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真能看见回报率》
我真能看见回报率

第二百七十五章 保驾护航

只有华夏!

而且这只是说商业的运作,并不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些东西若是直接粗暴的去解决,治标不治本。

如果按照楼小房论文写的那样,还真的有可能解决一些陈年顽疾。

的确,未来社会科技进步,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标准都会提高。

过度能源时代,中间的空档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很多东西不是一簇就成的,新技术放出来,会让很多人无所适从。

大家都有好日子过,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也好,在乡下和城市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楼小房这么有干劲,又拿得出来这么多技术,就让他放手去做。

只要这小子不犯原则性的错误,那他就保驾护航,看看他到底能走到那一步!

“那就原文发吧,不过刊发交给我,没问题吧?我保证一字不改!”老领导笑着说道。

“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在昌南好好干,有什么困难,直接打我的私人号码!”

说着,老领导报了一串数字,楼小房连忙让盘古记录下来。

“千万不要怕困难,只要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沿路的牛鬼蛇神,都不能阻止你!”

楼小房浑身一震,不由的挺直了腰背,“谢谢领导!”

“我还有事,先挂了!”

“你先忙!”

电话里传来了盲音,楼小房松了口气。

虽然只是电话,但楼小房还是感觉很有压力。

这次还是紧张了,一些关键的点说的不够清楚。

不过没什么大碍,做出成绩就行了。

老领导的办公室内,助理心里也是暗暗咂舌,他还从来没看过老领导跟私人打过这么长的电话。

老领导也在想,该怎么刊发,用什么渠道,又以什么名义呢?

这篇论文出来,注定是要得罪很多人的。

这孩子心是炽热的,做事也有后手,就是蓄力过猛,恐有反弹。

他本来就是这时代风口浪尖的弄潮儿,一举一动都被人无限放大。

当年多少天才,折戟沉沙,他说什么也不能让楼小房沉寂。

想了想,他拨通了徐局的电话,“小徐啊,你给小楼的学校打电话,让学校联名,省厅举荐,这篇论文,一定要发在最显眼的位置!”

徐局激动了。

老领导同意了。

虽然有风险,但是值得一试,楼小房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不是?

“是,领导,我马上去安排!”

挂耳了电话,老领导喃喃道:“这样一来,应该能替你分摊不少压力。”

另一边,江南财大。

此时暑假已经过半,不少职工都陆续回校,准备下半年的工作。

文知越,张蔓菁等人自然难以避免。

一干领导正在开会,打算围绕楼小房开设一个特色的金融学院。

“文校,开设金融学院没问题,那谁来当院长?”宋志远问道。

既然是围绕楼小房开设的金融学院,总不能让被人来当吧?

那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吗。

众人都有些尴尬。

可让楼小房来当这个院长,他职称不够。

名气是够了,可这也太年轻了。

二十岁的学院院长,传出去别人骂死。

佩服是一回事,是否甘愿在他手下工作,那又是一回事了。

再则,楼小房天天见不到人,总不能挂个职吧?

有个副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文知越一时也说不上话来。

其实财大一直在实验新的教学,之前的放养,其实都是一种尝试。

虽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也的确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楼小房三篇论文惊天下,在学术界,名气巨大。

就连哈佛,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都投来橄榄枝,希望招楼小房当他们学校的教授。

他们给出副教授职称,其实真的不高。

第一篇论文影响了投资方式。

第二篇论文,创建了新的经济模式。

第三篇论文,革新了游戏行业!

论社会影响力,楼小房是财大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但是他们说的问题也是切实存在的问题。

怎么办呢?

还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毕竟很多学生都是冲着楼小房来的。

江南财大的影响力和排名,今年也进入了国内财经学校的前十,教育拨款更是比往年多了一倍。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楼小房?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文知越的电话振动了起来,他索性中场停止会议,让大家休息五分钟。

接通电话,“喂,徐局!”

听到文知越的话,旁边的校领导都竖起了耳朵。

“什么,楼教授又有一篇新论文,比之前三篇论文还重要?”

“是,我明白了,好好好,麻烦您发来,我马上联名!”

周围人先是一愣。

啥?

楼小房又有新论文了?

这也太高产了吧!

距离上一篇论文半个月都每到,第四篇论文就出来了?

这是论文制造机?

不过楼小房的论文从来就没让人失望过,不知道这一篇论文会提到什么。

虽然还没看到论文,但是众人的期待值已经拉到了最高!

70

优胜劣汰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失业,增加不安定因素。

在华夏,人民始终是第一位的。

只有华夏!

又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且不说他们能不能学会,他们有那个觉悟吗?

楼小房顿了顿,说道:“从石油到新能源中间必然有一个过度期,我做过评估,应该要十五年到二十五年。如果新能源全面铺开,我感觉会更忙,倘若把充电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更换电池,一种是无线,最后一种就是优先,所需要配备的人手会更多,而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会更高。”

“我明白了。”

老领导说道:“不过小楼,你这篇论文最好是删减一些关键的部分!”

老领导笑了,“我都被你说的热血澎湃了。”

哪个国家能够让十四亿人民脱贫?

只有华夏!

哪个国家能够让孤苦无依的老人能够看得起病,住得起孤儿院?

“而且,这只是一点拙见,他们未必能够看得上,就算他们看上了,也没有技术能够摆平现实的问题。就算有,我也有信心能够在技术上赶超他们!”

“好小子!”

因为核心本质就是脱贫致富,提高就业,拉动内需。

地方有钱,相应的教育,医疗,就会提高。

也是,楼小房的论文虽然很强,但是这都是符合国情的。

难道他们还本末倒置反过来学他们?

楼小房一愣,稍稍一想就明白老领导为什么这么说,“领导,我知道您的顾虑,咱们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别国学去,他们也只能照猫画虎!”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