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七十八章:铁血大洋(五)

当然,整个接应舰队的所有官兵们此时还并不知道,他们打响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血腥、最悲壮惨烈、最具史诗般的战列舰大对决的第一炮!这一历史时刻不仅会永远记录在人类战争史上,也会永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次齐射共发射了二十多枚炮弹,当然也没有击中任何一艘英国战舰。这种结果德尔皮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他并没有奢望能够靠“远程”打击就可以击溃英国舰队,这样做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打乱英国舰队的阵形。但英国舰队指挥官也明白这么远的距离上,对方的炮弹几乎没有威胁力,更谈不上精度,所以舰队的阵形仍旧保持。

德尔皮继续让舰队保持着射击姿态,不过,由齐射改为自由射击,但目标则锁定为炮瞄雷达上最大的回波,也就是“狮”号。而英国舰队仍然没有反应,英国舰队指挥官知道,这种距离上的射击是没有精度的。但他忘了:有时,技术上的差距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中国在电子技术上的优势,使新世界联盟各国也受益菲浅,炮瞄雷达的装备使联合舰队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这种优势除了电子技术同样发达的美国外,其它国家还无法弥补。很快,一枚406毫米口径的炮弹便砸在了英国“狮”号超级战列舰的主桅上。

陈海沉吟着说:“但如果他们真的是想用‘华盛顿’号来作最终砝码呢?要知道‘华盛顿’号上的533毫米主炮,在10至15公里的正常交战范围内,可以轻松地击穿我们现有的超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叶飞说道:“也不排除这个可能,看来我们的侦察力量还是太弱了。”薛庆功这时候说:“我再去打电话查一下,看看美国人的潜艇补给船到底在什么地方,反正我们的可行情报显示,他们总共也只有5艘。”说完,他就快步离开。

叶飞想了想说:“可能是我们多虑了,美国的潜艇补给船,每艘最多可以为4艘潜艇进行油水、食物和药品补给。就算他们把全部的5艘都派来,总共也只有20艘潜艇。要在几个重要航道上设伏是不够的。除非他们能够非常精确地掌握我们联合舰队的行踪。”我摘下军帽,搔了搔脑袋问道:“你们看,会不会有内鬼给他们通风报信?”陈海摇着头说:“有没有内鬼我不知道,但即便有,也没法通风报信。联合舰队一出海就实行了无线电管制,除了旗舰、分舰队指挥舰外,所有的舰船都不允许使用中长波通信。各舰之间接收的也是旗舰的短波通信,美国人是无法截听的,短波还传不了那么远。”我听后定了定心。

但我还是心存疑虑,我问道:“我知道美国人的电子科技还是相当发达的,如果他们凭借联合舰队的长波通信来进行无线定位呢?”陈海回答:“这是可以办到的,我们也能办以。但这种概略的方向只能表明联合舰队大致在什么方向,而距离是无法判断的。”我又问:“既然我们也能办到,那同盟海军的大致方位是不是我们也已经掌握?”陈海摇摇头说:“没有,我们还没有接到同盟海军的长波通信。估计他们是在战前进行了非常周密的计划,因此各舰队之间并没有进行联络,而短波通信我们也无法截听。”

5月9日早晨7时,双方相距18公里。德尔皮下令各主力舰齐头并进,用来分散被打击的概率,由于没有也无法占据“T”字头阵位,如果还排列成战列阵形,只可能将自己手中的主力战舰一艘一艘地送到英国舰队的口中。“敦克尔刻”号、“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被部署在阵形的最左侧,旗舰“罗马”号在中间,其右是“维托里奥”号和“都灵”号战列舰。

这种阵形安排非常明显,让战斗力和防御力均较差的战列巡洋舰去抵挡英国“狮”号超级战列舰那恐怖的火力,主力则迅速冲破英舰的战列阵形。而且可以用所有主力战舰上的主炮集中打击“狮”号。加上各舰相距约4链(740米),使英舰队无法靠混乱中的炮击来创伤接应舰队。当然,同行的6艘轻巡洋舰也勇猛地向“狮”号冲去,用这种近似于自杀的作战方式为主力战舰摆脱英国舰队的堵截创造机会。

