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投资哲学:保守主义的智慧之灯》
投资哲学:保守主义的智慧之灯

第4章 人性

盲目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人类的通病。有成就的投资者更容易犯这种错误。然而,人是追求超越性的动物,而且这种超越性正存在于人的有限性之中。因此,对现有能力圈的超越也是任何投资者身上不可遏制的冲动。在投资领域,每个人都终将面临这样一种难题:他的能力越强、能力圈越大,能力圈的边界就相应地越模糊。越有能力圈,就越想冲出能力圈,逾越能力圈的可能性就越大。伟大的投资者就是不断地与这种冲动作斗争,并常常落败。投资大师们越告诫别人要守住能力圈,他自己就越想突破。神对凡人充满期望,期待投资者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每个人都守住自己能力圈的世界,是上帝期待出现的理想国。从这种意义上讲,诚如德国作家安德雷斯(StefanAndres)所言:我们都是上帝的乌托邦!(WeareGod’sUtopia!)

投资与人性

要顺应,更要抗拒!

从人性看投资者的能力圈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道德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同样的错误,一个投资者却可能犯过无数次。一些投资者就像故事中的那只狐狸一样,一碰到某种场景就情不自禁,无法抗拒自己的本性,结果造成失误。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思想哲学流派对人性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有的意识形态甚至不承认普遍人性的存在,认为如果有人性的话,那也只是人的阶级性。信奉这种意识形态的掌权者,认为人性可以任意组装,并试图通过政治和思想改造,把人塑造成完人。持这种人性论者相信,人的力量大于天。他们的口头禅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他们的字典上没有“能力圈”。

保守主义的价值投资哲学是建立在保守主义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认为,普遍的人性一直存在,而且一成不变。保守主义者发现,自从人成为人以来,其本性还没有发生过丝毫的变化。常言道:在资本市场没有新的东西,过去发生的还将一遍遍地发生。贪婪会继续,恐慌也会继续。这是因为人的本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保守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有限的存在,没有人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人的有限性不仅表现在人人都有寿终之日这一点上,而且尤其表现在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性这一点上。就是说,人是有理性能力的,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没有人有能力发现全部的历史规律,没有人有能力预测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每个变动。既然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既然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那么,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名言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Toerrishuman)。在资本市场上,找不到没犯过错误的投资者。投资场所是个聪明人最多的场所,但是同时也挤满了非理性的人;是成就最大的地方,也是错误最严重的地方。可以说,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简直就是人性弱点的博览会。

投资活动的深层活动是理解与应对人的本性。在投资活动中究竟应该如何应对人的本性?保守主义价值投资哲学的回答是:既要顺应人性,也要抗拒人性。顺应人性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人是有的动物,为了生存,必须占有。这是不容商量的。为了生存得更好,每个人在本性上都想自我实现,都追求更大的成就,每个投资者在本性上都想在投资上取得更高的回报。这是人性之常情。因此,对于人性中自我实现的倾向,每个投资者都应该顺应,而且没有什么难度。

但是,为了投资的成功,投资者对人性的很多倾向是不能顺应的。不仅不能顺应,而且要极力去抗拒。抗拒人性中的一些倾向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人性常有对立的两面。你选择去服从人性中的一个方面,就意味着你抗拒了本性中的另一个方面。比如说,懒惰与勤劳、从众与立异都植根于人的天性之中。当一个人选择了勤劳的时候,他就在抗拒人性中贪图懒惰的一面。一个追求个性的人就会选择拒绝从众。再比如,远见与短视都植根在人性之中。追求远见的人,必抗拒短视。行事理性的人必抗拒情绪化。

很庆幸,人性从来不是一边倒的。这就为选择性地对待人性中的不同方面提供了可能。所以,投资者要顺应追求自我实现的本性,就必须抗拒恐惧、贪婪、短视、从众、情绪化等众多人性弱点。上面故事中的那只狐狸,其狡猾是基于本性的狡猾,而不是超越本性的狡猾。狡猾也是为本性服务的。人与狐狸的差别是,狐狸不能抗拒本性,而人类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抗拒人性中一些倾向。动物只按本性行事,人却有可能按理性行事。

正是基于人性的不同看法和对人性中的不同成分采取不同的顺应与抗拒的策略,才形成了主张不同的投资哲学。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的出发点是正视与承认人类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并永远对人类能力持自谦与怀疑的态度。像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一样,保守主义的投资哲学也是格外防范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FriedrichAugustHayek)所指出的“致命的自负”。在政治领域,致命的自负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在人间建立各取所需的天堂;在投资领域,致命的自负者认为自己有能力预测并把握市场趋势与价格的每一个变化,并转化为回报。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致力于防范政治中的“致命的自负”,保守主义投资哲学致力于防范投资中的“致命的自负”,而这两个领域的致命自负都来自人的本性。

