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三十六章:海上霸主的对抗上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10月20日举行的对抗试验。我的心里也一直忐忑不安,能否借此彻底让那些狂热的“战列舰派”们的头脑清醒,我还真的没有把握。我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便对抗试验失败了,我也要用强硬手段,将中国的航母“事业”继续下去,我绝不能让美日等国走在我们前面。当然,陈海也不好过,如果对抗试验一旦以战列舰方失败,他在海军中的威信将会受到打击,至少,简天行在这件事上,大部分时间里与我站在一起。

10月20日上午9时,我亲自来到了位于海南榆林的海军航空兵的一个基地。这个基地为了准备本次对抗试验,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无数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集中到这里,数不清的电缆从各地汇聚于此。这里也在我的一个不经意中,成了中国最大的海空试验基地。赵天赐、金阳、新月、宋孝仁、宋沁琳、李长山、胡玉、郑耀邦、张英、沈学涯、叶飞、龙文光、陈海等一大批国家和军队最主要的领导人集中到了这里。在这里,他们将见证新一代海上霸主的诞生。

按照预先计划,战列舰编队一方将由“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奉天”号、“福建”号战列舰及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10余艘驱逐舰组成。航母编队一方将由三艘“燕山”级航空母舰、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双方相距350海里,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位置,在命令下达后,将高速向对方的大致方向驶进,算上机动路程和时间,预计将在10个小时后双方在视距内接触。允许双方使用一切手段获知对方的具体位置,但在第一次对抗试验中,双方均不能使用雷达。

其实从本意上来说,我更愿意让简天行担任海军司令员,因为他至少在造航母这个问题上,不与我有任何争执。从他一直坚持陪同我好几次视察在葫芦岛海军船厂的航母建造基地就可以看出,他对我的思想绝对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但我还是从理智上坚定着陈海继续担任司令员的决心,我需要的是一个“胆大”的海军司令,而不是一个唯我是从的海军司令。但作为奖赏,我还是将简天行的军衔提升了半级,他在34年8月,被我晋升为铁血军中将,穿上了令所有同级军官羡慕的黑色铁血军军服。

这段时间以来,陈海没事就往大连跑,看着他心中最“心仪”的战舰逐渐成型,并最终建成。在建成后,他立即组织了最精干的海军官兵对战舰进行汷海试。并通过强化训练,使“山东”级战列巡洋舰在建成后2个月通过了海试,又过了3个月,便正式进入海军序列入役。

但他对我除了在下水仪式上露了下面的行为严重不满,在“山东”号成军后,强烈请求我去舰上为官兵们作动员。这个非常适合的请求我还是同意了他。但我也明白,他有一点向我“炫耀”的意思在里面,我“经手”的航空母舰此时也正好进入海试阶段,三艘航母同一天建成,也使他对我对航母的如此看重感到了一丝不安。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也许,他真的搞错了。但他需要事实来证明。

12点40分,参谋接到驻舰上的通信员的消息后报告:三艘航母编队共派出了30架CBA-1J型鱼雷轰炸机升空,目前正在进行编队过程。差不多等了20分钟,参谋又报告说,30架CFA-1J型俯冲轰炸机也跟随起飞,正在编队上空完成空中编队。由于俯冲轰炸机的速度要略高于鱼雷轰炸机,所以延迟了近20分钟起飞。其余的参谋们立即在海图上将数十个飞机模型安置好相关的位置。

从海图上看,两批攻击机群正气势汹汹地扑向战列舰编队,但战列舰编队仍没有任何改变航向的意思,毕竟,他们的侦察机已经被驱逐了。只能朝最初发现航线编队的位置高速驶进,这也可看出,至少在获取战场信息方面来看,战列舰完全不如航母。我立即将这句话向在坐的各位说了出来,除陈海外,包括金阳都点了点头。