此时,英国海峡舰队也开始了还击,“狮”号的全部9门457毫米巨炮开始了咆哮。9枚炮弹在2秒钟内发射,巨大的炮口风暴掀起了遮盖整个舰体的水雾。紧随其后的“无畏”号战列舰和“杰利科”号战列巡洋舰也立即进行了齐射。接下来是“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约克公爵”号的齐射。不过首次齐射一般是作为校射,其精度不够,对接应舰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意大利的“阿布鲁齐”号、“朱塞佩-加里波第”号轻巡洋舰和法国的“特鲁安”号、“皮格特”号巡洋舰加上荷兰海军的“爪哇”号、“苏门答腊”号巡洋舰着实给索姆维尔带来不小的麻烦。在“狮”号的周围仅有2艘驱逐舰,其余的数艘重巡洋舰则跟在了战列阵形的后面,而剩下的4艘驱逐舰则在一艘轻巡洋舰的带领下绕道至接应舰队的右侧。

这样一来,造成了6艘巡洋舰在几乎没有阻拦的情况下迅速逼近了“狮”号。虽然“狮”号、“无畏”号和“杰利科”号的114、127、152毫米等多种口径的副炮拼命拦击,但这些副炮并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控制,其精度全靠炮塔自身的瞄准装置和炮手们的经验。这样,仅仅过了数分钟,“狮”号便挨了30余枚152毫米炮弹,甲板上变得一片狼籍。

我听后觉得再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挥手说道:“既然都没什么好办法,那就用我们的笨办法。让航母战斗群立即提速,拉近与联合舰队的距离,作为联合舰队的坚实后盾。实在不行,即便同盟海军歼灭了联合舰队,我们也要用航母战斗群去歼灭他们的舰队。一来,也算是为联合舰队报了仇,二来嘛,大家又都不吃亏也不占便宜。”

所幸的是,薛庆功告诉我们,美国的几艘潜艇补给船都还在自己的港口处呆着,也就是说这场海战,将不会有,至少不会有同盟海军的潜艇参与。至于为什么同盟海军有那么大的“魄力”,想一口气吃下整个联合舰队,我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作出最后的结论。最后只能决定走一步是一步了。

再说说接应舰队的情况,舰队司令德尔皮心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天气越来越糟,那么逃脱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忧的是从联合舰队传来的情报称:英国海峡舰队至少拥有一艘“狮”号超级战列舰。更糟糕的是,暴风雨降临的时间在2个小时之后,而与英国海峡舰队遭遇的时间,乐观地估计,不会超过1个小时。而且他的舰队转向正南,而英国舰队不需作任何动作,即占领了“T”字头的有利阵位。但他也明白,这是从同盟海军包围圈中跳出来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和机会。

此时,双方的雷达都已经发现了对方舰队那杂乱且庞大的回波,双方舰队指挥官都非常清楚战斗即将打响,几乎同时下令拉响了战斗警报。5月9日清晨7时左右,双方相距27公里,借助新从中国进口的炮瞄雷达,接应舰队的5艘主力战舰的前主炮对英国海峡舰队进行了第一次齐射。

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强大的造船工业,却不愿意拿来建造大量的主力战舰,光凭航空母舰这种新型战舰,中国就真的有把握击败战列舰如林的同盟海军吗?难道这种新型舰种真的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能够完全取代战列舰,以致于中国海军对之如此青睐。如果真的这样,那中国海军挑起全球战列舰热,不是包藏了极大的祸心??!!看来这极有可能,中国可能又一次走在各国前面,不仅有更新的装备,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更新的军事思想!达尔朗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了,他摇了摇头,将心中的杂念挥去,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拯救接应舰队。

隔了许久,叶飞突然说:“我听总参情报部的同志说过,美国好象也装备有潜艇补给船?”大家听后又是一惊,要知道,同盟海军的战术应该是堵截联合舰队,只要选定几个相应的航线,就可以让数十艘潜艇预先进入预定战斗海域,然后实施突袭。而巽他海峡肯定在同盟海军的预定航线中,潜艇肯定无法与战列舰舰队硬拼速度与火力,但它可以进行伏击!同盟海军可以用潜艇先行击沉或至少重创联合舰队的超级战列舰,再用本身的超级战列舰去对付剩余的联合舰队战列舰,这样一来,几乎可以肯定同盟海军会获得最终胜利。

