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第14章 圆润为人,须通晓人情世故1

李嘉诚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义薄云天。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无尽的生意和财富。

我们且不论李嘉诚是否有更高层次的思想意识,我们就以商论商,李嘉诚此举,无疑是经商的上乘之作。

由此我们不难悟出,当业中同行需要你施以援手,而你又有能力时,你该怎么办?

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圆润为人,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才能在人情社会中交游自如,不断得到他人的好评与敬重,拓展良好的人际网络关系。

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作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此类人大多会被抛弃,没人愿意再给他帮忙。

另外,如果能在作人情的过程中,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明处,将自己的实惠落在暗处,不但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可以获得对方的人情,可以名利双收,“甘蔗可以两头甜”。

做有人情味的人,还要善于做人情,才能收到好效果。

某企业董事长的家里,每到年底时,都会收到堆积如山的赠品。由于太多,而且礼物和赠礼的人不一致的情形也不少。所以听说这位董事长只留下合意的礼物,其余的都退回百货公司。

然而,有一年岁末,这位董事长却意想不到地收到了令他满意的礼物!那是在美国流行的“高丽菜田娃娃”,不知是怎样寄来的,总之是送给董事长的小女儿的。赠品也很别致,而把这别致的礼物不送给董事长而送给他的女儿,的确令人深感其诚意。

有人出席某电气厂商主办的演讲会。演讲后,对送到车站来的主办单位的人员无意中提起“我母亲目前住院……”第二天,也不知演讲会的主办经理怎样打听到的,竟然到此人的母亲入住的医院来探病。此人在震惊于主办者意想不到的好意的同时,感激之情不可言表。

为人低调好处多

准备了一个月的计划书终于可以呈报老板了,在会议上各部门主管都一致赞许你的真知灼见,老板更是赞赏有加,喜上眉梢。这时的你必然是春风得意,难禁喜悦之色,大有世界都属于你的感觉,但在你兴奋忘形之际,也许正是你自埋炸弹之时。

有些人是自私的,你呼风唤雨,一定惹来这些人的妒忌。表面上,他们或许阿谀奉承,甚至扮作你的知己和倾慕者,私底下却恨你入骨也说不定。为了避免遭人放暗箭,请收敛你的得意之态,谦虚一点吧。

也许有人会锦上添花地向你说:“看来,老板就只信任你一个!“唔,经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了!”“嘿;他日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千万别忘记我啊!”“你的聪明才智,公司里没人可及哩!”

切莫被美丽的谎言冲昏头脑,聪明的人必须是理智的,告诉他们:“不要乱开玩笑啊,公司有太多人才呢。”“我的意见只是一时灵感,没啥特别呀!”“我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

真正的强人,应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

老板对你的计划书大为赞成,公开表示你的才干值得重视。还有,刚好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任务,使公司赚了钱,各部门主管对你另眼相看,有点飘飘然了吧?

这实在太危险了!

记着,叫别人妒忌你,是十分失败的事,何况无端树敌,不是强人典范。但是,如何才能避过这些办公室的敌意呢?

首先,请切记别乐昏了头脑,要处处表现得虚心、容易满足。总之,就是采取低调姿态。即使当你像坐直升机一样,势力一天比一天大时,请仍然保持与旧同事的关系,抽时间与他们一起。谈话时更不能自己翻那些成功史,即使别人阿谀一番,也当他耳边风好了,或者索性说:“那绝非我的功劳,老板对我也是太好了。”

处处表现虚心,不要颐指气使。同事一旦对你有了偏见(由妨忌演变而来),他日做起事来,屏障肯定更多,对你当然不是好事了。

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少人勤于制造高帽,往“目标物”头上送。你的职权日大,成为“目标物”,乃是自然事。私下里,你开心之余,又觉得很不自然,但不知该如何处理。这时候你应该保持低调的姿态。保持低调的姿态首先可以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致于被得意冲昏了头脑;其次低调的姿态是获取他人好感的必要表现,大多数人欣赏的是低调为人的人,而不是沾沾自喜的人;再次低调为人可以避免小人的妒忌之心,避免不必要的嫌言碎语,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内心烦恼;低调为人,不自得方能给自己立下更大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拼搏的劲头。因此圆润为人,少不得低调为人。

