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

第564章 大唐日报

相比起大唐日报的各种新闻外,反面几乎都是边境上的事情,第一期的报纸可谓是发掘了许多事情,将唐军在边镇上看到的东西全部都写在上面。

赵飞扬找来的这些人可不简单,能进入翰林院的那些科举士子们,在文字方面可都是一等一的水准。

因此,当他们通过各种描述将事情讲出来的时候,看到这些报道的人们,简直都被震惊了。

皇帝萧统以及他的文武班底们,最终商议出了一个可行方案,那便是将此番带兵进入边镇的相关将领撤职调走,对于普通的士卒们并不做出处罚。

此举也是萧统考虑到边镇的防御问题!

在他看来,百姓们委屈一点并没有什么,只要将领和士卒们不闹事不出什么问题,一切便是好的。

除了城里的各坊市有固定的报亭外,街道上也有不少背着报纸的人去贩卖,为了尽快将自己的报纸推销出去,赵飞扬可谓是想了不少的办法。

果然,在卖报小哥们的叫喊下,许多百姓都抱着兴趣买了一张。大家都对这玩意儿感到好奇,都对此很是吃惊,毕竟这可是皇帝亲自下旨做出来的。

能让皇帝如此看重,想来应该是不简单的!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当然,更主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报纸并不贵!一文钱谁都是买得起的!哪怕抱着瞧一瞧的心态,怎么也要将这份报纸给看一看!

一家酒楼之中,两三个学子在街道上买了几张大唐日报,一边谈笑着一边进入了酒楼,等坐下来之后,这两三个学子才开始翻看大唐日报,讨论这个令他们感到好奇的东西。

“开元六年五月十日傍晚,临安城中有一百姓半路遇袭,当地官府赶到之后,苦苦查巡却并未发现凶手,官府将此事上报,朝廷派出京兆府的人去当地查探一番,而后终将凶手逮捕归案”

“开元六年五月九日清晨,大唐舰队在南海海域发现一队倭寇,双方初遇倭寇便不战而逃,而后大唐舰队猛追不舍,一直到傍晚时分,终将这一队倭寇全部俘虏,此番解救数十名百姓”

正面的内容可谓不少,许多都是大唐近日来发生的事情,包括有地方衙门的各种通知与政策,甚至包括京畿地区新出的条例。

看完正面之后,这些学子们又翻阅到了背面,这一下,终于是看到了关于辽地边镇上的事情。

在一番阅读之后,学子们可是气坏了,对于辽军的行为不断出言抨击。

“此乃畜生!自家人如此对待自家百姓,这些辽军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就这般禽兽行为,如何能守护辽地的百姓?”

“更可恶的是辽国皇帝,为何会如此处理这些事情?那些闹事的将领们一概没有被处置,那些杀了人的士卒也没有被惩治,就连那些遭遇不幸的辽地百姓们,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这样的辽国,若吾是辽地百姓的话,凭什么还要为这样的朝廷效命?”

学子们越说越激动,又是几杯酒下肚,聊的东西越发夸张起来,甚至都开始批评辽国皇帝萧统。

酒楼的人可是不少,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也都好奇起来,尤其得知这几位学子买了大唐日报之后,更是好奇上面的内容。

于是学子们就给百姓们讲解了一下,众人这才知道辽军在边境上的如此作风!

都是普通百姓,自然明白这些乱兵在做出这种事情的时候,普通人家的无奈和悲哀!

于是乎,众人都变得极为愤慨起来,尤其对于辽军的一举一动极为憎恶。相反的,越是对辽军感到憎恶,就越是对自家唐军感到尊敬!

毕竟,自从皇帝组建这几支唐军队伍以来,就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新闻,从这一点足以说明,唐军和皇帝对待自家百姓那还是非常不错的。

于是,皇帝萧统将命令下达,由他的禁军将领去宣布此事,消息送到前线之后,那些犯了事儿的边军士卒们也多少松了一口气。

被处置的将领们,根据圣旨上的调令来看,是换到其他地方去,看似是贬官,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辽军欺侮边镇百姓,此等丧尽天良之事,且看辽国是如何处置的。”

“震惊!辽国朝堂竟然这样处置边镇将领!”

这样一来,百姓们都可以购买报纸,且因为报纸上都是白话文写成的报道,普通百姓们也可以更方便地知道更多新闻。

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唐日报

驻守边境上的人都是皇帝萧统的亲信将领,即便那些中层军官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可只要他的亲信们一求情,考虑到边境上还需要这些人,皇帝萧统多少都会妥协一下。

此事就这般解决了。

赵飞扬主动从翰林院中挑选了一批学子,由这些年轻才俊组成了一个宣传部门,创建了这片大陆上的第一个报纸机构。

大唐日报刚一出来的时候,百姓们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文武百官们也十分诧异,他们跟百姓们的反应是一样的,不知道皇帝到底打算做什么。

赵飞扬倒是不着急,故意跟百官们卖了一个关子,让朝廷的宣传部门将第一期的报纸先做出来再说,等到发售的当日,赵飞扬才在朝会上给每个参加朝会的官员们都发了一份。

令许多文武百官感到吃惊的是,这份报纸的反面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标题,便是辽国边军欺压百姓的那件事情。

可没有处罚的约束,对于这些大头兵们来说可是不管用。

趁着辽国的这一波操作,赵飞扬又做出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说起来也不算大,只要还是做给臣民们看的。

“卖报!卖报!一文钱一张报纸!”

“这可是朝廷新出的大唐日报!先买先得,晚了可就没了。”

名曰大唐日报。

此时的文字印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赵飞扬为了让百姓们更多地知晓朝廷发生的大事,明令宣传部门将报纸的价格压制在一文钱。

辽国方面完全没有把百姓们的怨念当一回事儿,只是简单下了命令去约束边军士卒们。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