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宋末商贾》
宋末商贾

卷十一 第七章

到四月十五日为止,经初步大略统计,新收取的地面共得人户七十四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一百八十八万六千七百五十五。根据地控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近七倍,人丁增加了将近一倍左右。占地面积增加超过了根据地巨头们的估计一倍有多,但人口的增加则只有原先估计四百万的一半还不到。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新收地面地使用花费。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山东、河北诸路,但凡有白云军旗插上的地方,立即就有在根据地内经过短时间跟班、官学里习学治政地官员胥吏,和作为地方治安主力地新编守备军从制武军手中接过地方管理权。新官府建立之初,就马上委派当地有声望、拥护新官府政策的缙绅、耆老或者识字之人为厢坊里隅的长贰,帮助官府、守备军进行民政管理。

以原根据地为核心,大量粮食、种子、农具及耕牛,成辐射状源源不断地向各地输送。新纳入根据地的九十六县。由新官府组织规劝。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盘点人户、清丈分租土地、赊销粮食种子耕牛农具,大力垦地开沟农耕植桑进行春耕生产。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君华和武诚的两路大军除了以强势的兵力夺占目标州县外。还按林强云所说的办法,派出多队精干地小股军伍,越过御河、黄河,在金朝、蒙古占领区亮相,并进行骚扰活动,以使蒙古军及逃出去的大小军阀无暇率军回乡作乱。

由于这一带自入春以来已经数月没下过雨雪,今年已有干旱的征兆,陈君华下令将邹原野大战俘获地大部分俘虏,连同早先被扣在根据地的高丽民夫,还有各州县收降的大批蒙古各族仆从、奴隶兵派军押至御河、黄河,强制他们在根据地一侧进行开路,并相机疏浚一些快被泥沙湮没、不方便通航的运河河道。各部反金民军皆以红袄为号,人称红袄军。此时被收服纳入根据地版图的近百个县内,到处有溃散的小股红袄军余部、结社自保的村寨、占山为王靠打家劫舍以图活命的匪盗贼人。两三百股残军、强盗、贼寇这些年来已经养成了据地坐等肥羊出现,然后一拥而上抢劫来获得生活来源。他们得手时便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胡吃海喝一气,失手或是没有人货抢时。便宰杀养着的肉人为粮苦熬日月,过地是有一天过一天的无望日子。除结社自保的村寨外,没多少人会想到应该出力劳作。耕田种粮自给以作长久之计。

张、沈两位安抚使和刚刚归来的水战队都统张本忠等人,这些天全心全意地指挥根据地所有官民和护卫队、守备军为巩固地盘,清剿匪盗、抗御天灾而忙得昏头转向。根据地的人们虽忙,但大家心里都很踏实,身上也像是有使不完的劲,一天下来累得头一沾枕就睡得死猪似的人事不知,第二天一起来又精神抖擞毫无疲态。

陈君华带了铁甲军、两军轻骑、三十军护卫队,连同史天福“黑军”一万五千,严忠城“白袖军”一万五千,刘添琳“蓝帽军”一万五千,共计九万三千多人,号称十万大军,和五十架装甲战车于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到达济南府。所以淮阴以下的淮北江岸。还是打着李全、杨妙真地青龙铁枪旗。武诚则下令,让忠义军旧部依然在多处慢吞吞地架设浮桥,做出一副准备向江南攻击为李蜂头报仇的姿态,以迷惑宋军。这种态势使费尽力气、消耗掉大量兵力夺占了楚州的赵范、赵葵死死约束大军,紧张地严守河防,不敢作过河之想。

因此。随着粮食物资地运到各州县,新占区内各地抢劫、强*的乌人奴隶赶到甲板上,搜罗了些破旧布帛让其掩住下体,强迫乌人学会将粪便排于船外,然后教授奴隶们操船的各种活计。因此之故,出洋博易的船队进入佛啰安(今吉隆坡,意指马六甲)海峡之前,就多出了四百多个船夫了。

多出了五百余乌人水夫,张本忠便在经过海峡时,用五十把朴刀的代价,向佛啰安土王买下了位于“无枝拔”海边一处适宜做码头的一片土地,留下一千人修筑堡寨房屋,以便此后带去足够的泥水匠建起自用的码头和作为将来出洋博易的中转地。

为了抗旱,邬平野和中都掳来的大批回回工匠,也被派去跟着木工场的木匠师傅们学习,制作十数万的铁、木匠师制造出大批龙骨水车,纷纷安装到各条大小河旁、水塘边。或以水力大水车,或以人力脚踩为动力,将如油般的水从溪河塘池里提出放到田里。

根据地上层的心情,在五月初三安抚使衙门收到一份从临安传来的急报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卷十一第七章--情人阁--……】!!

林强云在南下临安之前,曾就制造的“红毛泥”可以做出一截截三尺高、三寸厚的进圈用于打进的方法和沈念宗说了,并还画出图形叫人写了说明留下。还有,早前林强云曾经教会吴炎和司马景班两位大掌门,让他们以铸出的圆铁筒为壳,装上有连杆牛皮碗的把手,再配以打通内节的大竹做成手压水泵,可以抽吸起深达两三丈的井水。

这才让两位安抚使大人能够在接获灾报的第一时间内,做出决定把原来准备用于兴建码头的红毛泥截留,运送到各州县,并派出专人到各地监察督促挖井装泵以抗天灾。

二十来万从中都迁徙来的百姓民户,一到根据地就被分插到新建立的各州县。

每天都有数十艘、上百艘大小船只将江南各地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大大缓解了粮食物资紧张的状况。

有了商队带回的宝货和金银,银钱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但却又有一项让根据地官府头痛的大事发生。数日内,各州县禀报干旱天灾的告急文书雪片似的送到胶西安抚使衙门。这些文书中,仅有几位县官只是将劝说各地的农户们开渠引水以应天旱的措施报备。其他各地新上任的官吏们,大都缺乏理政治民的经验,遇到此事俱都慌了手脚,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