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孝经》
《孝经

第109章 地位有异 孝心无别

《正义》注解唐玄宗的《御注》,他把唐玄宗的“始自天子,终于庶人”提出来解释,“谓五章以天子为始,庶人为终也”。就是天子章到庶人章这五章的总结,以天子为始,庶人为终,这是讲到终始。“云‘尊卑虽殊,孝道同致’者”,这又讲到刚才我们读到的玄宗皇帝《御注》的那句话。“尊卑虽殊,孝道同致”,“谓天子庶人尊卑虽别,至于行孝,其道不殊”,这是讲到五个阶层的人,尊卑、贵贱不一样,但是孝道一样。“其道不殊”,行孝的这种道、这种心没有区别。

《正义》总结的五孝非常好:“天子须爱亲敬亲。”这就是《孝经》上说的“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须不骄不溢”,这是“在上不骄”,“满而不溢”,讲的诸侯如何行孝;“卿大夫于言行无择”,这是经文上讲的“先王之法言”和“先王之德行”,我们都要遵守,没有选择;“士须资亲事君”,“资亲”就是孝敬父母;“事君”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士”是读书人,读书人将来可能要做官,或者是现在说的要做公务员,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这一类人;那么庶人是“谨身节用”。这是讲到五种行孝,其解释前面都讲过,就不再赘述。

“各因心而行之斯至,岂藉创物之智,扛鼎之力,若率强之,无不及也”。这是讲到五种孝,天子,卿大夫,庶人,不管是哪一类人,都要“因心而行之”,就是各顺应着自己的本心,本心就是本性、就是天性。这个心在此特别是指孝心,孝心是本善、是本性的性德。“因”就是循着,遵循着我们的本性本善去行,如此,我欲孝,斯孝至矣,我想行孝就能够做孝子,我想行仁,“斯仁至矣”,就能得到圣贤的境界。

“岂”,就是哪里,是凭藉着“创物之智”,“创物”我们说造物主,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性本善人人本有的,我们现在行孝就是随顺本善,哪里要造物主给我们创造出条件,我们才能去行孝?也就是我们行孝,跟外在因素无关,不能够讲条件,纯粹是我们的心,有没有这份心,自己是不是真想行孝,哪里还要去问别人?观照自己的内心,对父母是不是至诚恭敬、真正爱敬存心,自己就明白了,哪里是要别人去鉴定我是孝子?还是说自己非得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行孝?没有这个道理,否则都是找藉口,无须凭藉“创物之智”,“创物之智”是先天的条件。

“扛鼎之力”,是说我们把一个鼎扛起来,要费很大的力,假如我没这个力就扛不起来了,这是比喻后天的条件。如果是说我非要先天条件具足,后天条件也具足,我非得要有足够的财富、地位、能力,才能去行孝,没有我就不能行孝,这是在找藉口。我们讲的汉朝孝子蔡顺,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背着母亲逃难乞讨,采桑椹果,依然能够尽心竭力去行孝,把采的果子分两个篮子装,比较成熟的给母亲吃,那些生的酸的自己吃。蔡顺的身份、地位、财富,什么条件都没有,但他依然能够行孝。条件具足才能行孝,那个孝心已经不真诚了,何谈行孝?

《正义》讲到“终始”很多意思,每一个都讲得很好,很值得我们学习。

“若率强之,无不及也”。“率强”就是努力做到,在当前条件,哪怕是再苦、再累,再没有财富、没有地位、没有能力,我都能努力做到孝道。像十九岁的大学生刘霆,背着母亲上大学,贫穷到极点了,每天打工挣一点钱,给母亲治病,自己饿得吐血,也要让母亲吃上饭,这是“率强之”,他是真正尽心竭力的做了,他在行大孝。“无不及也”,没有做不到的,肯定能够做得到。

古人编的《二十四孝》,很有味道,故事中行孝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子也有庶人。老的有老莱子,为了让他父母欢心,七十多岁了,还在那里蹦蹦跳跳做表演,让他父母开心,这是老人行孝;小孩行孝,东汉黄香,九岁扇枕温席,冬天给父亲暖被窝,夏天给父亲扇扇子乘凉,让他父亲安睡,即《弟子规》上讲的“冬则温,夏则凊”,这是小孩子行孝;《二十四孝》的唐氏乳姑不怠,有位媳妇唐氏,因为婆婆牙齿不好,吃不下饭,做媳妇的每天给她哺乳,天天如是,这是女子在行孝;天子有汉文帝、周文王;庶人有蔡顺拾椹,子路背米,曾参养志,都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不分老幼贵贱,只要你肯做,都能够做到行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