到了辽地?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好在朝堂上的不少人都与萧秀凝的父王关系甚密,因而,多数人倒是高兴她能回到辽地,没去过于追问之前的事情。

不过,也有萧统嫡系的臣子们,对于萧秀凝的突然回归表示了质疑。

“敢问郡主殿下,此前不是一直被南唐皇帝关押在金陵,为何这时回到了辽地?难不成是小皇帝放你回来的?”

“郡主殿下,臣听闻了一下风言风语,若是假的请郡主谅解。臣听闻郡主与那南唐皇帝日久生情,如今已经成为了南唐皇帝的后宫宠妃,为何这时候回到辽营?莫不是你替那南唐皇帝来探查我大辽虚实?”

此话一出,朝堂上噤若寒蝉,这无疑是在逼问萧秀凝,把她送到了绝路上,毕竟她很难解释自己怎么从南唐离开的。陈羽见到大臣们咄咄逼人,而萧统坐于殿上一言不发,就一下子站了出来。

“你们这些老匹夫,都给老子住嘴!”

“不管我姐姐与南唐皇帝如何,她始终都是我大辽儿女,对我大辽可谓忠心耿耿!得知我大辽逢此大乱之后,姐姐本可以置身事外,却还是第一时间回到了辽地,为的就是早日随军出关痛击突厥人!”

“你们却还这般质疑她,到底是何居心?难道为国复仇也是错的吗?”

更主要的是,萧统本身就带着数万精锐之师,又临时招募了河洛一带的三万兵丁,本身不仅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在辽国境内的武力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上谷地区以及部分边军投效之后,萧统身边的兵力更是一度达到了五万之多。

再算上各地分散的人马,如果真被萧统全部掌控的话,那么萧统必定能够拥有不下十万之众!

正感慨着,宫殿上方的一名太监拉长了公鸭嗓喊了一句,然后登基大典就正式开始。

萧秀凝也终于见到了萧统,此时的他哪里还有当初的落魄皇子模样,穿着一身黑色为主的冕服,上面纹有金丝织成的五爪金龙,头戴冕冠,面悬玉珠,一脸冷漠面无神色,缓步从宫殿外面走向高台之上的龙椅。

见到武将队伍中少了许多老人,萧秀凝也不仅感慨万千,恐怕这一次突厥人北上攻击京都,不少辽国老将都死在了围堵的路上。尤其是上谷救援京都一战,辽国仅有的数万精锐毁于一旦,让原本还有一丝转机的京都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中。

萧秀凝到达辽营与陈羽汇合后,两人就开始筹划之后的打算。也正是在辽营,萧秀凝得知了萧统即将登基为帝的消息,尽管对萧统有着很深的怀疑,可萧秀凝还是第一时间做出决断,带领少数兵力前往胶东。

陈羽跟萧秀凝最大的目标就是报仇,仅凭他们手中这三万人马,想出塞痛击漠北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必须依靠萧统的帮助才可以。

因此,两人在决定之后,留下了一万多的兵马守卫辽境,而后带领一万多人北上去胶东。

不止是他们,一路来到胶东的官员们,几乎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对于战事的议论,也是如何反攻突厥的。更有京都侥幸逃生的人,已经写出了血书准备等登基大典后给萧统送上,希望可以出关痛击突厥。

还有各个边镇被攻破,其中不乏老将们驻守,这些人有不少都是常年在边关地区征战的,却没想到戎马一生最终落得一个被突厥人偷袭而死的下场。

这一场战事,几乎对辽国军方形成了巨大的打击,昔日里那些可以支撑辽国半壁江山的武将勋贵们,有不少已经随京都的覆灭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仅存的这些人,都是年轻一点的二代们,或是地方边镇上侥幸生存的人。

这些人,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支撑起辽国。

前往胶东的路上,两人携带少量亲卫,见到了不少昔日的故旧,甚至还有一些侥幸逃生的京都官员。两人没少打听京都的事情,从这些官员的口中得知,如今的京都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上百万的人口也仅剩下十万不到。

官员们口中所描绘的京都惨状,也令两人十分痛惜,愈发坚定了要出塞为辽国复仇的心思。

这一下,登基大典终于顺利结束,所有程序走完了,萧统成为了辽国新帝。登基大典结束,也到了商议正事的时候,先是一批文武百官们的封赏,这是新帝登基不必可少的,为的就是笼络一下身边的臣子们。

此时萧统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因而把臣服以及拥立自己的那些人,都安排到了朝堂上的重要位置,至于一些未能及时拥立,却拥有实权的大臣,也得到了他的封赏。至于那些来晚了却没有实权的人物,那就确实只能喝口汤充充饥。

到达胶东行宫后,士卒们为官员们一一安排住处,萧秀凝与陈羽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萧统,两人只能找了一处地方住下,等待第二天的登基大典。

到第二天日出之时,文武官员们齐聚于行宫主殿,负责礼仪的官员们一一引导众人站好位置,而后又叮嘱宫人们严格执行。萧秀凝与陈羽也在官员的队伍中,作为武将,她们站到了武将这一侧。

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一万多人终于抵达胶东附近。在各种城池守卫的玄甲军早就听到消息,派人去跟萧统汇报之后,就把陈羽跟萧秀凝放了进去。不过他们所带万余兵力,大部分留在了外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