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御医在都市》
大明御医在都市

第303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3

副村长蒋和平一听心里暗笑,一样是调查,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名词罢了,这华关村要是真有啥优势,还会这么穷吗?

没看出来这李局长年纪不大,花花肠子倒是不少,看样子今年的扶贫照样没戏!

王二旺也是忍不住问道:“那这种调查到底有啥区别呢?”

那老白一听,老大不乐意的从柜台下来翻出两瓶醉三秋,放在桌子上,嘴里嘀嘀咕咕的说道:“年年都见扶贫的人,来了就在我这里吃,吃完抹嘴就走,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嘛,带来的米面油,也没见分我一些!”

王二旺一听,顿时来火了,一拍桌子大骂道:“你个狗日的,瞎咧咧啥呢,到厨房整你的菜去,一会要是李局长吃的不满意,看我怎么收拾你!”

等老白嘴里嘀嘀咕咕离开后,王二旺立马跟李原驰陪着笑:“李局长,他是乡下人不懂事,您别见怪!”

305章:穷乡僻壤一点不假

华关的穷,那在风平无人不知啊,可为什么每年市里定的计划的时候,总是不能偏向于华关呢,多给些政策,多给些帮忙,还愁富不起来?

所以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穷的在自己身上,外人怎么会着急帮忙呢!

王二旺也是颇有感慨的附和道:“李老弟是个实在人,说话也实在,这话说的很掏心窝子啊!”

李原驰笑了笑:“我这次来,就是看看咱们华关有没有什么优势,有了优势,我就去帮大家拉投资,拉项目!”

蒋和平也语气松点,笑呵呵的说道:“咱们华关乡,别的没,就是山多,除了山,还是山!”

众人也是大笑,看似玩笑,但是却很现实,这不华关一抬头看见的就是山,到处都是。

而李原驰却一脸认真的说道:“山多也可以是优势啊,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咱们既然靠着山,那就吃山!”

众人又是大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说的是没错,但是华关的确靠着山,却没有沾到山的光,祖祖辈辈受穷,反倒是拜山所赐。

“来来来,先不说这个,来喝酒,喝酒!”感觉气氛有些尴尬,王二旺又端着杯子邀敬李原驰道:“李局长是城里来的,眼界开阔,跟咱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他这次来,咱们华关就有希望了,来,大家敬李局长一杯!”

吃完饭,大家便把李原驰送回住所,随后便各自回家,作鸟兽散。

华关的海拔比较高,晚上李原驰睡得迷迷糊糊的,觉得有些冷就坐了起来。

拉开窗帘抬眼一望,山村的夜,果然静的吓人,周围一点声音都没有,偶尔传来两声不知名的鸟儿怪叫,听得让人头皮发麻。

稍稍活动之后,李原驰便盘腿而坐,开始打坐练气,等适应了这种海拔后,才找回被子接着蒙头大睡。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李原驰就推开门,只觉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只感觉沁人心脾。

甚至李原驰感觉之前受伤的元气也加快了一丝恢复的速度,这让他欣喜不已,稍稍长呼一口浊气后,李原驰便四下打量一番,却看见黄南江正蹲在政府大院里拿着牙杯刷牙呢。

“黄书记,早啊!”看见了李原驰自然要招呼一番,但哪知黄南江却面无表情的只是点点头,算是招呼过了。

李原驰感觉这个黄南江真是一个怪人,作为乡村的书记,对待自己的同志竟然如此冷漠,可想对待下面人又该如何了,不过这种事情,他李原驰也管不了,甩甩手就回到自己屋子里,取出洗漱用品便做了洗漱。

山里的人起的都很早,李原驰刷完牙,正好去街上转转,说是街,不过是一条起伏不平,稍微宽一点的路罢了。

两边开了几家商店,卖一些烟酒杂货,还有鞋帽生活用品,等一些常见的店面。

这里的房子大多都是老旧的,墙面都是用大块的石头堆砌的,很多墙壁已经发黑反驳,甚至连房顶都长着一些青苔,看起来没有丝毫风景。

偶尔能看到一两座漂亮的青砖大瓦房,听说都是外出打工的人,赚了钱回来盖的。

还有一家卖豆腐脑油条的早餐店,吃了一些后,李原驰就折回了政府大院算是上班了。

这时候王二旺半蹲在政府大院门口,摆出一个跟狗啃食一般极其难看的架势,一看见李原驰就撅着屁股跑过来,笑嘿嘿的问道:“李局长,今天您有啥安排?”

