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孟子》
孟子

第17章 公孙丑(下) 2

作为先生,孟子当然不能被学生问倒,于是做出了跳出陈臻“两难推论”的局限的回答。总体来说,陈臻的“两难推论”虽然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局限于形式逻辑之中,缺乏辨证逻辑的灵活性,不能解决具有特殊性的问题。孟子的回答则恰恰相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用孟子自己的话说,这就叫“通权达变”。

据《论语·雍也》篇的记载,当公西华被孔子派去出使齐国时,冉有想为公西华多要一些安家的口粮,而孔子则认为,公西华做了使节,就有的是钱财口粮,所以就没有多给。后来,原思做孔子的总管,他觉得自己的俸禄太高了,孔子却劝他不要推辞。从表面看,孔子的这个行为与孟子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都令人不解。但是,孔子和孟子之所以这样做,还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的。

那么道理何在呢?孔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句复杂的文言文用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解释,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理论上看,这可以理解为“既能坚持原则,又能通权达变”。

回到孟子的观点上来,既然对于国君而言,礼贤下士是如此困难,真正的贤才也是如此难遇,那么作为真正的贤才,有一点的清高和傲气应该无妨吧!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和孔子一样,孟子的一生不断地周旋于各诸侯国之间,尽管处处都不被重用,尽管时刻都在争取做人的尊严,但他藐视国君的权威的所言所行,依然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值得后人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孟子对齐宣王表示“不能造朝”是“书呆子”式的迂腐和清高,相反应该肯定他的骨气。

【原文】

孟子之平陆[1],谓其大夫[2]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3],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4]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5]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6],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释】

[1]平陆:地名,当时是齐国的一个邑。

[2]大夫:这里指平陆宰孔距心。

[3]失伍:掉队、脱离大部队。

[4]子之失伍:你的失职。孟子把失职比喻为士兵掉队等“失伍”行为。

[5]刍:牧草。

[6]为都者:指治理一邑的人。

【译文】

孟子到了平陆,问那里的行政长官孔距心道:“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之内三次擅离职守,你会不会惩罚他呢?”

孔距心回答道:“不用等到三次我就要惩罚他了。”

于是,孟子说道:“如果这样要求他的话,那么相比之下,您失职的地方就太多了。在发生饥荒的年月,平陆的百姓生活悲惨,年老体弱的都死在了山沟里,年轻力壮的逃到其他地方的也有将近一千人了。”

孔距心回答道:“这就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了。”

孟子又说道:“假如有个人,替别人放牧牛羊,那么他必须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他应该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眼睁睁看着牛羊饿死呢?”

孔距心恍然大悟,连声说道:“这是我的过错啊。”

后来,孟子见到了齐宣王,对他说道:“我认识五个大王的地方官,在他们当中,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的只有孔距心一个。”

齐宣王不禁感叹道:“这是我的过错啊。”

【阐释】

战国时期,不仅战乱频繁,而且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受苦的总是百姓,他们轻者流离失所,重者饿死乡野。而此时的统治者们总是把罪责推到自然灾害头上,并不认为自己该负责任“罪岁”。在这一章里,孟子起初以此问题询问孔距心时,孔距心就是这么说的,还说“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又把罪责间接地推给了齐宣王。

孟子当然不会任由统治者这样相互推诿了,于是,他从百姓的立场出发,以贴切的比喻和严密的推论,使孔距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正如孟子后来对齐宣王说的那样,孔距心还算是个有仁义之心的聪明人,经孟子一指出,就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其实,历史经验表明,百姓是善良而宽容的,因为有时遇到自然灾害时,只要统治阶级稍微做出一点善意的表态,或者只是下达一份类似于“罪己诏”的文件,百姓们也就原谅了他们。

那么,哪怕是假惺惺的逢场作戏也罢,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取得百姓的原谅的人有多少呢?根据孟子说的,是五分之一,很低的一个比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略孟子的功劳,如果没有孟子的话,或许连齐宣王和孔距心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了。

【原文】

孟子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1]为辅行[2]。王驩朝暮见[3],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4]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

曰:“夫既或治之[5],予何言哉?”

【注释】

[1]盖大夫王驩:盖邑的名叫王驩的大夫。

[2]辅行:辅助同去。

[3]见:请见。

[4]行事:即指出使滕国这件事。

[5]既或治之:既然已经有人处理好了。

【译文】

孟子在齐国做客卿时,代表齐国去滕国吊丧,齐宣王派遣盖邑的大夫王驩作为副使与孟子一同前往。王驩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都来见一次孟子,可是,在从滕国回来的路上,孟子却从来不和王驩谈论有关出使滕国的事情。

于是,公孙丑问孟子道:“先生作为齐国的客卿,官位已经不小了;从滕国返回齐国的路途也不算近。可是,为什么先生在回来的路上,不和王驩商议出使滕国的事呢?”

