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把青春刻在心上》
把青春刻在心上

第3章 七公斤书包

开篇题:一名小学生的包有多重,七公斤!细数里面的东西才发现为什么会如此超重,里面除了本、文具、田字格外,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家庭作业、老师的责罚和分数的压力。【 木鱼哥 ——更新最快,全文字首发】此庞然大物伏于未成年孩童身上,犹如一块巨石压在胸膛,难怪孩子们会身形佝偻、羞于见人、神经衰弱。中国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唐朝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直到清朝末废除,代之以西方教育方式。虽然教育内容趋于多样化而非选拔官员,但仍以国家考试分数认定方式选拔人才,这种教育方式以单一化选拔多样化人才,引导老师学生视分数为生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像鲁迅所提北大校徽一样,“先学做人”,交给学生的是如何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品格与兴趣。

正文:朱旻宇很快年满七岁,跟别的孩子一样,需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妈妈做的小包终于派上了用场。天不亮,朱旻宇跟着妈妈一块起床,吃完早饭,他需要步行一个小时去学校。途中经过小伙伴们一块捉螃蟹的大汶河,当年还没有“北岙阳大桥”,只能踩着几块大石头趟过水去,他最喜欢夏大雨发洪水,这样就不用去上课了。学校不大,有四间教室,一间所谓的图馆(从没让进去过),神秘的老师办公室,开水房兼并了火烧铺,可爱的小卖铺(买零食吃)。朱旻宇有?*鹜砹耍就花五角钱在火烧铺买个刚出锅的肉火烧?a href=";2516/";>少年记忆中最美味的东西。

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据说都是高中学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把送来的任何调皮的学生教训的服服帖帖。朱旻宇扬言要打破这一传统。天报到,学校就发了好多,每本厚度都堪比他喜欢看的《演义》,小小包已经装不下了,当然少不了学费。旻宇妈妈看了看学费,皱了皱眉头一咬牙还是交上了。旻宇被分到了二班,同桌是“死党”。送完旻宇,妈妈就回去工作了。旻宇看着离开的妈妈,心里还有点难过,但转念一想,晚上就可以见到了也就笑了。“嘀铃铃”,上课铃响了,在cāo场上玩弹珠的旻宇马上跑到教室坐好。一老头上台,大家都管他叫“许老靠”,因为听说他老是拖着不下课,而且特*的是喜欢变相体罚学生,上课不许说一句话,同学们都怕他。“许老靠”发言“同学们,你们要听老师的话,每句话都要听,不能顶嘴,认真读背,上课不准说话,我布置的作业必须按时交上,如果被我发现小心我的拳头”,说着他挥了挥自己硕大的拳头,那拳头不知道打过多少孩子的脸。“许老靠”没想到的是,这批学生中有个叫朱旻宇的学生给他也上了一堂课。

起床、吃饭、上课、背、考试,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小包渐渐换成了大背包,做作业的时间从晚上七点变成现在的十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玩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为了完成作业回家看会《shè雕英雄传》、《奔奔》,不得不抄别人的,抄的入神,学校大门关了,只能跳门而出。点背时候把腿摔断了,在家休养了几天,后来为了不去学校还装病,但还是医生给破了慌,乖乖的回学校上课去了。

ri子一天天,朱旻宇也一天天成长。有件事他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是他第一次在讲台上演讲。市里要组织“党的领导下祖国花朵争相绽放”征文活动,获奖的学生可以有机会去市里比赛,而且可以开校会的时候演讲作品。朱旻宇报名参加了,经过选拔,获得市作文大赛二等奖,学校商议批准演讲。其实朱旻宇当时写了两份稿件,其中一篇歌颂新下小学生们发奋学习励志成为祖国的栋梁的作文,还有一篇反映小学填鸭式教育弊端的作文。朱旻宇犹豫半天,把第一篇交给了老师,第二篇夹在了厚厚的语文课本里。演讲的时间终于到了,朱旻宇穿上雪白的衬衫,蓝sè的牛仔裤,胸前系着红领巾,随风飘动。定睛一看,手里拎着包。奇怪?演讲用得着拎包,台下“死党”摸了摸脑门,百思不得其解。他是那么的自信,宛如水中跳动的蓝jing灵,阳光下飞舞的紫蝴蝶,展翅高飞的雄鹰。上台,敬礼,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演讲稿慢慢放到讲台上,拍了拍话筒。声音洪亮地讲起了第二篇中国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后来回忆说“他只想讲心里话”。“中国小学教育偏于应试,课业负担很重,缺乏对于如何做人的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老师与学生互动少,学习提不起兴趣,大家看看我手里的包”说着便把包扬起,台下一片安静,转身看了看二班班主任“许老靠”,“许老靠”掏出手绢擦了擦汗,苦笑了一下。“我的包是不是很大,其实也很重,足足有七公斤。我每天都要背着七公斤的包,走一个小时的路,趟过一条大河,才能到学校,到学校要上一天课,晚上做作业到深夜,大家看看我的腿都摔断了,不怕大家笑话,这是我在学校抄作业被反锁在学校里,跳校门摔断的”。“许老靠”坐不住了,一个劲的冲旻宇使眼sè。“许老师是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兢兢业业关心我们的成绩,生怕一个学生拖班级后腿,下课也拖几分钟,布置作业也最多,可是老师您知道我们学生在想什么吗,我们需要的什么吗,您总说背过了就行了,可不求甚解有用吗,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固难能可贵,但时代在发展,一味死记硬背,管中窥豹,是没有用的,比如《鸿门宴》这节课你只讲项羽宴请刘邦,刘邦应约,最后逃走,你强调记住项羽生xing,刘邦礼贤下士,但这些像我看过《史记》的还能听懂,如果其他同学没看过的呢,还有您不让上课说话,但如果我们想讨论一下问题也不行吗?谢谢”“许老靠”竟被一个的哑口无言,他这辈子估计不会遇到第二个吧,信服的点了点头。他主动走上讲台,“同学们,你们都叫我‘许老靠’是吧,这个我知道,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你们啊,现在你们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出人头地,知识改变命运,我的教育方式传统,但是对考试很有效,朱同学的意见我会采纳,希望我们一块把学习搞好,谢谢!”台下“死党”带头鼓掌,大家也随着鼓起掌来。朱旻宇当天就被批了一顿,回家写检讨去了。

第三章 七公斤书包

忐忑的心情,朱旻宇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的妈妈。朱旻宇的妈妈倒是没有批评朱旻宇,反而赞扬他的自信与勇敢。妈妈说今天看《百家讲坛》明白了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世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就是说“古人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老师跟学生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学生也可以当老师的老师,不过以后遇到这种事私下找老师谈,毕竟老师在学生面前好面子。朱旻宇笑着摸了摸脑袋点点头,说“妈,你什么时候这么有学问啊”朱旻宇的妈妈笑着说“不都是你*我的啊,晚上不睡觉,妈只能陪你读了。”昔有孟母三迁择邻处,旻宇妈妈知道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她已经想好攒钱让孩子上最好的初中、高中、大学。“知识改变命运”也深深刻在少年朱旻宇心上。

-------------

-------------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