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孝经》
《孝经

第91章 安亲尽忠 流芳百世

“入仕”古代就是做官,“士人”就是我们讲的读书人,读书人的目标是考取功名,能够得到一官半职,就入仕了。入仕的目的,邢昺《正义》讲的好,为了“安亲”,就是让父母亲心能欢喜、安乐。如果官做的好,清正廉明,百姓爱戴,甚至能够流芳千古,这就真正让父母心安了,安乐了。《孝经》开宗明义讲,大孝显亲,能够扬名后世。古人把入朝做官,作为一种安亲扬名的手段,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贪图荣华富贵,做官是为了父母,所以还是一种行孝。

《孝经》上讲:“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事君”,入仕做官,就是一种行孝。把这个孝心扩大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那就堕落了,有亏于德行,那怎能称为孝?

邢昺《正义》说:“若有安亲之心,则为忠也”,这个发心要正,我做官到底是一颗什么样的心?心要不正,这因就不真、不善,果也就不真、不善。所以安亲之心是真正的好因,以此心来入仕做官,自然能够尽忠。

邢昺《注疏》云:“入仕本欲安亲,非贪荣贵也。若用安亲之心,则为忠也。若用贪荣之心,则非忠也。”这是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忠,为什么我们要去做官,要为人民服务。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