李原驰想了想回答:“下去调研,先把乡里的所有村子都走一遍!”而后有些好奇的看着王二旺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王二旺摸摸头笑呵呵道:“这不是陪着你,看看有啥需要的嘛!”随后又一脸认真的说道:“李局长啊,有个情况我可先要跟你说清楚,咱们华关有不少村,而且有的都没通路,都是些乡间小道,这要是走一遍,怕是没个十天半月走不下来啊!”

李原驰笑了笑说道:“你帮我找个向导就行了,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

王二旺一看,就知道李原驰可能真的准备下乡走一遍,心里倒是有些佩服。

以前那些来下乡扶贫的干部,光是在集镇上走一圈都喊累,几乎没有几个能在乡村待上一个星期的,所以基本来扶贫的干部,大多数的扶贫任务,都是在市县完成的。

不管李原驰能不能真正的做到扶贫,但是人家有这份心就足够了,所以王二旺立马乐呵呵的说道:“那行,我这就给你安排去!”说着便走上楼。

李原驰也回房收拾一些随行物品,但是小一会就有人过来敲门,来者是一个三十多岁黑瘦汉子,看见李原驰就张开一嘴黄牙乐呵呵的笑问:“您就是李局长吧,我是王二柱,是村子王二旺让我来,说是给你做向导的!”

“王大哥啊,来来,进来坐吧!”说着李原驰就把王二柱往家里拉,见其面向跟王二旺有几分相像便多嘴问道:“你跟王村长是?”

“我跟他是堂兄弟!”王二柱嘿嘿傻笑,回答时还搓着手,站在那里局促不安。

乡里把这个任务给他,吃喝另算,每天给他二十块钱向导费,若不是因为王二柱有辆手扶拖拉机,王二旺未必就会找他。

李原驰将随行东西一背包装好,拎着开口道:“那行,那咱们就出发吧!”

“我来,我来!”王二柱抢过李原驰手里的包,出门就走。

政府大院里,已经停放着王二柱那两农用手扶拖拉机,带着车托,上面摆放着李原驰从市里带来的一些米面药品,将李原驰的东西往车厢里一放,王二柱就拿着摇把,摇响了拖拉机,看着那黑烟直冒,王二柱讪讪的挠头解释道:“李局长,一会你坐上去后可一定要扶好,路上可颠了,别摔着!”

李原驰哭笑不得的应了一声,看着这手扶农用车,算是又张见识了。

昨天来华关的路李原驰算是见识了,但是一出华关,他才发现,昨天的路还算是条路,但是今天走的,压根就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一条羊肠小道罢了,崎岖不平,颠地人浑身酸疼。

同时李原驰算是领教了这手扶农用车的好处,底盘高,不怕被地上的石头擦到;方向盘无间隙,容易拐弯;人站着掌握方向,两条腿就是天然的减震器。

反正李原驰坐着车上,好几次差点被颠得整个人飞了出去。

今天的第一站是下面的永川村,在华关乡,这永川村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庄了,可仅是如此,依旧很穷。

全村上下不过只有几间像样的青砖瓦房,巷子都是用山上的石头铺的,非常窄,人站在中间伸开手,完全可以摸得到两边的墙。

而且全村竟然有一半人家都没有电器,有电器的也仅限于电视机罢了,村委会里有全村唯一一部电话,但凡外出打工的人,就靠这部电话给家里人报平安。

好巧不巧的是,李原驰刚刚进村,就听到村主任站在村委会大门口扯着嗓子喊着:“二狗他媳妇,你男人来电话了!”随后没多久,就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妇女踩着拖鞋跑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王二柱笑着调侃道:“这村还要什么电话啊,站在村院子里吼一嗓子,全村的人都能听见!”

李原驰听到后不免有些心酸。

按说现在可是新世纪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极高的层次,但为什么有些地方竟然跟他们大明王朝的贫民窟一般,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的,看到这一幕,李原驰有些寒心啊。

以前他在学习用电脑时,看过一些报到,说是有的山区穷的一家人只有一条棉裤,到了冬天,全家人躺在炕上,谁出门谁穿裤子。

那时候李原驰还以为是网站为了炒作在瞎编呢,现在一看,好像真是如此,甚至有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一听说李原驰是下来扶贫的干部,村主任就带着李原驰在村里转了转,顺带着介绍一些情况,不过最后总结只有一个字:穷!