凡事不要太较真

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盖全,就会抓不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忍小节,就是不去纠缠小节、小问题,要宽恕待人,用人之长。

《劝忍百箴》中认为: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做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蛀而怏怏不乐。因为一点瑕疵就扔掉玉圭,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为一点蠹蚀就扔掉木材,天下就没有完美的良材。

有一则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里,有能去寻找千里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好马可以从外貌、筋骨上看出来。但千里马很难捉摸,其特点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我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马,但没有办法告诉他们什么是天下的千里马。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比我差,请您召见他吧!”

秦穆公于是召见了九方皋,派遣他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之后,九方皋回来了,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现在沙丘那个地方。”穆公问他:“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取,结果是一匹公马,而且是黑色的。秦穆公非常不高兴,于是将伯乐召来,对他说:“真是糟糕,您让我派去的那个寻找千里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知道是不是千里马呢?”伯乐长叹一声说道:“他相马的本领竟然高到了这种程度!这正是他超过我的原因啊!他抓住了千里马的主要特征,而忽略了它的表面现象;注意到了它的本领,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他看到他应该看到的,而没有看到不必要看到的;他观察到了他所要观察的,而放弃了他所不必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人,才真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那匹马牵来了,果然是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很多男人常常会埋怨陪伴妇女买东西,既费时间,又很劳累。她们不是对花纹不满意,就是对式样百般挑剔,或者觉得虽然式样勉强过得去,可惜质料实在不行,因为各种因素而犹豫不决,结果常常空手而归。其实,这些毛病并非只有妇女才有,一般人在工作或读书的时候,也会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迷惑。

一个人对于某事犹豫不决时,就会发生如上的迷惑或彷徨。这时候,如能针对自己的目的,抓住核心问题来研究,就可以发现一条排除迷惑的大道。例如,你要选购西装,不妨先明确地限定是何种花纹、式样、布料,如果决定以花纹为主,那么,式样和质料就可以作为次要考虑的条件。如果抓住重点来研究,自然能果断地选购,而且,以后也不会遭到别人的埋怨,自己也不会后悔。

俗语说的“眼花缭乱”这句话,正是上述的状况,但只要能有意识地视若无睹,就不会被眼前的情况所迷惑。总之,最重要的是要先抓住问题的核心,其他问题则可列为次要。

我们应该做到下面的几点。

某君便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是很好的例子:“我有一个高中三年同学,而且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我们进入了同一所大学,刚开学,她就主动地当了班级干部。有人说:地位高了,人就会变。自从她上任后,见到我,有时干脆装做没看见,日子久了,我们就疏远了。但她有时也突然向我寻求帮助。出于朋友一场,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做我所能。可事后,她老毛病又犯了,我有了被利用的感觉,却无奈于心太软。就这样她大事小事都找我,其他朋友劝我放弃这份友情,这种人不值得交。当我下决心与她分开时,她伤心地流下泪,她除了我竟没有一个朋友。”

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永远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李嘉诚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佛家更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其实并不高,只是被进口商炒高了)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一个人情大国里,对人情世故的通晓可以让你的人生处处是坦途。一个人要想立身处事必须熟谙人情世故。得意需淡然,失意需坦然,糊涂做人明白做事……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立稳脚根找对角色。

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

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作佳话。

李嘉诚当时的经营重心已转移到地产上,因此,这场塑胶原料危机,对他影响不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库存。

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

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角5仙(分)港币,秋后竟暴涨到每磅4至5港元。

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落井下石,踩沉对方,你可以少一个竞争对手。但切不可忘记,即使你真能扼杀了对方,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崛起。一个人不可以独霸一个行业的。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个人是赚不完所有的钱的。更兼风水轮流转,何日又到你家呢?

正确的取向是,应该从李嘉诚的行为中汲取精义,做有人情味的人,方能为他人所推崇并赢得更大的利益。

李嘉诚毫不犹豫挂帅救业。在他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可以直接交易。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