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明血1641》
明血1641

第六百三十二章 来的不是时候

南方诸道援军抵达了汉城左近,却是不敢北上决战。

于是朝鲜北方一片糜烂。

虽然北方只占朝鲜税赋的不足三成,但那也是不小的收益,何况国民蒙难,时间长了,动摇王室威严。

吴甡躬身道。

甜枣不给是不成的。

朱慈烺想了想,这事很麻烦,关键是这个度。

崔哲急忙起身,更衣,急匆匆的随人去往文渊阁。

...

孙传庭、吴甡、陈新甲在孙传庭宽敞之极的首辅公事房中见了这位朝鲜礼曹判书。

崔哲以藩属下官的礼节大礼参拜。

“诸位阁老,外臣此来带来了吾王的告急,数万蛮狄在江北肆虐,他们到处抢掠钱粮,就是人丁牲畜也不放过,所到之地尽皆化为白地,老人孩童被杀害抛弃,其暴虐罄竹难书,北方一片腥臊,朝鲜小国实在无力驱逐鞑虏,万望大明天子怜悯我朝鲜万民,出兵襄助,收复失陷的江北。”

崔哲一边说一边是涕泪横流。

有演戏的成份,毕竟他崔家是南方人,没有感同身受。

但是这种不断被折磨屈辱,也确实让朝鲜世家、官员感到受辱非常。

大明、建奴是轮番上阵敲打掠夺朝鲜,朝鲜只能忍受。

众人略略同情,这样的惨状大明也经历过,不过想想朝鲜投降建奴甚至派出火铳手帮助建奴攻打大明,这个同情也所剩无几了。

“崔判书不必如此,朝鲜作为大明藩属数百年,大明当然不会坐看。”

孙传庭和煦道,

‘请坐,来人,上茶。’

有吏员给崔哲上茶。

“孙相,按说我朝当出大军东渡救援朝鲜,但是如今不是时候啊,先帝大行不久,我大明已经休戈止兵,就连在南方和西夷人决战的舰队都要北返,这一年内不易动武,如何大军东渡呢。”

吴甡一脸的为难。

“正是如此,如果此时大军东去,是对先帝的不敬,”

陈新甲摇头。

崔哲听懂他们的话没有。

那是必须的。

朝鲜贵族必须掌握两门语言,一种就是朝鲜语,一种就是汉话。

而且汉话是朝鲜贵族必备的技能。

真正的士家大族子弟不会汉话,那是会让人鄙视的。

崔哲汉话也算不错,最起码这些话他听明白了。

心道苦也,忘了皇帝大行,休戈止兵这事了。

只能腹诽这位陛下死的真不是时候。

“诸位阁老,还请怜悯朝鲜,怎的也要派出援军,”

崔哲的心理预期已经从派出大军变成怎的也要派出援军了。

时候不对,大明先帝大行,停止征伐,这个理由真是太强大了。

甭说什么大军了,如果谨守礼仪,一兵一卒都不会派去朝鲜的,这个时间最少是一年。

问题是一年时间,就怕建奴把汉城也攻下来了。

崔哲是跪伏于地,五体投地的求告。

“崔判书,请起,”

孙传庭亲自上前扶起崔哲。

“朝鲜是大明一衣带水的邻邦,更是数百年藩属,自是不同其他藩属,本相自会向陛下提及,只是此番尽力而为,不敢应承下来啊。”

孙传庭笑道。

“下臣拜谢首辅大人,如果事成,朝鲜上下永不忘首辅大人襄助之恩。”

崔哲是感激涕零啊。

吴甡、陈新甲翻白眼,好人孙传庭啊,好事都让他做了,其实都是几个人商议后所为,好处都在孙传庭那里。

当然,在这之前,崔哲就只能等着了。

‘最多派出水师标营驻防汉城,守住他们的都城足以了,至于野战破敌,收复江北,那是不用想了。’

朱慈烺拍板。

如今朝鲜江北大部沦陷,关键是建奴盘桓不去,刮地三尺的抢掠,钱粮、丁口、牲畜全都不放过。

让朝鲜君臣痛惜不已,却是无可奈何,北部边军困守边城不敢出城野战。

又在朝中做官多年,但是他这次西来还是被大明的富庶和庞大震惊。

“陛下,不给朝鲜王一点希翼,怕其投降建奴啊。”

阁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是大明目下唯一帮衬朝鲜的了。

...

只说京畿地区的人口稠密,市镇繁华就不是汉城可比的。

到了京师,这座雄城更是让他知道什么是中原风物。

只是他对于此番求援的结果没法预判,不知道大明是否会出兵救援。

因为两洋水师主力都在南方,就是陛下答应发兵五万,船只呢。

现下大明和朝鲜只有走海路,没有大批海船怎么东渡援救朝鲜。

建奴之患解除还在大明啊。

从人来报,大明首辅孙传庭命其去文渊阁面见。

城南驿,崔哲坐在室内饮茶,心情还是久久没有平复。

他是海州崔家出身,妥妥的国中大族。

其实大家都明白,即使陛下答应全力助力朝鲜也是办不到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