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的每一个主张都是针对人性提出的。保守主义投资哲学主张每个投资者都应该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因为每个人的理性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既然每个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为了降低犯错的概率,就应该减少投资的次数,增加投资的相对集中度,以提高每次投资成功的概率。

保守主义的投资哲学还有一个著名的主张,就是要把自己视为所投资对象的所有者,哪怕只拥有其股票,哪怕只拥有部分股权。投资者不能视自己为看客,不能视自己股票所属的公司与自己无关,不能只关心其价格的变动。因为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意味着,一件东西只有被视为自己的,才会得到认真对待。另一位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发现,花别人的钱,怎么样都比不了花自己的钱来得小心。因此,要认真对待你的投资,就要把你自己当作所投资公司的所有者。

保守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以个体而非集体为基本单位。追求个性是人的天性。要想投资成功,必须抗拒集体主义的从众心理。因此,保守主义投资哲学崇尚反向投资,抗拒投资上的非理性的从众倾向。投资界有句尽人皆知的名言:“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该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该贪婪。”反向投资的精髓在于:防止自己的错误,利用他人的错误。所以,与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一样,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的忠告是,在投资场上,不要做集体主义者,要做个人主义者!

保守主义价值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美德是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扬功隐过、报喜不报忧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许多人并无意骗人,而是真诚地无视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在自己的缺点与过失面前,可以说,人人都是鸵鸟,只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深度和时间长度不同而已。谁愿意让自己的心情不愉快呢?有人说,人性永远是投资的天敌。这话是不对的。难道没有人性才是投资成功的前提?有人说,要成功投资,必须战胜、超越人性。但是全面地战胜与超越人性,这是不可能的。人性之所以被称为人性,就是因其源自于自身并难以克服。只有超人才能全面战胜、超越人性。而超人已经不是生活在我们芸芸众生中的凡人了。

市场的风险与其说是外在风险,不如说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内在风险。投资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对人性的体悟。成功的投资者常常对人性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如果你不知道一位陌生投资者的水平是高是低,那就听听他对人性的理解。对投资的最深度的认识是来自对人性的认识。所以,保守主义投资哲学认为,投资的精髓是:如何顺应人性,如何抗拒人性?

当投资者遭遇不确定的政策

在设计任何政府体制和确定该体制中的若干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我们必须利用这种个人利害来控制他,并使他与公益合作,尽管他本来贪得无厌,野心很大。……因此,必须把每个人都设想为无赖之徒确实是条正确的政治格言。

——大卫·休谟(DavidHume)

在《投资与人性:要顺应,更要抗拒!》中,我强调,市场的风险与其说是外在风险,不如说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内在风险。投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对人性的体悟。成功的投资者常常对人性具有深邃的洞察力。但是有读者指出:投资最大的风险,不在于人性的风险,而在于永远猜不透政府会出台什么样的干预政策。这的确是每个投资者所面对的、万分现实的问题。假如当政者的政策总是没有厘头,投资者就没有应对办法了吗?不!办法总是有的。答案还是要从人性中找。投资要成功,不是取决于投资者对政府政策的洞察力,而是取决于投资者对当政者的人性和权力与制度的本质的洞察力。

投资者与当政者的关系,不是传统的投资哲学的典型话题。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埃斯瓦斯?达莫达兰(AswathDamodaran)的经典著作《投资哲学》(InvestmentPhilosophies)中对政治家只字未提。在宪政民主、自由市场的环境下,投资者也许可以忽略当政者。但是在任何地方,投资者都不是在真空中投资,而是在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中投资。成功投资者的重要秘诀就是增加确定性,减少不确定性。而政策的确定性是中国最稀缺的东西之一。在中国,投资者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是政治和政策会主动“关心”投资者们。在以政策市著称的资本市场中,法律和政策捉摸不定,无规律地摇摆,正是投资者们所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当政者的干预之手随时会掐住投资者的后脖。所以,没有对当政者人性的洞察,就不可能对其政策有洞察力。而这一点,基于保守主义的常识就可以获得。