参谋继续报告:航母编队的侦察机不断地向航母通报战列舰编队的位置,航母编队也不断地向攻击机群转发信息。而战列舰编队一无所知,仍然“一往无前”地向前高速行驶。攻击机群已经离战列舰编队越来越近了。而这时,又一个参谋突然报告说,航母编队派出了第二批攻击机群,计有20架鱼雷机和20架俯冲轰炸机,并有12架战斗机护航。此时的陈海,脸色越来越苍白,豆大的汗珠在额头上冒了出来。看来,他也觉得战列舰编队的处境十分不妙。我又悄悄地看了下金阳,不由暗叹。金阳根本不为所动,一脸古井无波的表情。

三艘航空母舰于36年2月16日同时建成,并立即于当天晚上展开了秘密海试和训练。因为,我不希望任何国家了解到中国海军正在建造和拥有航母。为了避开敌对国家的侦察,最初的海试和训练都在勃海进行,在考核其它气象及气候条件的使用率时,将选择在夜间通过海峡进入黄海。预计经过几昼夜的秘密行进,航母海试和训练编队进入南海,并开始在南海秘密进行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试验和训练。

不过,还未进入黄海,2月18日夜,三艘航母在进行长时高航速海试时发现:主轴过热。经过船厂的技术人员和海军官兵的检验,发现由于船厂采用一家新公司提供的材料,在装配主轴水密封套皮碗时,因材料过硬,产生的磨擦使主轴发热,并且还导致了主轴磨损和不必要的功率损耗。于是这三艘航空母舰不得不返回船厂,更换由向“山东”号超级战列舰提供相应材料的厂商提供的新产品。

9月16日,陈海的演习编队返回青岛,并进行了十余天的休整。更换各种零部件,舰上人员进行各种轮休,战舰进行各项保养。总之,陈海要让对抗试验中,战列舰编队的人员和物资达到最佳状态。当然,船厂及各个兵工厂、科研单位也纷纷进驻战舰,对舰上各个地方进行改装,以适应对抗试验中的数据采集。最让陈海看重的,就是在防空高炮上加装与击发机构联动的照相机,还有就是对抗试验用于判定飞机被击中的舰机通信系统的安置。这个通信系统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而此时,各兵工厂和科研机构也在防城港(一个专用军港,并不对外开放的港口)开始对舰载机的机载武器进行改动。首先在战斗机的机炮及机枪位置安装照相机,用于评估战斗机对防空炮位的毁伤度;其次,将俯冲轰炸机携带的炸弹改为由竹、皮等制作的同样尺寸,内装同等重量带染色剂的水袋,这种“炸弹”投下后,击在战舰上,将会在击中的位置上留下一个印记;鱼雷机的航空鱼雷也经过了改装,战雷头被同等重量的气体发生器所取代,坚硬的弹头也被一种易碎物质替换,但不影响入水时的强度。这种航空鱼雷击中战舰后,气体发生器将产生大量气体,形成一个大的水柱,以便在第一时间直观地了解到战舰被击中的部位。

我没有给陈海任何答复,我只是默默地在等待着三艘航空母舰的最后训练。借助海军在东海海域的大演习,美日等国海军侦察船、飞机几乎全被吸引到东海的机会,三艘航母及其编队秘密进入了南海靠近越南的海域。在这里,编队将进行服役前的最后海试和入役训练。3月23日,海军航空兵的一架CF-2J型舰载战斗机借助拦阻索首次成功地降落在“阴山”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并在稍后在“阴山”号的飞行甲板上完成了起飞。当天,共有11架飞机和11名飞行员分别在三艘航母上完成起降。到了第5天,所有舰载机型包括最新研制成功的CS-3J型舰载侦察机都成功地在航母上起降。

