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CNC苍蓝暮光》
CNC苍蓝暮光

OR9-EP2:天鹅湖(11)

放眼望去,布达佩斯内外已是铺天盖地的外星异形怪物,由这些怪物组成的活体地毯还在不停地向着联军前进,被它们所触及的一切都将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暂时稳住了前线并确保了后勤补给线安全后,UN军试图通过火力压制来削弱数量众多的光线级BETA给敌人带来的优势。布置在远离战场的安全地带的炮兵部队按照上级的命令对指定位置进行火力覆盖,而活跃在前线的作战部队——尤其是美军——则发射了更多的集束导弹。光线级BETA的拦截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当数十个弹头从不同方向接近时,它也仅能拦下其中的一部分。

火力比匈军更强大的NATO联军成功地在布达佩斯站稳了脚跟,但他们仍然未能解决掉近在咫尺的威胁。小型BETA会在危险接近光线级BETA时舍生忘死地前去替自己的同类抵挡人类发射的弹头,而那些看上去像是无头鸡的重光线级BETA只需要对准暴露在其视野范围内的联军阵地进行一次扫射便足以将整个阵地上的人员和武器装备全部人间蒸发。在这局势尚不明朗的关键时刻,NATO联军仍然需要出动战术机部队和大量武装直升机把那些骇人的头号威胁消灭掉。

一旦投入到战斗之中,麦克尼尔便说服自己暂时忘记战场上的局势,只管专心应付眼前的敌人。就在他们不远处,上千只光线级BETA整齐划一地对着四面八方开火,它们对附近阵地上的NATO联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外星异形怪物想必已经感受到了不速之客的逼近,它们没有第一时间将激光束对准麦克尼尔一行人的唯一原因是还有其他战术机部队从别的方向接近。

【各国以接近零的利率向金融机构借钱,并在其他所有方法都失败时以优惠条件提供慷慨的救助。监管机构对缺乏透明度和利益冲突视而不见。】——凯莉·韦弗,2011年。

……

赶赴匈牙利之前,迈克尔·麦克尼尔已经和战友们共同制定了一些计划。他们的目标是在BETA建造巢穴的情况下成功地攻入巢穴并从巢穴中带回由BETA制造出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有助于埃贡·舒勒和岛田真司的研究,从而使得他们获得扭转劣势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阻止BETA向中欧地区继续推进的图谋。

“也许我们该把目标的优先级调整一下。”彼得·伯顿有不同意见,他打算把消灭BETA巢穴当成头等大事,“在确保能够摧毁BETA巢穴的情况下再搜刮我们所需的那些物资也不迟,阻止BETA建立新巢穴更重要一些。”

但这并非是他们所能干涉的。每当BETA建立新巢穴时,UN军内部都会产生新一轮冲突,而支持用大量核武器将BETA巢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方几乎每次都会败下阵来。即便已经数次尝到了苦果,仍然对着前景抱着一线希望的人类不敢肆无忌惮地破坏自己的家园。退一步讲,也许这确实是个高明的办法,前提是BETA巢穴所在国同意承受将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能够从巢穴地上部分各处发射激光拦截导弹的BETA巢穴会把大部分朝着它飞去的核弹消灭在途中,如此一来人类联军的核弹将会有一多半只是被白白地用于污染附近的土地。随着各地BETA巢穴的不断进化,使用核弹摧毁BETA巢穴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也在不断降低。

一些反应灵敏的指挥官很快找出了诱饵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既然不能立即把BETA的支援隔绝在外,利用诱饵装置缓慢地改变BETA援军各分支的前进方向仍然是可行的。只要BETA不再将重兵集结于布达佩斯附近,联军就有机会切断BETA的后援并包围城区附近的瓮中之鳖们。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唯恐联军犯错的麦克尼尔也在出击之前从友军发布的警告中察觉到了新的变化。他发自内心地想要为这些善于随机应变的指挥官送上自己的掌声和赞美,但那大概是这场战役结束之后的事情了。

“全体作战人员注意,现在依照友军的需求清理战场上的光线级和重光线级BETA,确保诱饵装置的安全。”麦克尼尔指挥着自己的美国太空军第338战术机中队在提奥多尔的东德军第666战术机中队掩护下开始了战斗,其他服务于ALTERNATIVE-3计划的战术机部队参加战斗的时间甚至要比他更早,终于等到了合适机会的麦克尼尔这一次反而落后于人了。他并不在乎这些,结果比他个人的得失、个人的名声更重要。