我认为,英国保守主义思想家大卫?休谟提出的原理应该是保守主义的投资者处理与当政者关系的准则:这个原理就是“无赖假定”(assumptionofknavery)。休谟提出这个假定本是为了设计合理的政治制度。这个假定是保守主义在制度设计上的基本主张,也是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休谟说:“在设计任何政府体制和确定该体制中的若干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我们必须利用这种个人利害来控制他,并使他与公益合作,尽管他本来贪得无厌,野心很大。……因此,必须把每个人都设想为无赖之徒确实是条正确的政治格言。”我认为,休谟的这个“无赖假定”原理也完全可以用来帮助投资者应对当政者。

无赖假定意味着,我们假设所有的当政者都是无赖,他们总是有集中权力、扩大权力、滥用权力、任意干预的倾向。阿克顿勋爵(LordActon)?也讲过:有权必腐,极权极腐。所以,尽管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政治家都是无赖,但是你必须假定他们是无赖。把他们当无赖去加以防范,他们的危害才能得到限制。

这种从最坏的情况出发来准备应对措施的方法,在很多地方都适用。例如,在机场和车站常常要对每一位乘客进行安全检查。这种做法的前提就是假定每位乘客都可能携带危险物品或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乘客都是守法的公民。通过这种基于最坏情形的假设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旅行安全反而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

依据无赖假定来防范,无赖会越来越少。依据天使假定来纵容,无赖会越来越多。无赖假定只是一种假定,是一种必要的假定。

而前面的《投资与人性:要顺应,更要抗拒!》一文中关于狐狸与鱼的寓言也告诉我们:所有的狐狸都是无赖,这是它们的天性,作为鱼不能对狐狸有任何幻想、任何指望。如果寓言中的那条鱼是用“无赖假定”的原则来对待狐狸,如果鱼能断定狐狸会情不自禁,那条鱼就不会有千古之恨了。

当投资者遭遇当政者的时候,投资者就处在寓言中鱼的位置上,当政者就处在故事中狐狸的位置上。在所有的职业和人群中,政治家是最会信誓旦旦的一群。不论他们如何把“不干预、不折腾”挂在嘴上,一旦条件合适,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他们的本性、权力的本性都是不会改变的。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掌权就是为了用权。执政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行使权力,就要有为,这两者决定了当政者必然要用手中的权力来频频干预。投资者应该吸取鱼的教训,一定要牢记当政者必定会“情不自禁”。中国资本市场以政策市著称。各种政策不仅初一十五不一样,而且会对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用组合重拳出击,并常在背后实施偷袭。

从保守主义价值投资的角度看,投资经理应该避免遭遇政府总理,避免对宏观经济作精确的预测,要像格雷厄姆先生所建议的回避市场先生一样,去竭力回避政策先生。跟政策先生走,与跟市场先生走没有什么区别。若投资者试图去与政策先生谈恋爱,肯定会遭到背叛;若与政策先生摔跤,你会落得满身污秽鼻青脸肿,他却乐此不疲。有人问,投资者跟当政者是应该勾结,还是应该疏远?我觉得,投资者如果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自信,就疏远政治家。否则,投资者就是对自己的投资能力不自信。

根据无赖假定的原理,对各种政策和可能的干预,如果猜不透,就一定要往坏里猜。往坏里猜,猜错了也是对的;往好里猜,猜对了也是错的。往坏里猜,并做好最坏的准备,你也许会发现他们还不够无赖。如果坏政策都不能伤害你,那么万一是好政策,你一定收益无穷了。若一味往好里猜,不作防备,他们一旦露出无赖本性,你就措手不及了,必定要遭受重创。所以,对猜不透的政策,要么不去猜测,要么朝最坏的方面去猜测。投资者把当政者往坏处想,对投资有好处;把当政者往好处想,对投资有坏处!

下面这句话可能有不少人听过:最重要的是,即使联邦储备局主席在我耳边悄悄告知我未来利率的去向,我也不会改变任何投资计划。价值投资是独立性极强的投资。这种独立性,首先是独立于当政者及其政策。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投资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价值投资者不会选择把投资的命运交给当政者及政策先生。不仅如此,在政策无章可循、有法不依的地方,投资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对政治的改良中去。改良政治就是改良投资环境。如果保守主义者的任务是扩展与保守自由,那么保守主义投资者的任务就是扩展与保守资本自由。

总之,投资者如果没有能力把当政者变成天使,那就假定他们都是无赖!

