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江山二》
江山二

第220章 诸马(六)

第六十八章诸马(七)

41年的委座,苦衷的确非常多。日本人的进攻依然咄咄逼人,诱降的举措从未中断,汪伪南京政府举步维艰但也开始运转,英美虽然开放了对中国的援助,可是依然杯水车薪。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如果和委座当前面临的困境相比,或许都算不了什么。这个困境就是饥饿。粮食危机从39年委座任四川省主席的时候就开始。委座怎么会担任四川省主席呢?其中原因极为复杂,但是说白了就是中央与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博弈。

川康(当时的西康省)是委座觊觎很久的地方,远在“围剿”红军时期,他就企图继解决湘赣黔等地方实力派之后,利用红军长征入主川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抗战爆发之后,川军在四川省主席兼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上将率领下誓师出川抗战。然而,非常不幸,1938年初,刘湘上将在武汉病逝。委座认为这是入主四川的最佳时机。于是在两夭之后,他便以国民政府名义任命张群为川省主席。企图通过将张群配给四川,而将四川纳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之下。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委座的做法,立即遭到当时的川省保安处长兼川省保安司令王陵基等人的坚决反对,留守四川的彭焕章等十七位旅长,联名致电委座:请收回任命张群为川省主席的成命。委座慑于川康地方实力和民众反对力量,收回成命。他误以为川康实力人物只是反对张群这个人。马上又以同样的手法,把贺国光配给四川人民做省主席。川康实力人物们火了,这次,不但川康实力人物打电报反对,在武汉等前线的川军将领们:也恼怒了,纷纷打电报给委座,强烈反对给川省配主子的做法。委座被迫再次收回成命。

川康实力人物推选出王瓒绪任省主席。委座无奈只得忍气以中央名义,任命王为川省代主席。既保持川省地方自治独立性,又对中央表示尊重,几个月后,去掉了“代”字,为川省主席。时间到了1939年,在8月5日委座正在忙于长江战场战事时,却收到留守后方的川军彭焕章、刘元塘、陈兰亭等七个师长的联合通电。通电历数四川省主席兼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的种种错误,要求将其撤职。有这个由头,委座就可以就名正言顺的站出来完成自己的夙愿。一方面,他找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好好安抚那七位师长,一定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委座让王主席以出川赴前线指挥第29集团军作战为名,主动提出辞去省主席职务。王主席认为委座出处替他着想,对委座千恩万谢。然后,委座又把邓锡侯、潘文华等人请来谈话。

再次提出让中央大员张群出任四川主席。委座的决定出乎邓、潘意料,但他们的态度也令委座非常难堪。邓、潘二人丝毫不顾及他委员长的面子,当面坚决反对张群主川政。二位将军那种川人特有的倔强令委座惊讶!但他们却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没有表达清楚:他们到底是反对委座的做法呢,还是仅反对张群个人呢?委座只得强压怒火陷入沉默。现在日本人大兵压境,咄咄逼人,英国人背信弃义,美国人不愿公开出面支持中国,俄国人竭力怂恿日军祸水西流。中国抗战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基础上。自主抗战的关键在于建立巩固的西南基地,建基地只能由他的中央的人来搞,地方派是靠不住的。只有在在中央的统一号令下,令行禁止,才能建立真正的抗战后方基地,才有战斗力量。因此,当他决定将政府迁移重庆时,就已经下定决心。

勘探队伍的举动,令闻风而来孙健初等一批地质专家大惑不解。这批所谓的石油勘探大军,没怎么见他们进行物探工作(地球物理勘探,说白了就是找油)而是进行大规模的油田基础建设。联合采油站、计量站、铺设管道甚至建设炼油厂。没这么干的呀!油在哪儿还不知道呢,就开始进行油田建设。一系列的动作让这些喝过洋墨水的专家们一头雾水。但是,勘探队伍的高效率很快就让这批专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勘探队伍高效率的确定井位,开始钻探。可是,所有的井位的钻探作业包括井架钻塔的运输都在严格保密状态下进行。特区也是没办法,既使油田现有最落后的钻塔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过分先进。那些铺设的管道、计量站等设施都在恰到好处的位置。在油田的资料库里拥有全国各个以开发油田的地质构造,甚至井位的坐标,因此,几乎不存在所谓物探作业。如此高效率的物探、勘探和建设速度,不仅是当时世界级速度,即便在现在也是绝无仅有的。

钻塔轰鸣打破了黄土高坡、戈壁、盆地、高原亘古以来的沉寂,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现代工业文明。耸立的井架与沟壑纵横的黄土地、错落相间的梯田、淳朴好奇的农民、慵懒的羊群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然而这一切,在马鸿逵通红的眼睛里变成邪恶和怒火。一股针对华侨军队和建设大军暗流正渐渐汇聚在一起,期待一个汹涌而出的缺口。

石油乃工业血液,国家战略物资,鉴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尤其是坚持长期抗战的需要,勘探开采玉门以及周边地区的石油乃当务之急。恳请委座能够将此项工程交给我们。”

马鸿逵接到李华雄的“最后通牒”之后,还没来得及动用了自己在国府内的所有关系进行活动,委座的批复就到了。他始终没弄明白委座为什么要同意李华雄意图非常明显要挟,自然也就丧失了向委座的游说的机会。很快,随着局势的发展,马鸿逵终于明白了委座的“苦衷”,只不对于他来说稍稍晚了一些。