各位读者大大,兄弟这几天陪女朋友一家去旅游。用一天的时间,从广安邓小平故里开车到南充,从南充到阆中古城,再返回南充,最后又从南充开车回成都。近七百公里的路,还包括数百公里的山路,又在阆中被交警叔叔逮住超速,罚了一百块,实在是身心疲惫。没有及时更新,虽情有可原,但兄弟也知道各位大大的不满情绪。在此,兄弟叩首赔罪了。为了让各位大大尽情地发泄,请大大们拿你手中的票狠狠地砸过来吧。

经过几天的等待和施工后,2月25日夜,重新进行的海试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发生。看来,那家新公司的产品似乎不适合应用于舰船上。但到了2月27日,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航空母舰是由我亲自督造的,所以,船厂在建造这几艘航母时,特别重视加工工艺和质量。不过,这个新的问题则不是施工原因,而是因为设计上的漏洞。

在原设计中,为了减小舰艉空间的占用,舵机采用了电机驱动的方式,且电缆的余度并不大。但当时的电气产品受时代技术的限制,可靠性并不十分理想。在海试中,因其中一台舵机的电机负荷过重,造成电机烧坏。只剩一台舵机,使该台电机的负荷更大,不得不以很小的偏转来实现转向。经过船厂技术人员和随舰观察的设计院的专家们协商,决定在加大电缆余度的同时,增强电机容裕度,并增设一个发动机舱,专门放置新增的舵机专用柴油机驱动系统。当然,这也压缩了部分燃油舱的容积。

这一连串的动作,也是我让陈海坚决执行的,虽然他对我这样藏着掖着的保护航母的秘密感到有些不解,但还是遵从了我的指示。但他也提出了,在东海立即搞一次海军大演习,一来可以使美日的侦察舰船的注意力立即转移,给他们造成错觉,认为近期中国沿海的无线电讯号的激增,是因为演习的原因;二来还可以检验中国最新的超级战列舰的真实战斗力。我同意了他的想法。

接着,共计6个舰载机联队在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中,完成了航母舰载机正常科目训练任务,有2架CF-2J舰载战斗机和一架CBA-1J型舰载鱼雷机在训练中不幸坠毁。舰载机联队是海军航空兵新成立的一种战术单位,主要用于舰队航空母舰的作战使用。此次完成训练任务的6个舰载机联队,其番号从第1~第6,另有14个舰载机联队正在组建当中。每个舰载机联队拥有60~140架飞机,其中包括战斗机中队、俯冲轰炸机中队、鱼雷机中队、侦察机中队和勤务机中队以及一个地勤大队。从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计划来看,将在五年内将绝大部分岸基航空兵改为舰载航空兵,岸基航空兵将只保留诸如轰炸机部队、巡逻机部队、侦察机部队和包括运输机在内的勤务机部队。这也符合我的观点,因此,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即使在陈海的某种不满下,仍迅速地完成了计划,并编写了完善的舰载机飞行教材和各种手册。

当这6个舰载机联队共计600余名飞行员在完成了起降、编队飞行、防务战术飞行等训练后,立即又投入了对舰对地攻击及舰队防空的战术训练中。这也是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最大的难点。为了尽快打消海军中广泛存在的战列舰派的传统思维,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下令,先着重进行对舰攻击的训练任务,以完成与战列舰进行对抗试验。为了这次对抗试验,飞行员们投入了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从单机俯冲轰炸、低空鱼雷攻击到编队攻击,再到复杂的多机多角度轮流及同时攻击的训练,教材和手册也越来越丰满和完善,最终于10月4日完成了预定的训练任务。当然,也付出了5架飞机坠毁,7名飞行员牺牲的代价。

为了进一步加强航母编队训练的保密度,我让陈海继续将战列舰的演习进行下去,并将美日侦察部队向更远的海域引导。陈海亲自坐镇“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并将其作为整个中国铁血海军的旗舰。他带领着演习舰队从东海一直向第二岛链延伸,跟随的美日侦察舰队也日益“壮大”,到了演习结束时,在后面尾随的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侦察船组成的110余艘庞大的“舰队”。陈海这次演习成功地吸引了各个海上强国的注意力。当然,各国媒体也对此发表了长期的大篇幅的跟踪报道,认为这是中国铁血海军完成战争准备,争霸太平洋的第一步。在美英日等国的媒体中,也首次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为了掩饰中国铁血海军的航母编队在南海完成战斗训练。

