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生如戏唱》
生如戏唱

第174章 等待

同样重要的并非是历练本身所体现的冷酷性,而是面对历练的态度。

评价历练是否残酷的标准不在于对与错,如果小半仙觉得残酷它就是残酷的。

如果小半仙坦然接受,也就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眼睛,即便对同一件事,所看到的东西也截然不同。

小半仙想来也是,美的丑的恶的善的,终究在人心里。

因而!

谁没年轻轻狂?

谁无一霎恶念?

除非天性恶劣,无可教化,否则不要以此判定他人的一生,不要就此断绝他人获得救赎的机会。

世上哪有那么多非黑既白?

都这么咄咄逼人,路会越来越狭窄。

有时候,撤开对他人的障碍,也是拓宽自己的道路。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小半仙给出的态度,能决定自己的一生,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慎重。

所以!

小半仙不会因为这些天自己的脆弱,便觉得难以应付。

也不会哭,小半仙就当自己没有同情心。

不会沮丧,小半仙就当自己冷酷残忍。

不会绝望,小半仙就当自己专横跋扈。

就像小时候都会去欺负那些看上去比不上自己的小孩,总在想方设法地欺负他。

也许都觉得小时候自己之前的百般欺负有什么不正义。

或许善是有限的和可定的,但恶是无限的和不定的。

千条路都背离目标,只有一条通往那里。

当然!

如果用无赖的一本正经的谎言来避开一个明显的极其严重的危险,小半仙无法保证自己能坚持到底。

人生有多少遗憾,似那滔滔江海不能填满,可总是会过去的。

凉薄错误的人,荒唐可笑的事,只当作人生的劫数。

小半仙在修炼一途上尚有千灾百劫,更何况那些凡人俗子们呢?

也许!

一切苦难,都是必经之路,无恐怖,亦无伤悲。

不是人人都甘心不堪,只是走来走去,发现自己依旧向往常一般,有好多话也都明白,只是又有几句能做到。

小半仙也曾暗暗对自己说,自己一定要努力,自己一定要怎么怎么,可惜时间总能让一些多么坚定的话,变的只是偶然时想起。

还有一种人整个心给人世各种龌龊事扰乱了,对于一切虚伪,残酷,麻木,无赖,攻击同厌恶得太厉害了,仿佛世上只有毒蛇猛兽,所有歌鸟吟虫全忘记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的一面,小半仙的内心也有。

这世上的丑恶肮脏,权谋诡计,世态炎凉,阴谋暗斗小半仙全都看个遍,才会真的豁达,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温柔以待。

这个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倘若人不变,必将会被淘汰,小半仙若还是当初的模样,日后还怎么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时间久了,小半仙也就知道了,但是小半仙也不会因为这个世界而变得冷漠暴躁,反而会更温和,经历的越多会越温和。

这世间是小半仙所存在的世间,这寒暖同小半仙自身之寒暖。

小半仙善,它自然善;小半仙恶,它自然恶。小半仙不去惜护这世间,谁去?

所以即使两年后他重回半仙家,也还是不会苟同族人的理念。

用了两颗丹药泡了两次香汤之后莫言的伤势好了大半,小半仙也希望他快点好好推算推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一晚。

小半仙依旧跟在弘法寺一样在院中露宿,这一晚他在梦里回到了昆仑,见到了儿时最好的伙伴小莫妖若耶,刚拉着若耶说了几句话,若耶的样子就变了,渐渐变成了莫流年的模样。

当初若耶的翅膀受伤,被小半仙所救,后来莫流年受伤的模样让小半仙想起了若耶,所以才有了莫流年这个名字。

莫流年此刻正在微笑的望着小半仙。

“老板。”

小半仙立刻被惊醒过来,醒来时已经破晓,小半仙想起刚才那个梦境,心境许久才恢复平静。

小半仙依旧像往常一样每日在外溜达,小花和小茶一直下落不明,崔婆婆的早点摊子也不摆了,时间越长生还的几率就越小,大家心知肚明却都强装乐观。

小半仙溜达的范围不再限于城北,他来到城南的翡翠胭脂铺探望江燕,但没有见到江燕,江燕的哥哥江淮说江燕身体不适在房中休息。

但见小半仙衣着华贵,又相貌翩翩,暗中很满意,只盼着自家妹子能感觉忘掉林竹生那个臭小子。

王大力那边也没有动静,但小半仙知道那凶徒一定会去。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那个时候小半仙的年纪还太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爱与恨、清与浊、男与女、美与丑、善与恶、春与冬、山与川、相聚与离别、生长与凋零,无一不是对立。

天下也并非是胜负决定的,而是得到之后都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

他们放弃小小的好处,就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和妖怪相处多年,小半仙觉得妖和人其实没什么分别,妖有善有恶,人又何尝不是,有些人恶起来,比妖还可怕千百倍。

以为别人对自己笑我便认为那是好人,现在小半仙回想起来表面上对自己好的人未必是真心,表面上对自己不好的人或许才是真的为我着想,就比如师尊就很少对自己笑。

而有的人一见到动物立即琢磨它是什么味道,好不好吃,他们心里丝毫也没有想到任何一只动物都是一条活生生的性命,与人一样都有欢喜和悲伤。

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圣人,后者沦于恶徒。

给别人造成痛苦的话,那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

但要劝说别人放弃利己之心或者害人之心,小半仙却是无能为力的,正如小半仙改变不了猫捉老鼠的天性一样。

就好比在佛教里,把凡夫的世界称为“相对界”,意即这个世界是用对立思考来想事情的处所。

如果出现了坏事只要这件坏事不出在自己身上,出在别人身上也无所谓。

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

历练是祝福,是历练造就了小半仙自己。

当初小半仙也还是个天真孩子,况且父母双亡受了打击,有什么一瞬间的恶念,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有趣的是,这两者的转化又极为便利。

如果!

大概人天生都只是在顾及自己罢了,因为到底还是喜欢活着。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