5月9日清晨5时30分(当地时间),南印度洋上,太阳并没有象往常那样升起,无尽的乌云密布天空,虽然能见度远比黑夜要高,但仍显得有些昏暗。海风也开始逐渐增大,看来一场暴风雨也即将来临。正在洋面上劈波斩浪的欧洲接应舰队旗舰“罗马”号上,意大利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员德尔皮中将忧心忡忡地皱着眉头。刚才情报官向他报告,无线侦察系统突然发现了大量的无线信号,而位置则在其舰队的两侧。也就是说,这极有可能是位于南侧的英国海峡舰队正在与位于北侧的美国第6舰队进行战前最后的协调。

自从进入印度洋以来,美国第6舰队就始终若即若离,虽然上面传下来的的情报声称美国第6舰队主力被中国的远洋破交舰队牵制了,但他心里很清楚:接应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与联合舰队会合,而不是与第6舰队交战。在穿越马尔代夫时,水上侦察机也报告了在迪戈加西亚附近发现了英国的海峡舰队,他立即下达了全舰队加速前进的命令。后来又接到了达尔朗发来的电报让其立即前往巽他海峡与联合舰队会合,这是他认为整个行动以来,最让人称心的一道命令。毕竟,与联合舰队会合后,他才能说心中有底,不至于被美英两国舰队南北夹击。

但在北面的美国第6舰队实力要比英国的海峡舰队强一些,主要原因是因为有2艘超级战列舰,即“蒙大拿”号、“爱达荷”号;3艘战列舰“马萨诸塞”号、“亚拉巴马”号和“新怀俄明”号战列舰。还有“威奇塔”号、“北安普敦”号、“切斯特”号、“芝加哥”号、“彭萨科拉”号重巡洋舰。另有数艘驱逐舰。

他让厉海魂通知其他几位舰队高官,聚在一起商量联合舰队的未来作战思路。当然之前,他也让厉海魂下令让接应舰队立即转向正南,哪怕与英国海峡舰队交战,也一定要迅速脱离同盟海军的包围圈。在舰队高层齐聚一堂后,厉海魂首先提出了一个方案:先集中全部主力,歼灭美国的第7舰队或日本舰队,至于接应舰队只有先让其自行突围。这个方案立即遭到了除达尔朗之外所有人的反对,毕竟接应舰队的拥有国,在座的几乎都有分。

但达尔朗却有意赞同厉海魂的想法,因为趁同盟海军未能集中主力之际,全歼其中一部,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目前最恰当的选择。但达尔朗或多或少也是个政客,他明白这样做,不仅法国政府,就算整个欧洲宪章都不会允许的。他也只能无奈地否决了厉海魂的方案。接着舰队副司令,意大利海军副司令诺维切拉中将也抛出了一个方案:全舰队立即转向西南,绕开同盟海军的第7舰队和日本舰队,在英国海峡舰队的侧翼插上一刀。当然这个方案的前提是欧洲接应舰队必须熬过近10个小时的时间。

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德国海军参谋长邓尼茨中将(也是联合舰队副参谋长)补充说明,从当前的天气情况来看,正在与英国海峡舰队周旋的接应舰队只要撑过2个小时,战场海域就会出现暴风雨,海情也会超过6级以上,这种海情是不可能继续交战的。达尔朗权衡了一番,立即同意了诺维切拉的方案。5月9日清晨6时30分,联合舰队开始转向。

达尔朗在知道接应舰队的窘境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目前联合舰队战列舰分队与接应舰队相距达300海里,就算两舰队全速相向行驶,也至少需要5个小时才能会合。在这5个小时之内,同盟海军占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完全能够将接应舰队彻底消灭。接应舰队如果不转向,继续前驶,则会面对美国第7舰队或日本舰队占有“T”字头阵位的优势打击,而向南,则会面临英国海峡舰队占据“T”字头阵位,向北,也会面临美国第6舰队占据“T”字头阵位的打击。而向西,估计美国第6舰队和英国海峡舰队的指挥官们不会那么弱智,连敌人的退路也不知道截断。看来,接应舰队似乎凶多吉少。

