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随身系统之先欠一个亿》
随身系统之先欠一个亿

第553章 知府

这番话说的嗓音里带了些哭音。

“我答应过你娘,怎么会把你丢在京城”

赵梨花连忙搂过小花,周姐信任他们一家,才会把十二岁的孩子交到她手上,她不会辜负这一信任。

夫君外出做官,她做夫人的,定要带孩子们一起过去,一家团圆。

虽说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但总归是一家人在一起,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比在府中自在多了。

赵梨花经过最初的激动,想起一桩事来,

剩下的话,顾成没说出口。

一切是皇上的安排,顾成不可能也不敢发出反对意见。

只有一样,他担心父母的身体,能不能撑到六年后他回京。

饭桌上一时陷入了沉默,孩子们看爹娘情绪都不高,也没说话。

“要不夫人,你带着孩子们住在京城,我一个人赴任”

许久,顾成提出了这么个提议,赵梨花立刻否决,

“我不同意”

夫妻分居六年,堪比剜心之痛,她从嫁给顾成的那一天,就没受过分居之苦,只想想就不能忍受。

顾成也好受不到哪去,他这不是没办法。

“爹娘,我师父有白马,速度很快,从京城到文乐省,一天都不用”

“爹不能回来,娘可以常常带我们回来看望祖父、祖母和外公”

顾菲菲小声提醒了一句,今天一天,事情是真的多。

谁知道皇上怎么想的,把文乐省的知府位置给顾成爹爹做。

“咱们不好总是借你师父的东西”

赵梨花心里一喜,高飞的东西确实好,唯一不好的是总麻烦人家。

“我们可以花银子租,我师父是商人,合理的买卖,是愿意做的”

小清默默看了小姐一眼,好吧,小姐哪怕说要买,也不是不可以。

“真是太感谢你师父了”

大女儿的建议,真心实用,顾成心里好受不少。

“文书不是还没下来,这种事啊,说不准”

顾菲菲原本想活跃气氛,压根没想过,她的嘴可能开过光。

早知道的话,打死她也不说这种话。

一家人吃过晚饭,顾菲菲都没洗漱,奔去了十二分店的书房。

“闻香楼好大的架子,居然让我们陈爷等这么久”

说是陈爷,长眼睛的都知道来的是大皇子。

陈丰英身边的黄连率先发威,直接摔了面前的茶碗。

“黄大人请息怒,我们东家今日实在是忙的脱不开身,正往回赶”

何老六陪着笑,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他们才来了不到一刻钟,就如此不耐烦。

“你们东家几次推脱我们陈爷的邀请,今日又故意不来,我看闻香楼的生意是不想做了”

他经手的商家里,只有闻香楼如此不懂事,也几次让他吃了个闭门羹,心里着实不爽。

主子愿意给闻香楼一个孝敬的机会,他们不要。

等如今主子手里握有闻香楼的把柄,他可不会给他们好脸。

“吆,这是谁啊,大晚上的发这么大的火”

顾菲菲推门而进,脸上先摆出恰到好处的微笑。

“鄙人正是闻香楼的东家高飞,掌柜的招待不周,还请这位爷原谅则个”

“你就是高飞?”

外界见过闻香楼东家的,都说高飞如何如何年轻。

不亲眼所见,是很难相信高飞样貌只有十五六岁。

“正是,陈爷这么晚过来,恕高某事务繁忙,未曾远迎”

顾菲菲对着陈丰英的方向,拱了拱手,至于下跪请安,不可能的。

毕竟对方也没把大皇子的身份摆在明面上来,她装做不知道好了。

顾菲菲初一见大皇子,便不喜他的面相,眼白过多,眉毛粗且杂乱,

感觉此人极其暴躁,且满脸的傲慢,看也不看她一眼,

“知道自己错了就好,你们这个掌柜的,我看也不怎么样”

黄连找过何老六好几次,被何老六暗中推拒了,自然对他没个好印象。

“不知这位是?”

顾菲菲佯装不识黄连,面有困惑的转向何老六,

“他是陈爷身边的管家,黄管家”

“竟是黄管家,幸会幸会”

顾菲菲带着疏离的语气,像是才知道黄管家的身份,把黄连气了个够呛。

“我们今天是想来和你谈谈四十三分店的生意一事”

黄连挨着大皇子的下方,找了个位置坐,带着必胜的口吻说道。

“不知黄管家想和我们怎么谈?”

要不是雅芙每年以太子义妹的身份去太子府上看望太子,闻香楼背后有太子和外公做靠山。

加上闻香楼十一分店有夏侧妃在经营,大皇子出手多少忌惮太子和三皇子的势力。

今日哪能有她和大皇子共处一室,“心平气和”的谈生意。

“不行,小花今天才拜了沈嬷嬷为师,我们要走了,她怎么办”

也不知道沈嬷嬷愿不愿意随他们家去三爷任上。

“夫人,你不要把我一个人丢在京城”

小花从进顾府的第一天起,就喜欢给她做新衣裳,又给她零花钱的夫人,没有小姐这层关系,她也舍不得夫人。

“小花,你记住,沈嬷嬷没有亲人,你是她的弟子,相当于半个女儿,是要给她养老的,不可随意说出放弃的话”

当然了,她这么激动,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除了小花的事,夫君说过他希望留京,

她爹和顾老爷,老夫人年纪大了。

相比较能精进绣技的沈嬷嬷,她和小姐感情更深,

如果沈嬷嬷不愿意走,赵梨花也不知该怎样处理。

一直以为有她爹在中间运作,夫君留京是板上钉钉的事。

今晚突然听到这么一个消息,把她原有的计划全打乱了。

赵梨花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纠结,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夫人,要不我明天去嬷嬷那里,请她再收别的学生吧”

沈嬷嬷那里,她会尽力多劝劝,相信沈嬷嬷能理解。

“去文乐省,一切都好,就是等我再回来,还不知父母”

小姐不在京城,她也不想留在这里。

“咱们今天好不容易拜了师,怎么能轻易放弃,沈嬷嬷孤身一人,等三爷的文书下来,我再去一趟沈嬷嬷那里,问她愿不愿意随我们一道走”

三爷一去就是两任,一任三年,等他们一家回京,是六年后。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