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战国狐出没》
战国狐出没

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赵国(二)

那是在我王十一年,秦王十九年,齐王十三年,周二十七年……

秦王不知道哪根脑子搭住了,竟然在十月的时候宣布称帝。而且不止他一个脑抽,我们很熟悉的脑抽王田地也没有错过这个脑抽的机会,跟秦国一起称帝。是为东、西双帝。

如果真是两个脑抽王东西称帝,还真让列国诸侯很为难,到底打谁呢?总不能当做不知道吧,称帝这种事可不是随便玩玩僭越的小事,那是代天牧守的最高称号,就连周室当年推翻了商后室,也只是称王而已。

许多人因此喜极而泣。

身为赵国人,有免费的启蒙教育,如果成绩优秀还会免去泮宫的学费。

身为赵国人,有免费的基本医疗,如果患了重病还会得到共济会的支援。

秦王当时应该吓坏了吧。他派了魏冉司马错去抵挡诸侯联军,派了汉中守任鄙北上抵挡白起。

前者的确把诸侯联军挡在了秦国国界之外,不过任鄙却很悲催地被白起杀了。

当了两个月的西帝之后,秦王只好去了帝号,复为王,算是放了软。至于丢了的土地也只能认怂,谁让他敢杀我赵人的!

这起为期不过两个月的闹剧,更加引发了另一起闹剧。

宋国戴偃不满于做主父,发动政变把自己儿子赶跑了,重新当起了宋王。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这大大刺激了齐国。

齐国上次伐宋让我给搅黄了,丢人不说还丢了人口,这次看到宋王还有可能再来一次背后捅刀,见秦国去了帝号,便回师一举灭了宋国。

我早就得到了苏秦的通报,所以让仇氏一族尽快离开宋国,返回赵国。眼看着商后室的最后血脉在齐国的兵燹之下彻底断绝。

至此为止,三恪彻底覆灭。

上古烟火,再也不会出现在***上。

宋王戴偃出奔到了魏国,也算是当日我为他们拉的良缘。同年,这个我怀疑有精分的宋王死在了魏国温邑。

这就是去年发生的事。

同样是在去年,我那个不争气的岳父大人把我好不容易帮他要回来的河内和安邑送给了秦国。秦国主动出击,在夏山打败韩国,一时间又得瑟起来,所以就齐国灭宋这件事,认为自己有义务主持一下正义,从中国分一杯羹,这才冒险跑到了中阳,要与赵何相会。

现在榆中县归于太原郡,开启了郡县两级制度的先河。如果不是我已经营造出了很强大的正面形象,让列国都觉得赵国是个信义之邦,否则我真的很难忍不住劫持秦王。

我一直相信,自己破坏了规矩,就别怪别人也破坏规矩。秦国做出武关劫盟这么没底线的事,难道就不许我做一回中阳劫盟?

唔,说起来武关劫盟的最后受益人是我,我用熊槐换取了越国独立,虽然只有会稽那么一小块地方,但那是越国的发祥之地,只要欧阳强有点头脑,乖乖听话,总能东山再起。

疾驰在新修的直道上,我看着两旁的风景,感觉六月的暑气一时尽退。

身为赵国人,有一个强国公民的尊严。

早在六年前,我就通过封君仪式的小会盟发表了一篇影响比赵何“天下弭兵”更大的文章:《致国人书》。

等秦国反应过来赵国真的动手打人了,首先是派人确认,其后进入总动员,结果却发现赵国抢了上郡的一半问题还不算大,更大的问题在于列国的反应。

列国终于要合纵攻秦了!

有赵国人在秦国走私赵酒,被秦国边防抓住了。派驻咸阳的使节获悉之后,当即求见秦王,希望能够印度给赵国处置。走私在赵国的最高刑是城旦,在秦国却可以判处死刑,所以秦国认为不足以惩前毖后,于是毅然决然地处决了这个走私客。

过去六年是赵国飞速增长的六年,去年完成的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是四百零叁万人,人口结构呈现出金字塔结构,这是人口上涨的标识,让人喜悦。这四百万人口中,除了赵人之外,有一百万人左右是外国人,通过普查一起拿到了赵国的身份证,正式成为赵人。

书分上下,上半部分是对我领兵作战,不能让所有赵国百姓回来表示惭愧和内疚。为此,我承诺:所有人,凡是帮助赵国士兵回国的,一定会得到赏赐。凡是有俘虏了赵国士兵的,我愿意用跟俘虏等重的“金”来赎回。

下半部分则类似于护照上的文告,凡是前往外国的赵国人,都可以在其国都的赵国使馆寻求庇护和帮助。列国侯王如果要治罪赵国人,必须要先通报赵国使节,否则很有可能面临赵国的军事打击。

至于文章的下半部分,随着赵何派出了常驻各国国度的使节之后,帮助本国人就成了他们的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他们必须为自己同胞在外国的安全和尊严负责。

赵何已经习惯了列国的恭维奉承,对此勃然大怒,下令攻秦。

我的意见是召回大使,经济封锁……不过既然老板已经下令了,多年不打仗也不好,所以我还是让国尉白起汇集了全国著名将领,如化名赵勇的赵雍,上谷守赵奢、雁门守廉颇、云中守蒙骜、军校祭酒田章……制定伐秦攻略。

最后由白起从肤施出兵五万,攻过秦长城,破小城十六,打到柳河边,将秦国上郡北部彻底收入赵国版图,置榆中县。

这让人大为吃惊,最后归结于我父亲服役出征渺无音讯……认为我是个孝子。

墨社也用这个案例来说明“兼爱”是可以惠及于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身上。当然,这属于意外收获,并不在我预计之内。

苏秦一看这么僵持着不是个办法,连忙摆明道理,劝齐王去掉帝号,然后由齐国发起了讨伐秦国大逆不臣的合纵运动。

在我家白起打下北上郡的时候,诸侯联军也发出了檄文,朝秦国开来。

列国之中,有吃了我亏的,也有拿了我好处的,所以看在我的面子上对于赵国使节提出的要求大多都会应允,给予方便。唯一例外的是秦国。

秦国的法治铁面无私,别说外国国君的面子,就是本国国君的面子都未必有用。

这篇《致国人书》发布之后,列国的反应很沉闷,没有人当真,认为这是我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后来有人带着被俘的赵国士兵回到赵国,或者是送走散的赵兵回来,我都让人实打实给付了等身重的生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