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我主江山》
三国之我主江山

第67章 傻逼

刘备大为吃惊,让法正退下,避开箭矢。

法正说了一句,以明公之尊贵,都肯面对箭矢,何况是小人我?

刘备听了立刻让法正与自己退下。

法正,字孝直。

扶风郡人。

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好友孟达一起,避祸蜀中,投靠了刘璋。

刘备是个什么家伙?

不喜欢他的人,都说他是大耳贼,反骨仔。

喜欢他的人,称一声刘皇叔,蜀汉先主,昭烈皇帝。

但是不管喜欢,或不喜欢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刘备很牛逼。他麾下受到重用的人,鲜少有庸才。

在流浪的时候,他挑选了张飞,关羽作为心腹大将。

在荆州的时候,他选择了诸葛亮,庞统,赵云为羽翼。在进攻益州的时候,他提拔了黄忠为将军。

在占据了汉中的时候,他提拔了魏延为汉中太守,将军。

在去世的时候,刘备曾经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

后来,诸葛亮用马谡,直接导致了街亭战败。

所以,刘备的信任是从侧面证明了法正这个人的才能。

上边说了,法正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出了许多力气,把谋士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干的有声有色。

但这却不是法正最辉煌的时候,他最辉煌的时候是得了巴蜀,将刘璋干掉之后。

在进攻汉中的时候,立下了大功,直接指挥黄忠,将魏国大将夏侯渊给干掉了,战取了汉中。

前文有言,在出兵攻打汉中这个战略上,制定者是黄权。

是以,史书记载,出兵汉中,黄权本谋。

但是在出战之后,战术上,法正才是第一谋士。

在那之后,刘备称汉中王,建国开府。麾下有尚书令,左右前后四大将,军师将军等等职位。

当时,诸葛亮不过是军师将军而已。是刘备左将军府麾下的一个普通将军而已。

而当时法正是什么地位呢?

尚书令,尚书令麾下有尚书台,尚书台是个部门,里边有许多尚书,尚书们处理全国的军政事情,权位很难用现代的话形容,反正权威非常大。

但这仅仅是法正的一个权势的体现,他还有一个很牛逼的职位。

蜀郡太守。

太守不难理解,这个蜀郡则是包括成都城池在内,方圆几百里城池十几座,就组成了一个叫蜀郡的地方,有一个太守。

法正就是干了这个职位。

千万别小看这个职位,当时,成都应该算是蜀汉政权的京都。

一个成都县令,就已经不得了了,还蜀郡太守,绝对牛逼。

史书形容,当时法正的权势,外统京畿,内为谋主。先主之下,诸葛亮在内,皆避之锋芒。

说了这么多,总结出来的其实就一句话。

这个家伙很有才能,不是小人物。若论起历史地位的重要性,甚至还超过费祎这个蜀汉名相。

不过嘛,这家伙后边是发达了,红的发紫。

但是现在却是个小瘪三,郁郁不得志。

最重要的是,刘循这傻逼是个历史白痴,连费祎这样的牛逼人才,都能揽入麾下,做刀笔小吏的傻逼。

他能认得法正?干出礼贤下士,万马丛中取千里马的伯乐能干的事情?

狗屁!

就是这样,刘循一听法正这个名字,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感觉,这丫的谁啊。第二个感觉,这丫的傻逼。

老子我磨刀霍霍,瞪大了眼睛,想鸡蛋里挑骨头,来个杀人立威,你小子却自己跳将了出来,不是傻逼是啥。

“嗯。”刘循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黄权说道:“公衡先生,这个军议校尉是个什么样的校尉。”

这柿子也要拿软的捏,先打探一下这人跟脚,再做决断不迟。

“是个虚职,并不是领兵大将。”

黄权想了想,说道。

“喔,那动弹起来,就是轻而易举。”刘循一听是虚职,顿时信心大涨,觉得这家伙就是个软柿子了。

不过,刘循还是有点谨慎,想了想,又问道:“这个人是东州士?还是巴蜀豪族?”

黄权这一下到是仔细想了想,然后摇头说道:“这个人不是益州本土人,是扶风郡来的,算是东州士吧,但似乎与吴懿,吴班兄弟不怎么和睦,所以又不算他们一个势力的。”

“不是两大势力中的人物,又不是领兵大将,果然是小人物。拿捏一下立威,分量不轻不重,刚刚合适。”

刘循一听,顿时双目放光。

“左右何在?备马,我要亲自将这个狗杀才给收拾了。”

随即,刘循豁然站起,红光满面道。

立威的时候到鸟。

这是法正的早年履历,看起来挺一般的。说的更不客气点,就是客居巴蜀的难民。

但是只要懂历史,懂三国的人,对于法正这个人应该是如雷贯耳。

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具去。”

上边的话有点古,解释一下就是。当时箭如雨下,刘备大怒不退。法正上前一步,拦在刘备前边,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臣下劝谏,都不行。

第六十七章傻逼

此人第一是刘璋麾下的奸臣之一,他与张松一起暗中投靠刘备,做了谋反大贼。

原因嘛是他在刘璋麾下郁郁不得志,于是就另寻高就去了。

再说,他投入刘备麾下后,很受到信任。

但就在这时,法正轻轻上前,拦在了刘备的前方。

刘备大惊,曰:“孝直避箭。”

法正对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呼?”

他在刘备麾下,先是一般谋士。但是他干的有声有色,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出了许多力气。

史书记载,先主(刘备)入蜀,法正有力焉!

从这一番对话之中,可以看出法正很机智,他劝说君王,并不是一味死谏。他勇敢,为了主上,能够以身犯险。

他得刘备信任,群臣都不能劝说,法正一出,刘备就能听进去。

甚至是独一无二。

有一次攻城战,刘备没能打开局面,当时城头上箭如雨下,按照局势来说,应该暂时撤退,但是刘备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线了,勃然发怒,就是不退。

从这一点上出发,法正还真是远光卓越。他在刘璋麾下不过是小人物,投入刘备麾下后,就成了风云人物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