有个人站在一条狗旁边。一个陌生人走近他问道:“你的狗咬人吗?”这个人说:“不咬。”那个陌生人伸出手想拍拍那条狗,结果反而被那条狗咬了一口。受惊的陌生人质问道:“你说过你的狗不咬人!”这个人答道:“这不是我的狗。”

——罗伯特·迈尔斯

能力圈原则的副产品是减少了投资的次数,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机会,像巴菲特欣赏的棒球手泰德·威廉(TedWilliams)那样,通过只击能力圈内的球来击出更多的好球。坚守能力圈的原则需要有纪律与耐心的品格。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当有人对你说,某某时的资本市场遍地是金子的时候,你更要小心,因为许多金子落在你的能力圈之外。要能够克制自己不去捡能力圈之外的钱,哪怕它散落得遍地都是。守住能力圈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地避免成为见钱就捡的机会主义者。而机会主义是保守主义价值投资的大敌。投资就像本文一开始所说的那个逗狗的故事。在逗狗之前,要确定你是否真的了解这条狗,否则就不要动手。这是本文一开始那位不明真相的逗狗人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他以为他理解了这只狗,其实他并没有。

人在本性上不仅有其有限的一面,每个人的人性中也都有追求无限的一面。这也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对许多人来说,对知识与财富的追求,对权力与利益的追求,甚至对卓越与不朽的追求都是没有止境的。人的梦想与也是没有止境的。如有可能,人们甚至想目睹那个产生宇宙的大爆炸现场。人性中追求无限的一面则意味每个人都有超越自己能力圈的不可遏制的冲动。就是说,超越能力圈的事是注定要经常发生的。

虽然关于能力圈的理论简单明确,但是要确定并恪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确定自己的能力圈就十分困难。没有一个人在人生的一开始就有能力圈。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是在后来的生活经验、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爱好中逐步形成的,而且会随着个体的经历、经验、知识、爱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况且,一个人很容易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很难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于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大多数的投资错误,都是以为自己知道,认为该投资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实际却不然。所以保守主义投资哲学不仅要求投资者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行事,而且在划定自己的能力圈时应该非常保守,宁可划小些,也不可盲目乐观激进妄为,绝不能抱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极端自负心态。所以,自己对自己的所知,要格外诚实,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勘探,要非常保守,而不是激进。

“我们是上帝的乌托邦!”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投资哲学是追求投资智慧的学问。投资是一种智力密集的活动,准确地说是智慧密集的活动。智慧短缺,投资不可能成功。最重要的智慧往往都是以否定的形式(律令)出现的。

“守住你的能力圈(不要逾越你的能力圈)”就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投资智慧之一。而最大的投资智慧,就是在于如何知道什么对象是你不该投资的。

与动物不一样,人被认为是有理性能力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禀赋的动物,因此他会力求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有时甚至会为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也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人性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如果投资时理性占了上风,投资者就会尽可能地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事;如果情绪占了上风,或者不够理性,投资者就会忘掉或无视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非理性的投资也由此发生。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的忠告是:投资应该是一种最理性的行为,如果超出了投资者的理解能力就不要投资,投资者只能做自己完全了解的事。

投资大师常常告诉我们:所谓“能力圈”,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和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永远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投资,不管你的能力圈有多小。坚持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只做自己理解的企业。在投资外扩展你的能力圈,在投资中守住你的能力圈。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你有两个选择:学会了解,或者回避投资。如果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处在学习过程中,也请不要涉足。

一些介绍能力圈理论的投资书也常常说,如果你理解一个公司,理解其业务、产品及其所属的行业,那么这个公司就在你的能力圈之内。然而,什么叫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些公司和行业,都熟知一些商品,我们就能自认为生产这些产品的公司在我们的能力圈之内吗?答案恐怕不是那么肯定。我们最多可以说,略有了解、熟悉该品牌或产品的性能。即便是能看懂企业的商务模式,看懂财报、了解企业战略,都还不足以称得上是理解。投资意义上的“理解”所要求的比这些多得多。作为能力圈意义上的理解,我同意这样一种界定:所谓的理解,是指投资者有能力看清作为潜在投资对象的公司其10到20年后的未来。如果投资者有十足的把握和证据表明他能看得清该企业在10到20年之后的未来,那就可以说,该投资者理解其所可能投资的公司。因而,该公司也在其能力圈范围之内。比如,我完全不知道苹果公司在10到20年之后畅销的产品是什么,所以,不论我现在对iPad、iPhone和MacPro多熟悉,不论苹果公司多卓越,其产品多优异,苹果公司仍然在我的能力圈之外。看懂一个企业的现在,预测其未来一两年的收益或者增长,与看清楚企业未来10年的状况,完全是不同的视角和眼光。那时的公司不仅应该活得很好,其所带来的投资回报也应该让你非常满意。不要说一般的外部投资者,即便是行业内的专家、企业家,大多也看不清楚10年后的情况。保守的投资者通常在其能力圈的范围内选择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的公司与行业。所以,看懂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看清其发展战略,读懂其财务报表,这些都不足以表明该公司在你的能力圈之内,“能力圈”是投资者建立在自己的专长、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洞察力的作用范围,这种洞察力能够帮助投资者准确判断出潜在投资对象是否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能力圈的边界,就是这种洞察力的“有效射程”。如果在有效射程内,没有合适的猎物出现,保守的投资者通常选择耐心地等待,而不是向有效射程之外的目标开火!

