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战国狐出没》
战国狐出没

第235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二)

“老臣以为,有些仓促了。”赵成道,“先王在世时,用兵过甚以至于国库虚乏。今年粮产有望丰收,不若再等两年,有了必胜之力再伐燕国。”

“右师公以为呢?”赵何转向我。

这原本就是我的建议,当然得打!

现在还是王后的威太后,压根都不用为她的祖国说好话,直接一个理由就让气血方刚的赵何休了起兵之心。

“大婚,大婚!”王后声音尖锐,气势逼人,叫道,“妾来了这么久,为何还不能成婚!难道是要让妾归省么!”

归省是放归的婉转说法,换言之就是离婚。

田章在开始并不乐意这个任命。这些日子的休闲生活让他觉得有点老态,更想做一个富家翁,最多答应帮我出任尚在谋划中的军校祭酒。我也觉得让一个已经算是老年人的将军领兵出征有些不妥,实际上我现在所处的赵国正是将星最为璀璨的时期。

可是架不住田章有对燕国攻战的加成啊!

别看燕国人天天嚷着报仇,但是说到田章,没有一个将军敢废话。我估摸着燕王就算把秦开调回来,燕国都不是田章的对手。而且我已经拿到了最新情报,乐毅是这次燕国对宋国的总指挥,虽然没有拜将,但是军中都遵从乐毅的号令。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所以北面嘛,粟封一介无名小将,带着号称十五万弱燕之兵,挑战田章赵奢两员名将,这结果不是明摆着么?

“世间最悲惨的是,莫过于美人白首,英雄迟暮啊。”我请田章喝酒,假意哀叹道。

这话绝对可以触动田章内心中的那根弦。这位老将军虽然说得一副要卸甲归田的模样,其实每天偷偷在花园里板砖,就是不想荒废体力。

“赵奢是治民的高手,”我又是一叹,“也不知道是否能善用那些齐地勇士。”

其国内乱之后,大量的北地军官逃到了燕国,投入赵奢门下。这些人大多成了军中的骨干军官,对赵奢言听计从。田章对于这些曾经的部下多少抱着一些愧疚,这个时代说什么忠君报国都是扯淡,为君王了却天下事的目的只是想赢取生前生后名罢了。

“那些都是齐地好儿郎。”田章闷了口酒,不再做声。

“纵有宝剑,也得有名剑客才能让它光耀天下啊。”我叹道。

第二天,酒醒之后,田章已经穿上了创痕累累的犀甲,一身戎装地站在我面前,朝我一拜:“请公为老朽引荐。”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封拜一个上卿是可以简陋的,但是祭祀老祖宗和打仗绝对不能简陋。

总结成一句话,不能糊弄死人和将死的人。

封台在城外,一丈高,夯土垒成。难怪孙膑说战争就是个销金窟,光是从这第一步就花费巨大。作为国家重臣,我也必须站在君王身后,与赵成并排。

赵何在今日之前已经斋戒沐浴三天,在太庙就得告诉列祖列宗,今天孙子要出兵教训别人,希望祖宗们保佑。然后他得怀着一颗肃穆的心,登上拜将台,告诉天地和人民,现在燕国实在不像话,不教育是不行了。虽然很舍不得让我们赵人送命,但是为了天地间的正义,这种牺牲是必须的。

赵成上前,将王节、虎符递给赵何,一一授予大将。然后是我上前将旌旗、斧钺递给赵何,由赵何转交在田章手里。尤其是在赐予斧钺的时候,赵何一定要十分郑重地说:“以此至军,将军其裁之!”

这种仪式繁琐但是庄严,尤其是看着下面一望无际的士兵,很有种肃杀的感觉。田章显然已经轻车熟路了,对答流畅,反倒赵何是第一次主持这种仪式,有些生疏。等田章表过了忠心,愿意用生命捍卫大义,赵何便与田章持臂而下,送田章登上战车。

田章身穿犀甲,头戴戎盔,一甩身后的深红色的披风,站在了战车上。

赵何半跪在地上,手扶轮毂,高声道:“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

田章受词,然后领兵出发。

这些兵都是邯郸征集的国人精锐,也将是田章的短兵亲卫。十万大军可不是棋盘上的棋子,想放哪里放哪里,想怎么征集怎么征集。沿途郡县都已经领到了征兵令,必须在田章大军国境的时候由郡守县令带着本地兵员加入,然后一直开到前线的聚集点,绝对不会分兵。

