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敢说会说巧说》
敢说会说巧说

第8章 克服紧张“三方法”

技术要求是:吸气时,将意念锁定在丹田,然后随着意念的提升,用鼻孔吸气;意念提升至头的顶部,再将意念下沉,再将吸入的空气从鼻孔中缓缓地呼出。吸气时肚皮外鼓,两只手逐步用力攥紧拳头;呼气时肚皮内缩,两只攥紧的拳头逐步放松。整个的呼吸过程,要求自然、舒缓、流畅。

在你当众讲话开口说之前或临上台之前,如果感觉紧张,不妨用这种长吸和长呼的放松方法来稳定情绪,降低一时的紧张感。www.youxs.org,据检测仪器的数据表明,杨立伟在点火升空前的刹那,其脉搏的跳动仅比他平时多了3次。许多记者对其稳定的心态产生了兴趣。

在被采访时,杨立伟说这是他们平时心理素质训练的结果。他透露了这样一个训练细节:训练心理素质的老师让他们控制住10分钟内不咽一口口水,10分钟过后,参加训练的队员们有的说,虽说控制住了,但总有想咽的;还有的说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咽了一口。这个小小的试验做完后,心理学家解释说:“这就是不良暗示造成的结果。本来正常人10分钟之内不咽口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但当有人提醒后,内心就有了反应。心理学原理的解释是抑制等于强化。”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这就告诫我们,当一个人想提醒自己不希望有某种情绪发生时,千万不能用提醒自己的方式来压抑。譬如,自己当众讲话有脸红的毛病,上台前常常因担心脸红被人发现,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讲话。这种情况下,就不要上台前好心地提醒自己“不要脸红,不要脸红……”,俗语讲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越想控制,越容易脸红。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在上台之前用积极的话语对自己内心说。譬如:

联系到当众讲话,如果一个人在上台之前或讲话之中不是想自己将要讲话或正在讲话的内容,而是时时冒出一些“我能说好吗?”“听众会怎么看我?”“万一忘词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极想法,同时还能讲好自己要讲的话吗,7由此可见,不能专注地去说,是语无伦次、www.youxs.org。再次提醒,当众讲话时,聪明的做法是“专注地去说”。

以上是从不同角度、相同的刺激反应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现代实验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自我暗示所产生的动机,即使是假装的,也能成为快速积极心理反应的有效刺激。www.youxs.org,请回忆一下,作为听众,最关注台上讲话者的什么?是最关注他的衣着?还是最关注他的体态,7或者是最关注他讲没讲错?回答当然都不是。台下人最关注的是讲话者的讲话内容,即他在说什么。

www.youxs.org,我尤其喜欢观看男子体操的跳马比赛。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项目的成败全在那腾空的一跳,享受的就是运动员那惊险、优美的凌空瞬间。这对运动员临场前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每次观看比赛,我都注意观察每个运动员起动前心理调适方面的细节,发现他们都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用心理学的术语说,这属于行为放松法。

“我能行……

“我很棒……

“我准备得很充分,今天的发言一定会成功的。”

如果讲话者专注地去说,正好与听众的注意力是一致的,台上台下会相互感应,会产生良好的沟通氛围,讲话者会取得理想的讲话效果,听众也会感到满意。

然而,现实中的有些讲话者,在台上讲话时,不是全身心地讲自己的话题,而是去在意现场的一些小细节。譬如,看到有的听众皱眉头,或起身离开自己的座位,便马上怀疑自己哪里讲错了,或是不妥,思想一开小差,结果思路突然中断,脑子一片空白。

心理学上讲,注意力是人们的一种意向活动。它可以使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有一致的方向,以保证某种认识和行动得以有效进行。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实验者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左手画四边形,右手画三角形,且必须左右手同时动作。实验的结果是没有人能成功。由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大脑在一个时间之内,只能想一件事情,不会同时发出两种指令。

“我是经过专门训练的……

“我是经过专家指导过的……

除了以上的示范句,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话。总之要避开敏感性的话题,说一些给自己打气的话,达到刺激积极反应之目的。

另外,开发利用自己的右脑,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同样可以达到刺激积极反应之目的。譬如可以这样想象:“我是一个神气的债主,下面的听众都欠我的钱,正要求我多宽限几天呢,根本不用怕他们。”也可以这样想:“我不怕出丑,说砸了,没关系,下次我就知道怎么说了。”

“这话题我最有发言权一’….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