保守主义认为,理性能力是人为了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选择正确手段的能力,是人类用智力理解和应付现实的有限能力。换句话说,理性是行动者在其知识和智慧范围内运用最有效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理性的人对事物所作的评判,并不是基于他本人那种不经分析的冲动、成见和癖性,而是基于他对所有能有助于形成深思熟虑的判决的证据所作的审慎的判断。保守的投资者正是这样一种人。

在保守主义者看来,人类所有的知识并不构成一个整体。所以,知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总和。对人类来说,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未知的领域永远存在,知识是扩展和演化的。我们知识的局限性不是科学和理性所能克服的,它们的作用恰恰在于使我们认清这种局限。没有人能够、而且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和掌握全部的知识,人所能掌握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的真正智慧,不仅在于意识到自己已经知道多少,更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

一天,鱼在嬉水,突然见到岸上有只狐狸,便想转身游开。狐开口说:嗨,别走,咱们聊聊。鱼道:我怕你吃我。狐说:不会。我有话要对你说。鱼:那你说吧!狐说:附近有块水塘,波光粼粼,看起来漂亮极了。水里有食物无数。简直是天堂!鱼问: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狐说:我没理由骗你呀,那里还有肥美的虫子。鱼动了心:怎么才能去呢?狐说:到我嘴里来,我带你过去。我发誓,绝不伤害你。鱼:那带我过去吧。狐轻轻地把鱼衔到了嘴里。没走多远,鱼就感到疼痛刺骨,便挣扎着问狐:你刚发过誓,为何还这么对我?狐道:我实在是情不自禁。捕食是我的天性!

——乔纳森·迈尔斯(JonathanMyers),《股市心理学:向恐惧、贪婪和市场的非理性宣战》(ProfitsWithoutPanic:InvestmentPsychologyforPersonalWealth)

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有思想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奥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指出:“保守就是宁要熟悉的东西不要未知的东西,宁要试过的东西不要未试的东西,宁要有限的东西不要无限的东西,宁要切近的东西不要遥远的东西。”保守主义投资哲学家提出了投资者的能力圈理论。《保守的投资者夜夜安枕》的作者菲利普?费舍尔在《寻常的公司与不寻常的利润》(CommonStocksandUnmonProfits)一书中指出:智力、知识与经验联合起来构成投资者的常识和判断力。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其能力圈都是有边界范围的,不可能无边无际。这是保守主义投资家提出的。能力圈的概念也由此产生。费舍尔创造了这个理论,巴菲特推广了这个理论。能力圈是人的理性化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人是理性的动物,也是很情绪化的动物。按能力去投资是理性化的投资。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超出能力圈的投资便是非理性化的投资。不论一个人多么聪明,他都应该守在其能力圈之内。在这个能力圈,投资者享有专门的知识和特长。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投资者应该守住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是不是价值投资的第一原则还有很多争论,但不论是不是第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安全边际是一种风险控制手段。不论采取何种手段控制风险,投资者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的作用在于锁定正确的投资对象,安全边际的作用在于避免为正确的投资对象支付高价。能力圈与安全边际是保守投资者的左膀右臂!

你怎么知道你知道?

保守主义强调,人类作为有限的存在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其内在的局限性。人性和人的基本境况是不变的。按照保守主义的看法,人的本性是有限的存在,人是理性的,但是其能力是有限的。与上帝不同,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对人而言,无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全知,他不就成上帝了吗?这是不可能的。无知对每个个体来说,是无法完全克服的。一个人知道得越多,知道自己的无知也就越多。比如说,我知道投资哲学里有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而对不知道投资哲学的人而言,他根本就不知道投资哲学是他的未知之域。每个人的知识都有无知与有知的界分,能力圈就是在这个界分上出现的。因此,每个人的能力都局限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每个人都有其难以逾越的能力圈。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