孟子回答道:“既然已经有人处理好了所有事情,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阐释】

这一章主要记述了孟子对小人的态度。

孟子奉命出使,齐宣王的宠臣王驩只是他的副手,而且职位比孟子低,理应事事都请示孟子之后再处理;然而王驩在齐宣王的宠爱下,目无法纪,目中无人,事事都是习惯性地独断专行。

对于孟子来说,处理这种小人的行径似乎有些棘手。一方面,如果跟他理论,禁止他独断专行,就会被别人看成是孟子在和王驩争权。孟子不愿意争权,更不愿意与小人争权,肯定也不愿意让别人在背后这样评价他。另一方面,在常人看来,王驩的行为实在可气,根本就是目中无人,不把孟子当领导,如果不整治一下,面子上实在气不过。

孟子不愧是“亚圣”,处理方式果然与常人不同——或者可以说,孟子在经过权衡以后,“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让这种小人不把他当领导,也不愿与他发生争执,以免降低自己的品行。所以,孟子的态度是听之任之,姑且由之。但孟子并不是不生气,也不是对王驩没有意见,只是他表达生气和意见的方式又与众不同,就是不再与他谈论公务,不再与他说话。

尽管孟子的态度是严厉的,但言语上却很谨慎。这符合孔子所说的“邦无道,危行言逊”的处事态度。但孟子并非一直都采取这样的态度,有时候,孟子抨击时政的言论也很不逊。那么,孟子的言论什么时候“谦逊”,什么时候“不逊”呢?这有一定的规律和界限,即:当他从政为官时,言论是很谦逊的,当他的身份是没有官职的士人时,就变得言语犀利,得理不让人了。这既有身份和地位的因素,也有社会条件的因素。

【原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1]。

充虞[2]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3],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4]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5],中古[6]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7],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8]化者[9]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10]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11]。”

【注释】

[1]嬴:地名,当时齐国的一个邑,故址在今山东省莱芜境内。

[2]充虞:孟子的学生。

[3]严:急忙。

[4]以:同“已”,太过。

[5]棺椁无度:棺和椁没有尺寸规定。古代棺材分为两层,内层叫“棺”,外层叫“椁”。

[6]中古:指周公治礼以后的时代。

[7]不得:指不合法度。

[8]比:为了。

[9]化者:死者。

[10]恔:满足、满意。

[11]俭其亲:在对待父母的事情上显得寒酸。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邑。

【原文】

陈臻[1]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2]一百[3]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阐释】

在这一章里,学生陈臻发现,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孟子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于是据此以为,两种做法里必然有一种是对的,有一种是错的,即所谓“二者必居其一”。于是,他得意洋洋地要求孟子“请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很有孟子雄辩的风范。

[6]未有处:这里指没有正当的接受馈赠的理由。

尽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事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后来的历史中,国君们能够按照孟子的要求对待贤才。事实上,孟子的一些观点,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然能让人感到就好像“乌托邦”一样。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4],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5],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6]也。无处而馈之,是货[7]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注释】

[4]赆:送给即将要走原路的人的路费或礼物。

[7]货:收买、贿赂。

【译文】

陈臻问孟子道:“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先生一百镒金子,先生没有接受。在宋国的时候,宋公送给先生七十镒金子,先生却接受了,而且在薛的时候,薛侯送的五十镒金子先生也接受了。如果不接受齐王的金子是对的,那么后来接受宋公和薛侯的金子就是错的;后来接受宋公和薛侯的金子是对的,那么以前不接受齐王的金子就是错的。这样看来,先生总有一次做错了吧?”孟子回答道:“没有做错,都是对的。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走远路,给即将走远路的人送路费是应该的,所以,宋公说:‘送给先生一些路费。’我怎么不接受呢?在薛国的时候,我听说路上可能会有危险,我们需要有武器防身,所以,薛侯说:‘送给先生一些购买防身武器的费用。’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齐王嘛,他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干吗送给我金子?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金子,这就是用金子收买我。哪里有君子能被金子收买的呢?”

[2]兼金:上等的金子。这种金子的价值是普通金子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兼金”。

[3]一百:即一百镒。

在儒家思想里,通权达变是很重要的一个主张,不仅孔子和孟子在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时要懂得通权达变,而且每个人在立身处世时,也应该懂得通权达变。

再回到文章本身,我们可以看出,究竟是否接受别人赠与的钱财,孟子的基本原则是“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不拿不明不白的钱。如果这个钱赠与的有充足而合理的理由,就是明明白白的,那么该接受就大胆接受,否则,理由不充分不合理,就是不明不白的,就必须推辞掉。到底接受与否,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如果把不该接受的接受下来,那就是不对的,不是君子所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孟子又何止只是“富贵不能淫”的一个人呢!

[5]戒心:防备之心。据记载,当时有人要害孟子,所以孟子有所戒备。还有一种说

法是,当时正有战乱,因此孟子要有所戒备。

[1]陈臻:孟子的学生。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