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惧心理

欢欢每次睡觉前都要让妈妈给她讲很多故事,不讲就睡不着。

妈妈有时候也很累、很困,在讲故事的时候,心不在焉,但是欢欢还是很有精神地要听妈妈讲故事,不给讲就撒娇。

妈妈生气了,于是关上卧室的门就出去了。妈妈出去后,屋子里一下安静下来了,整个屋子黑漆漆的,欢欢一个人躺在床上,害怕极了,她搂着枕头,听见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总在耳朵边响,是不是鬼啊?仔细听,好像是自己鼻子里发出来的,那是呼吸声吧,欢欢越想越害怕。

“妈妈,我害怕,你快进来!”欢欢害怕地哭了起来,她没有和妈妈分过床。上次妈妈用一块巧克力哄她去了自己的卧室,但是巧克力吃完了,她还是回到了妈妈的卧室。爸爸声称要把她关进黑暗的卫生间里,谁让她是个胆小鬼呢?

“欢欢,不许哭,你再哭,就让楼下的小狗来咬你!”妈妈还没消气呢!

当我们还在为脑子的大小对孩子智力影响争论不休的时候,新的研究却认为,孩子的智力是由不同的机制来决定的。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发现:决定智力的是大脑的形状发育的过程,而不是脑子的大小。“所有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发育的基本模式是相同的,那就是达到顶峰后逐渐变薄。”美国国立精神卫生协会的首席儿童专家菲利普?肖博士说,“与智力相关的是这些变化的速度、大脑皮层厚度达到顶峰的年龄。智力超常的儿童会从皮层较薄时开始,然后迅速增厚,在较晚的年龄达到厚度的顶峰,变薄也稍快。”

肖博士的研究团队对300名3岁左右的幼儿的大脑做了多次研究,在进行了629次的脑部扫描后,研究人员根据孩子的智力测查结果,依据语言和非语言知识、推理能力表明:婴儿从出生到3岁,各种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和大脑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而在出生后所有这些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一半归功于遗传基因,另一半要归功于环境刺激。

3岁以后的孩子有时会隐藏自己的恐惧心理,家长要安慰孩子,给孩子勇气,告诉他“其他的小朋友也会害怕,不要担心,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让孩子为此而感到难为情,然后再帮他消除这种恐惧心理,更不能因孩子害怕而讥笑或惩罚他。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不要!不要!不要!”欢欢一边说一边哭,“我不是胆小鬼,妈妈说吃完巧克力就会变得勇敢,为什么我还是这样怕黑、怕狗呢?不要离开我啊,妈妈,我不要做胆小鬼!”

欢欢越来越害怕,心里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是妈妈吓出来的。本来,欢欢每次睡觉的时候,都会听着妈妈的故事入睡,她已经养成习惯了,这种习惯能够使欢欢在柔和安静的环境中入睡,对于提高她的睡眠质量和安抚情绪都很有好处。但是,欢欢的妈妈由于各种原因改变了对孩子的方法,这是一种对孩子缺乏耐心的表现。而欢欢似乎也很不配合,这是因为以前她有恐惧黑暗的经历,回忆起了故事里的怪物,想起黑黑的卫生间以及吓人的小狗等不愉快的经历。尽管妈妈给过她一个“勇敢的巧克力”作为战胜黑暗的“武器”,但收效甚微,因为负面的影响总是超过正面影响。

第二,家长可以通过以身作则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第四,不要让孩子接受过多的不良刺激。

惊吓和恐怖会让孩子睡不好觉,严重时还会导致精神障碍。因此,在孩子3岁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一些气氛阴郁或有可能产生突然刺激的场所,如一些惊险刺激类的游乐场所、火葬场、墓地等,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观看一些血腥、暴力的场面,以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刺激。

同时,家长更应该注意孩子有没有精神压力,是不是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应确实了解孩子的恐惧感是否与他的年龄相符,是否厌食、厌学、失眠等等,如果有这些反常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样的孩子有可能需要医生的帮助。

第一,传授科学知识,让孩子通过认识各种自然和生活现象,消除恐惧的心理。

如果孩子经常因一些自然现象产生恐惧的心理,那么家长就要让孩子知道他恐惧的事情是什么,给孩子解释其中的原因和道理,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现象。比如孩子害怕打雷,就可以告诉孩子雷电是怎样形成的,距离我们有多远,怎样避免雷电的伤害等等,这样就可能减轻或消除孩子对雷电这种自然现象的恐惧。

孩子在3岁的时候,都是跟妈妈相处的时间比较多,在跟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会从妈妈那里模仿、学习很多东西,如果妈妈总是对一些事物大惊小怪,表现出畏惧的样子,就会使孩子对那些事物也充满恐惧;如果妈妈鼓励孩子并亲自去尝试一些事情,孩子也会从中得到勇气,打消恐惧。

第三,不要强迫孩子否认或掩饰自己的恐惧感。

当然,引起3岁左右的孩子产生恐惧感的原因很多,如怕雷电、流血、凶恶的动物、恐怖的电影镜头等。因此,家长应重视这种现象,尽快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否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的产生。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幼儿心理学专家给出以下方法。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