外面的士兵大喊大叫着,他们声嘶力竭地对着路过他们的每一个人咆哮,也不管对方能否听懂自己的话。这些穿着不同样式迷彩服的军人当中有些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另一些是仅在相关资料中了解过BETA的新兵,但他们在大敌当前时表现出了同等程度的恐慌。不必停下来思考,只有不停地行动才能缓解那种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浓重虚无感。任凭本能和直觉支配自己的士兵们互相吼叫着勉励自己的战友,同仇敌忾地想象着将子弹送进外星异形怪物的头脑中的场面。

OR9-EP2:天鹅湖(11)

攻击一个刚建成不久的新巢穴或许会简单一些。NATO联军一定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因为一旦BETA在匈牙利建立起巢穴,中欧的局势将会迅速恶化,而西欧也将很快不保。对NATO联军的决心和手段有着信心的麦克尼尔手头能够控制的部队并不多,他没有能力单枪匹马地把BETA巢穴摧毁,只能寄希望于英勇善战的NATO联军其他各部队解决问题。

在麦克尼尔和他的战友们出发时,布达佩斯刚刚落入BETA手中不久。不愿让波兰的前车之鉴重演的匈牙利早在BETA抵达布达佩斯之前就撤走了大部分平民,把这座城市完全化为了人类和BETA死斗的战场。在此期间,本应及时前来支援的NATO由于在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地带陷入苦战而不能赶到,于是在兵力上完全没有优势的匈军最终不得不撤出布达佩斯、把这座城市丢给了毫无人性可言的外星异形怪物。

“我看我们还是按原计划来吧。用诱饵装置吸引BETA,把BETA隔绝在布达佩斯之外。”约书亚·米切尔较为谨慎,他认为布达佩斯的状况虽然比预想中要糟得多,但还没有严重到足以使预备方案作废的程度。“不过,封锁布达佩斯可比封锁埃尔福特难得多,当时埃尔福特周围的BETA集群规模不是很大,而我们在布达佩斯必须要直接面对它们的主力部队。”

“……也许还有一个办法。”麦克尼尔返回临时搭建起的指挥所内,向着满怀期待的同伴们说出了他的新想法,“如果布达佩斯后方的BETA密度太大,我们可以先从这一点入手削弱它们。在我军控制区的两翼设置诱饵装置,从而将布达佩斯后方集结的BETA引导到两侧……”

“听起来可行,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指挥权。”伯顿无奈地摊手,他们都清楚每次的反复沟通将要浪费大量时间,“那就赶快通知岛田吧,但愿我们能在今天结束之前得到行动的机会。”

不过这一次他们在各个交流环节耗费的时间格外地少,可能是因为前线的联军指挥官们深感情况严重。就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交流后,UN军抽调出了部分部队护送BETA诱饵装置前往指定位置,并要求执行任务的部队必须保证诱饵装置完好无损。

绝对不能让BETA在中欧建造新的巢穴,否则欧陆将要不保。

“目前,我军在和BETA激烈争夺布达佩斯。”抵达布达佩斯附近的麦克尼尔没有和自己的战友们立即赶赴战场,他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来完善当前的方案,“从明斯克巢穴方向赶来的BETA还在不断地支援匈牙利的同类,如果我们想把布达佩斯的BETA消灭,就需要切断它们的外部援军。”

“这实在是刺激。”伯顿瞄准了前方的目标,但没有立即开火。和必须在交战开始后迅速把弹药全部打出去的驾驶员不同,彼得·伯顿有充足的自信将每一发炮弹都用在敌人身上而不是某处荒地上,在他附近的麦克尼尔等人也有类似的自信。“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碰到这么密集的火力网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还有一件事,这里的光线级BETA数量众多,我们设置的诱饵装置可能会在启动之后不久就被光线级BETA摧毁。”同样参加了埃尔福特之战的迪迪埃·博尚还记得诱饵装置被摧毁引发连锁反应的一幕,本来胜券在握的联军因此而惨败,“我们不能让埃尔福特的悲剧重演。”

麦克尼尔点了点头,同时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以最小的损失达成目标的方法。数量众多的BETA在布达佩斯附近形成了一片由BETA构成的海洋,它们彼此之间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向着布达佩斯外侧的UN军阵地前进。想截断后方BETA对布达佩斯的支援,首先就要在布达佩斯东北方向清理出一块空地、短暂地拦截住BETA的攻势并设立诱饵装置。不,这么做实在是太冒险了,落入BETA集群之中的少数部队很快就会被淹没。

布达佩斯的失陷对于NATO而言同样是个灾难性的消息。如果BETA即将在布达佩斯建造巢穴的情报属实,则中欧和南欧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只是个时间问题。每天能够制造出十几万乃至二十几万只外星异形怪物的BETA巢穴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兵力,从而给人类一方施加持续压力,这是人类一方纵使日渐将更多群体纳入大规模征兵范畴内也无法抵消掉的数量优势。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