在这个没有电话的时代,一旦分兵,就集结不起来了。

送走了田章之后没多久,医缓就从卫国回来了。

“真是有愧钜子,缓回天乏术,只能尽此薄力。”医缓十分愧疚。

我作为墨燎的时候必须随和谦逊乃至谦卑,自然好一番感谢。这也不能怪医缓,现在的中医根本不成体系,与巫医纠缠不清,要想治疗慢性病恐怕有些困难。不过医缓带回来其他的消息,诸如卫国权力交接十分平稳,共济会在组织跪送灵车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让公子安十分感念。

就在我以为医缓要告辞的时候,这位老医生突然道:“传闻钜子与右师婴友善,可否替老朽引荐一番?”

“哦?先生为何要见右师啊?”我好奇了。

“在回来的路上,老朽一直在想,自己所学的医术真是对的么?为何口口相传能治百病的医术,在卫先君身上却毫无下手的办法呢?”医缓面露凝重之色,“后来,老朽想到了右师狐婴。在沙丘时,老朽就听说了他算出人身之中,血有五行,互不相容,故而老朽以为,狐婴一定是得仙人传授,另有奥妙,想去求教。”

我木然良久,方才拜道:“谨诺。”

我注定不能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悲天悯人之心。我愿意用手中的能力去救人,也会享受救人之后的快乐,但是我从未想过发扬它,让这种技术去救更多的人。在这位老医生面前,我实在是惭愧。

然而对于医学发展的问题,我真心帮不了什么忙。

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吵架再凶都没事,但是离婚这句话可不能随便说。万一男方打蛇上棍,直接说“那就先回去住两天”吧,最后丢脸的还是女方。不过威后敢说出这两个字,显然是吃准了赵何。

赵何也的确太容易就被吃住了,连忙对剧方道:“大婚的吉日还没选定么?宗伯可得办事上心啊!”

“二公以为,”赵何突然对我和赵成道,“我们是否应当伐燕?”

我的意见是先保住集宁。

小宗伯楼宇上前为上司解围道:“大王,日前有卫国发出的哀牒,卫先君薨,号嗣君。我国是否当遣使致哀?”

凡是能够在战国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没有一个是易与的。如果有闲人排个战国女强人榜,榜首肯定是宣太后没得说,榜眼估计就是这位赵威后了。

剧方连连诺诺。

赵何犹自不解气,看了我这边一眼,又指向大宗伯道:“前者有大司徒说官爵者问政疲倦,不勤,寡人尚存疑虑,如今看看你们就知道!王后已经入国这么久了,婚礼还没办!是要让列国嘲笑我们赵国是蛮夷之邦么!”

我不禁泛起一阵寒栗。

赵何的注意力被转移了,但是显然不喜欢听到死人的消息。他挥了挥手,道:“你是宗伯,依列国惯例行事就行了。”

我倒是有些唏嘘,当日见到卫君的时候就觉得此人活不了多久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了。卫安当了国君之后,是不是还能继续当会首呢?这个问题真头疼,唔,最好还是分开,否则容易产生个人崇拜。

濮阳那个地方,真是鸡肋,到底派谁去当会首比较好?算了,还是顺其自然吧。

我戴着面具缓缓转过头,用余光扫了一眼同阶的赵成。赵成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好像不知道赵何在打他脸。

这副模样的人最可怕了!

“首先要确保集宁。若是燕国不知好歹,我们可以从灵寿再出一支偏师,攻取燕国上谷。”我道,“赵奢任上谷守的时候,对于上谷地形了如指掌,可命其为下军将。”

“右公所言有理。”赵何道,“先王在时,常说师老勿用,也常教寡人忘战必危。如今国内多年不曾举兵,更怕应了忘战之危。寡人已经决定,择选吉日,封台拜将,以客卿田章领兵十万出代郡,驰援集宁。”

大宗伯剧方抬头看了一眼王后,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再次拜了下去。

反正与我无关。

这倒是真的,娶齐女是赵成的主意,为什么娶来了反倒不上心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