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龙胎秘记》
龙胎秘记

第103章 鲵鱼织巢

“你们轻点靠后,只要把这个巢穴炸了就全部解决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赵武出现在我们的身后,他的脸色很不好看,我们也没有看到程星博的身影,八成是没有找到,而此时他的手里却抓着一个定时炸弹,上面已经调试好了,定时的时间控制在三十秒。

周天和第一个不同意,他快速走到了赵武的身边,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你绝对不能那样做。”

我们所有人都完全傻掉了,面对粗略估计几十只恐怖的三角鱼头人形怪物,那种直勾勾的幽绿眸子的盯死下,四周寂静的要命,只剩下我们几个人的呼吸和心跳,反而显得那么的声大,偶尔还会有人咕噜咕噜吞咽口水的声音穿插。

在华子、程数、周天和、倩倩和王世国这几个人当中,最讽刺的竟然还是我最先有了反应,自己往后轻轻挪了半步,然后见他们一动不动,就想要招呼他们别愣着了,赶快远离这些鲵鱼怪,说不定跑得快还有幸存的机会。

“你们快退回来。”然而,不想到最先开口的是后面赶上来的旺财,他和我们还相距一段距离,并不知道此时我们眼前看到的恐怖景象,嘴里还说着:“豁牙子告诉我了,前面非常的危险,我们换个方向走吧!”

程数也赞同周天和的说法,而我仔细一想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眼前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那些鲵鱼怪忽然冲出来围攻我们,一旦到了那时候再想将它们一窝端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千万不要炸!”这时候,忽然倩倩开口了,她好像发现了什么,即便脸色很差劲,还是指着巢穴里边让我们去看。

但是,我们六个人,谁都无法回应他,眼前的景象已经让我们通体生寒,汗毛倒立,并且全身僵硬,人类其实抛开会思考会使用工具之外,就以自身的实力而言,在食物链中几乎就是位于最低层的,要知道即便是肉眼无法看到的病毒和细菌,有时候也能要了人类的命,更不要说体格完全不逊色于我们的这些鲵鱼人形怪。

这些可以看到的鲵鱼人形怪,最矮的也有一米四左右,最高大的则可能达到一米八左右,但大部分还是差不对一米六,只有正中间那个最为魁梧,也就是我们一路跟过来觉得是赵武的,其实是一只鲵鱼怪。

正如程数说的那样,那些鲵鱼怪并非是处于夏蛰状态,只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小小的嘴巴正轻微地张开闭合,不断吐出这河道下面那里都是的蛛丝,正在从里往外填补残破的部分,最里边已经是一团的惨白,盯着时间长的话,都会让人眼睛不舒服。

要知道,长时间盯着大量白色的物体,如果再没有任何参照物的话,因为身体的自我保护,人的眼睛会出现暂时性致盲,雪盲就是这样造成的。

另外上面的金沙江因为不断下雨还有洪涝现象,所以干旱就更加不可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龙胎秘记 ”查找最新章节!

我们之所以还看出,主要还是因为这头鲵鱼怪的体格和赵武相差不多,加上环境太过于黑暗,再者就是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从上面跳下来的肯定是赵武,怎么也不可能会是个看起来就有头领天赋的鲵鱼怪首领。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个鲵鱼怪,穿的衣服和我们这些人同款的外套,是出发前统一购买的登山服,而且在蛛网阻碍视线下,又没有正面看清楚,所以就会把它误以为是赵武,从而才发生这种羊入虎口的事情。

我观察片刻,发现还真就是这样,除了那个大个头的和少数的鲵鱼有活动的迹象,其他大部分都处于一动不动的状态,就像是蝙蝠似的倒挂在巢穴中更加密布的蛛网上。

我还知道有一些生物会因为食物匮乏而进入睡眠,不过大多数都是某个特定的季节会这样做,而这里边的鲵鱼属于外界早已经灭绝的物种,只有《山海经》对其有记录,至于它们可以不吃不喝睡上多长时间,这完全就无从考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判断。

“不对,它们不是夏蛰,而是织巢!”忽然,这时候程数发现了我们都没有注意到的端倪,她见我们都满脸的疑惑,便让我们仔细观察那些鲵鱼怪的嘴唇。

在类似于鲳鱼的脑袋上,有两片很小的嘴唇,只有我们正常人嘴巴的四分之一大,那样一张嘴要是长得人的五官上,那这个人绝对奇丑无比的,甚至都有些畸形,但是长在那一颗颗鲳鱼脑袋上,反而显得相得益彰。

华子慢了两秒反应过来,立即转头就对着旺财示意他不要那么大声,一个劲指着那洞穴当中,就是告诉他已经遇到了危险,现在已经太晚了,除非世界上真的有后悔药。

周天和毕竟上了年纪,老话说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都多,也是很快做出的反应,并且他很认真地观察了片刻,轻声对我们说:“不要轻举妄动,你们仔细看,里边大部分的鲵鱼都在夏蛰,惊动它们就全完蛋了。”

“这又不是文物,为什么不能?”赵武的话也是我想问的,估计华子也是差不多的想法,眼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难以预料的危机,如果不先下手为强,那就会应了老话的下一句。

周天和说:“在我们下来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二次坍塌,就说明这个墓葬已经相当不稳定了,如果你再用炸药一炸,搞不好整个墓葬都会塌陷,到时候别说我们无法保护文物,就连我们自己也会把活埋的。”

不知道在场的他们有多少能理解夏蛰的意思,这也叫做夏眠,和冬眠的意思相同,就是有一些生物在夏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这是为了应对炎热和干旱等气候变换做出的应对,比如说一种叫地老虎的昆虫,非洲的肺鱼,沙漠中的砂蜥,草原里边的旱龟,以及少数种类的黄鼠等,都有夏蛰的习惯。

当然,有这种习惯的生物并不多,所以导致这样的现象并不常见,而且也并非只有炎热和干旱才会进行夏蛰,眼前就是这样的特例,毕竟这个地区此时是有些热,但还不足以到炎热的地步,再说这是地下深处,也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