现在,川康人反对他们自己推选出来的王主席,决不能放过这个千载良机,一定要把川康大一统进来。张群再次遭到四川实力派的反对,委座决心出一张王牌。委座脸色一整说道:“王治易(王瓒绪号)决心出川抗战,川省主席,我决定亲自兼任。”邓锡侯、潘文华听后感到愕然。委座冷冷他说:“这绝非戏言。”邓、潘二人无奈只能勉强装个笑脸,表示欢迎。

委座作为新鲜出炉的四川省主席,为了赢得四川民众的拥护,把四川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开始按照自己的施政纲领治理四川。也许真是流年不利,委座的治理计划还未开始,他遇到的麻烦绝对不小于当委员长。战时首都,涌进大量的难民、政府机关、学校、工厂和其他人员,以及留川军队和各战区大部队人员的供给,加上日军四方八面封锁和连年干旱,吃饭成为第一难题。

这场饥荒中,像黄格这样的少将参议兼中央考核委员会少将委员,都专门来找老熟人何成浚将军,求他写封信给陈诚,让他到恩施前线工作。何问黄为什么要去前线,黄说陪都生活太苦,想到前线去拼上一命,吃碗饱饭,其他绝无侈望。连政府高官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困苦可见一斑。

看着军委会一院子卡车,想着街上的饥民,心头涌动着一股怒火。作为委座这个层面的人,可以说平生最恨的就是被别人要挟。可是,现在能给大后方帮助的只有李华雄。委座把这件事压了十几天。各处抢米事件的的消息接踵而至,让委座辗转反侧。第二天,第六战区的第二批运粮车队和油罐车逶迤而至。和车队一同到来还有李华雄要求介入宁夏的要挟电。委座反复权衡之后,无奈之下只得咬着后槽牙批准了李华雄的“请求”。

集结在包头地区五千人的石油勘探大军,随着青铜峡的“安保”部队,在马鸿逵的忐忑和愤恨中,浩浩荡荡挺进宁夏。石油大军只派出一支规模不大的勘探队前往玉门,主力则在后世长庆油田勘探区(陕甘宁盆地)进行大规模的“勘探”。

与国民政府瞻前顾后相比,前辈们则对勘探队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工程大开方便之门。

中赈会还在成都、重庆、合川等地开办赈济工厂若干座,将四川各县收容的难民中有工作能力者选择入厂工作。这些措施虽然暂时安顿了无家可归者,但却加剧了整个大后方粮食的紧张。在委座任川省主席第五个月时,康定等地的米价一下上涨了一倍。四川各界代表先后致电国防最高委员会、行政院、财政部,对四川省府当年预算高达一亿元以上提出抗议。申诉川民不堪再增负担,呼唤核减省府预算。作为省主席的委座当然明白,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四川民众对他的重税进行抗议。成都地区米价暴涨,高价米也很难买到。

民众难熬春荒之苦,遂发生了抢米事件,军警前往抢米现场武装镇压,曾打死打伤不少无辜的市民。委座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强硬,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天不作美,旱灾严重,粮源枯竭。这年秋收,川粮欠收,产量锐减,粮荒像洪水猛兽似地扑来,谷价飞起咬人。军粮和政府机关、学校、工厂用粮四处断源。全国粮食管理局只得再在四川这只“瘦羊”身上剪毛,增加四川的定价派购黄谷四百五十万石,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这样却更加剧了四川的粮荒风潮。粮荒在巴蜀大地愈演愈烈。粮价随风节节攀升,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开始闹罢工,学校开始增加收费,农村地区的饥民铤而走险,抢米风潮愈演愈烈。

正当委座被粮荒风潮冲得头昏脑胀不胜其烦,把四川省主席让给张群的时候,第六战区翻山越岭千里迢迢为大后方送来救命的米面粮油。这场及时雨让委座感觉前所未有安逸,通体舒泰。李华雄的第一批粮食运来之后,又为委座出了一道难题。运输车队燃油耗尽,无油车队只能滞留山城。李华雄慷慨的孝敬给军委会,可是这批汽车未能给军委会带来喜悦,道理很简单,他们也没油。虽然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于1939年在玉门一个叫老君庙的地方,开凿出中国第一口油井———老君庙一号井。可是对于中国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委座鈞鉴:

委座任川省主席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数万名从陕西翻越秦岭来到川北的难民的吃饭问题。蒋介石指示四川省难民赈济委员会将少壮者分别送往昭化、广元、剑阁、苍溪、阆中、梓潼、绵阳、巴中、通江、南江等十县,安置在集体垦殖农场劳动;对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者,由广元县专设一个收容所来收容。随着那敏熟练的剧增,他只能硬着头皮让四川省难民赈济机关,在川陕公路沿线设置难民配运站,每站都架起若干口大铁锅,煮出大桶大桶的稀饭,难民随到随吃。然后在配运站住下集中。由配运站将难民们分别送往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安排生产。不到两个月,来川难民已近十万,吃喝拉撒,搅得他不得安宁。于是,便在省府内成立垦务委员会,专门负责将来川难民统筹安排到指定地方垦荒屯田,生产自给。垦务委员会在四川划定两大垦殖区:第一区,雷波、马边、屏山、峨边、犍为、凉山;第二区:松潘、理番、栾功、清化、汶川。两区计划开垦土地二十四万亩,可收留难民数万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