3月18日夜,在数艘主力战舰、巡洋舰等护航舰艇的掩护下,三艘航母秘密进入黄海。为了避开在黄海异常活跃的日本帝国海军的侦察,航母编队以最快的速度向南行进。为了扩大警戒面积,海军航空兵也派出了上百架飞机在附近海域进行不间断地搜索,所有中国的武装渔船也在航母编队活动及经过的航线附近撒开。3月19日晚,编队经过台湾海峡后,临时驻进汕头附近的军港,以避开听到风声的美日侦察舰船。

由于此次航母编队的行进,使中国沿海突然之间涌出大量的无线电讯号,这让一直在监听的美国和日本海军非常不安,派遣了十余艘侦察舰船驶近中国领海进行侦察。当然,中国海军布撒在各海域的预警船只也及时地发回了讯号,使中国海军作出了迅速地反应。一方面派遣军舰拦截这些侦察舰船,一方面,航母编队进行紧急规避。

20日上午9:30分,对抗试验命令同时下达,双方同时回电表示收到命令。数十个参谋在巨大海图上开始标注双方各种兵力的实时情况。31分,参谋们同时报告了双方派出了侦察机。不同的是,航母编队派出的是CS-3J型舰载侦察机,而战列舰编队派出的是SZ-2J型水上侦察机。这两种侦察机无论在续航力、航速、飞行高度等各方面都不处在一个档次。但到了中午12时左右,参谋报告战列舰编队的SZ-2J型水上侦察机首先发现了航母编队则让我感到非常没有面子。陈海一听到这个报告,立即就呵呵地直笑,这让我越来越看他不顺眼。

不过,CS-3J的飞行员也不是吃素的,仅过了不到10分钟,参谋便报告说,一架CS-3J型舰载侦察机也找到了战列舰编队的准确位置。这个消息虽然迟到了十分钟,但仍让我立即信心百倍起来。航母编队在得知确切信息后,又派出了3架侦察机对其进行持续跟踪。12时30分,参谋报告,航母编队开始转向迎风航线,并派出了12架CF-2J型舰载战斗机,对编队周边进行警戒,清除附近的侦察机。

经过仓促地准备,代号为“海潮”的海军演习于3月22日展开。海军动用了“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奉天”号、“广东”号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数艘驱逐舰、十余艘潜艇参加。演习的重点就是验证战列舰的强大火炮威力。在对拥有厚达400毫米装甲的靶船的射击中,超级战列舰和战列舰的主炮威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在26公里处,“山东”号超级战列舰的第5次齐射,2枚457毫米穿甲弹轻易地穿透了靶船的主装甲,巨大的爆炸把重322吨的靶船炸得“尸骨无存”。另一艘重285吨的靶船,其上的400毫米装甲也被20公里外的“奉天”号战列舰上第4次齐射的一发406毫米炮弹撕了个粉碎。

战列舰上的重炮精确地炮击给了陈海无比的信心,他在发给我的电报中声称:“此次演习的结果相当令人满意,“山东”号和“奉天”号以25节的速度对20多公里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全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了目标。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战列舰和超级战列舰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海上唯一的霸主。在我眼里,航空母舰将会成为战列舰编队中负责防空任务的辅助舰种,而应该不会成为舰队中的主力。我个人认为,这是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关系最好的定位。”

于是,三艘航母不得不于3月2日再次返回船厂。通过进入船坞,切割船体钢板,重新布设线路,重新焊接新的舱室等,直到3月16日才重新下水进行海试。不过,这次的改动,也基本清除了新航母的各种隐患,全部三艘航空母舰在今后的使用中,再也没有大的工艺及设计问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