在达尔朗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厉海魂向其递交了一份情报文件,上面详细列出了同盟海军各参战舰队的具体情况。这是中国海军根据各国情报及侦察船、潜艇、飞机等多种手段侦察到的汇总分析。英国海峡舰队总共拥有5艘主力战舰,其中有一艘超级战列舰“狮”号;3艘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号、“约克公爵”号、“无畏”号战列舰;另有一艘“杰利科”号战列巡洋舰。同时还有3艘“伦敦”级和2艘“肯特”级重巡洋舰及数艘驱逐舰。

从24公里处射来的炮弹摧毁了“狮”号主桅上的了望塔和部分雷达天线,正在“狮”号上指挥的英海峡舰队詹姆士-索莫维尔中将猛然醒悟过来:情报机构传说的联盟海军主力战舰上装备有炮瞄雷达,看来是真实的。此时的他不得不开始调整舰队的阵形,下令拉近各主力舰之间的距离,靠相差不大的回波干扰敌方的炮瞄雷达的准确度。同时也加大了各主力舰集中射击时的散布精度。

但各舰还未靠拢,又一枚406毫米炮弹击中了“狮”号的司令塔。虽然厚达450毫米的装甲抵御了炮弹,使其未能穿透,但巨大的震动仍让司令塔内的官兵口鼻流血,头昏目眩。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也席卷了司令塔下的两座高炮炮位,造成21人死亡,而受伤的仅有3人。士兵残破的肢体、碎肉撒满了二层甲板,鲜血四处飞溅。

而欧洲接应舰队的正面则有实力更强大的美国第7舰队或日本舰队。第7舰队拥有“俄勒岗”号、“明尼苏达”号超级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内布拉斯加”号、“艾奥瓦”号战列舰;另外,最新式、威力最大的“华盛顿”号超级战列舰携“新内华达”号准超级战列舰也有可能参战,其具体位置正在侦察中。第7舰队还有“路易斯威尔”号、“休斯敦”号、“奥古斯都”号、“新奥尔良”号、“旧金山”号重巡洋舰及一些驱逐舰等。至于日本舰队,则有“大和”号、“武藏”号、“信浓”号、“日光”号超级战列舰;“加贺”号、“宇都宫”号、“舞鹤”、“和歌山”、“赤城”号、“奈良”号、“神户”号战列舰;“天城”号、“长野”号战列巡洋舰。另有“新古鹰”号、“加古”号、“最上”号、“三隈”号、“铃谷”号、“熊野”号、“高雄”号、“爱宕”号、“鸟海”号、“摩耶”号、“佐贺”号、“鸟取”号和“甲府”号重巡洋舰。另有一些驱逐舰等。

达尔朗越看越心惊,如此强大的实力,就算是接应舰队与联合舰队会合,他心中也没有战胜同盟海军的信心。至少28艘主力战舰,其中还有9艘超级战列舰!如果再加上行踪未定的“华盛顿”号和“新内华达”号,整个同盟海军就有高达30艘主力战舰!不仅如此,还有相同数量的重巡洋舰存在。反观联合舰队,仅有20艘主力战舰,就算加上中国的另两艘“重庆”破交巡洋舰,也不过才22艘主力战舰。而重巡洋舰,也仅有15艘。看来只有充分发挥中国那几艘装备有舰载火箭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才能勉强有一拼之力。

但现在看来,对方并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同盟海军已经决定在他与联合舰队会合前将其摧毁。他立即让手下的情报官立即向达尔朗发报,阐述目前的情况,希望达尔朗能够迅速前来支援。仅过了几分钟,情报官又慌张地跑来向他汇报:又发现大量的无线电信号,方向为正前方,且无法破译,几乎可以肯定是同盟海军!德尔皮眼睛一黑,差点摔倒。他明白,这一定是美国的第7舰队或日本舰队,他已经陷入到敌人的包围中!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