在村外走一走,李原驰发现,这里有很多**的山皮,光秃秃的,跟人脑袋上的斑秃一样。

按照村主任的话,之所以有这片光秃秃的山皮,那是以前的人穷的没饭吃,饿的实在受不了,就砍了这些树种庄稼,但是谁知道树没了,一场大雨下过后,就把地跟庄家冲的干干净净,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样。

李原驰留了心,从山顶的地面上收集了一些土壤,想拿回去做做研究,看看这种地方适合种植些什么东西。

从永川村下来,王二柱又领着李原驰跑到了长流村,相比永川村,李原驰来到了长流村后,才知道,这真的叫做,穷的一山还比一山高啊!

来永川村,不论好坏,最起码还有一条石子路,但是去长流村,两个人却是走上去的,两人各抗一袋米和两桶油,足足在这天阶一般时有时无的山路上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了长流村。

长流村比永川村还要惨,全村不到二十户人家,连一台电视机都没,后来李原驰听王二柱说,不是大家买不起电视,而是因为上高路远,电线拉的太长,耗损非常大。

就这样给长流村这些村拉上电,这里的电费竟然要好几块钱一度,这可比市区里的商业用电还要贵啊,这样,谁还敢浪费电去看电视啊,所以一到晚上,就那么一会功夫,大家伙凑合着把晚饭一吃,之后就关灯睡觉。

听了这些后,李原驰眼圈带红,虽然他是从大明朝过来的,但也没有过过这种艰苦的日子啊,就算跟师父在外游离,居住山洞,倒也不过这般。

同样是山,为什么情况却有着天差地别!

“呵呵,我知道,老白这是在开玩笑呢!”

嘴上这么说,但是李原驰心里也有想法。

很明显,这些人对李原驰已经有些意见了,但是王二旺却牛眼一瞪,斥责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局长想实地调查一下那是好的,说明李局长是个干实事的人,不要虚的,李局长,您说是吧?”

李原驰也知道,王二旺这不仅是想给村里的人看看自己的态度,也想对自己有些了解,于是便笑着解释一下说道:“以前那些调查报告,包括咱们乡村交给市里的材料,我都看了,但那上面全讲咱们华关村的困难和不足,却没有说咱们华关有啥优点优势,所以我这次调查就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咱们华关的特色!”

李原驰品了品关阳大曲,摇摇头:“项目暂时还没有,我打算回头下乡先摸摸咱们乡村的基本情况,等调查清楚,在定项目!”

哪知王二旺一听就破口大骂:“你个狗日的,怕我们不给钱啊,今天来的可是市里卫生局的李副局长,是来给我们下乡扶贫的,你可别给老子丢脸,赶紧把好酒好菜端上来,在磨磨唧唧的,以后我们就去四平饭店!”

老白他们已然见过不少下来扶贫的,肯定大多数都是下来走走场,送点东西之后转悠几圈,之后在住回市里,等扶贫期一结束,抄点以前的扶贫资料,就算完事了,所以真正下去扶贫的没几个,倒是有不少人,胡吃海塞不在少数。

如此扶贫,又怎能不贫!

两瓶醉三秋走完后,众人不过才刚刚开个口,王二旺直呼不过瘾,又叫老白搬来了几坛当地自酿的大米酒,换做:关阳大曲。

王二旺一听不免有些失望。

以前下来扶贫的,大多都带了不少项目,比如去年的大棚养鸡、前年的乡村科技书屋,以及什么无土栽培、海产养殖,虽然跟华关八竿子打不着,但最起码还有个项目再不是。

副村长蒋和平随口询问道:“以前来过那么多扶贫领导,调查报告不是年年都写,怎么还要调查啊,咱们乡村的困难,可是没少往上提啊!”

山里人都很质朴,正如他们喝酒一样,没那么多花花肠子,该喝就喝,直来直去,而且喝酒就跟喝水似地。

以前李原驰也跟那些能喝的,比如魏池广,康林他们喝过,这些人酒量算大的,但是跟王二旺他们一比,反倒逊色不少,这里的人,一个个都跟万夫莫敌的张飞似地。

李原驰也不恼火,笑着回答:“我们不能什么都指望上面帮忙,尤其是脱贫致富,依靠上面来帮忙我们脱贫致富,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上面的人又不知道咱们到底有多困难,更不清楚,咱们这里有啥优劣,所有等着别人帮咱们来致富,那就等同于盼着天上掉馅饼,想发财,还得要靠咱们自己!”

这番话倒是得到在座不少人的认可。

这种酒很是便宜,也是华关唯一能带的起经济的产业之一,不过因为利薄,仅能维持百姓的生计罢了。

等酒过三巡之后,王二旺便开始套话了,凑近李原驰,低声询问道:“李老弟,你这次下来,有没有带啥项目?”

带着一丝忧愁的心情,李原驰倒是跟王二旺他们喝了几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