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谋曹篡魏》
谋曹篡魏

第九十二章:两边皆敌

但问题是这李毓究竟是怎么做到,让城里的百姓们都知道小曲,却又没有逐渐流传开来的呢?

他心里暗暗决定,等这事过后,定要向这忽悠大王好好地请教一下。

这时候王允、董承等诸位大臣们,个个面露诧色,相互交头接耳。

自从汉朝经历数代宦官乱政,一直到董卓入京以来,朝廷早被掏空国库,跟本无力对抗西凉乱党来袭。

正因如此,这些大臣们才会如此重视孙坚这支强悍的军队。

周扬看着眼前这番情景,不禁心中苦笑,就算那李毓的小曲,再加上蔡邕的建言,可能也没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落草斩一日,重现好天气。”董承跑到了蔡邕面前,虚心问道,“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周扬发现王允开始命守将关起城门,心中除了好笑之外,却也放下了心头大石。

终于可以不让孙坚捷足先登了,但汉献帝和这些大臣们,该如何面对孙坚军的到来呢?此事可大可小,倘若处理得不好,把孙坚惹怒的话,这可是比李郭更难对付的猛将。

李郭二人仗的是精锐的骑兵,以及随董卓在西凉打滚多年,常与羌胡各族这种天生的游牧民族交手,练就了带兵打战的本领,只是身边缺了像贾诩、陈宫这类的军师。

孙坚却不一样,他手中不但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且还有像程普这类智勇双全的将领,还有黄盖、祖茂、韩当等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

如要事情搞砸的话,变成西有李郭叛军,东有孙坚以勤王名义强行攻城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周扬越想越觉得后怕,可是身边又没有一个能够问计的军师。

李毓虽然聪明,但他毕竟与贾诩、陈宫这种级数的军师,仍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忽然,城门守兵来报:孙坚军已经抵达城外五里处。

周扬暗叹该来还是来了,终归还是得坦然面对,于是便来到了大臣们行列中,看看他们如何将孙坚军拒之门外。

董承到他前来,便一脸不快地往旁边退去,显然是之前自己全力支持孙坚入城,如今却好像一个犯了错的人似的,只能躲在诸臣之中,希望自己比较不那么惹眼。

“司徒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周扬来到王允身旁,问道。

王允道:“我已派人火速赶往府内,请陛下亲自前来东门,希望能够安抚孙坚的军队了。”

周扬暗骂这老家伙,迎接孙坚入城的时候便首当其先,现在城内流言四起,却把这黑脸交给了小皇帝去做,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坦然受教的样子,说道:“也只能这么做了,还是司徒大人考虑得周到。”

“周太守请把城内可用之兵集聚到城东,”王允又道,“以防孙坚兵变。”

周扬左脸一阵抽搐,心里仅管有一万个不情愿,却还是只能领命离去。

目前长安城内仅有二千多步卒,而且将近一半以上都是老弱残兵,主要还是因为朝廷国库空虚,没办法为士兵们打造铠甲兵器。

这二千多步卒无论是数量、作战经验,或是士气与装备方面,都与孙坚军有天壤之别,真正能上得了战场的,恐怕只有董承手底下那二百多骑兵罢了。

所以长安城表面上看来坚不可摧,实际上却只是一座外强中干的虚城而已,谁先占领,就可拥有城内富饶的市场资源,以及这易守难攻的城墙箭楼。

孙坚会眼睁睁地放弃,这摆在面前的肥肉吗?

如今整个城内看似平静,但到处都是不利于孙坚的谣言,单是这一点,就算孙坚本人不发彪,恐怕也会引起他摩下将士们的愤怒。

周扬忽然萌生起了一个念头:干脆放弃长安城,凭我和汉献帝的交情,应该能够说服他,就像那天背着他要逃离郭府一样,就这样悄悄地离开吧!

但他很快就无暇多想了,因为当他来到司徒府的时候,刚好碰到了正赶来通报的城西守兵:“西凉军已在城外三十里外驻营,城西已进入警戒状态。”

这就意味着必须立刻调兵往城东了,否则西凉军一来,城门必定不战而降。

想到这里,周扬改道赶往兵营。

数天前李郭二人仍在董府,就算要回安定调兵往长安,这速度也确实太快了,不愧是西凉骑兵。

如今长安城西有叛军,东有孙坚军,任何一方都有足够的实力占领长安。

周扬来到兵营,把二千多步卒聚集起来,头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全部都到城西去。

无论要不要打战,至少可以稳住城西守兵的士气,否则西凉军一到,长安城马上就会就会落入李郭二人之手。

他其实并不希望,这两股只懂破坏的西凉军阀进入城里。

但如果无法阻止,再次将要发生的惨剧,索性就带着汉献帝逃离长安,反正这原本就是他当初潜入长安的目的。

然而,他当初做不到弃下洛阳难民,如今又怎能做到弃下长安的百姓?

这时候城东又有董承的骑兵飞报:“司徒大人让周太守立刻赶往城东。”

“西边叛军来犯,你让我现在去城东?”周扬烦躁道。

但那骑兵怎可能回答他的问题,负责报告完毕就离去了。

周扬不得已再次往城东赶去,见以王允、董承为首的大臣们,都站到了城墙上与孙坚答话,不禁心中苦笑,首次见到这种不切实际的对话。

因为孙坚若是真打算破城而入的话,这些大臣和董承那两百多骑兵,只会望风而逃,哪有可能抵挡得住。

要不就干脆再次打开城门,让孙坚入城与西凉军去对抗。

“司徒大人。”周扬也来到了城上。

城外清一色的火红旗帜,以及那排站整齐的军队,孙坚赫然就在其中,依旧是头戴赤厨帻,扛着一柄古锭刀,在马背上威风凌凌地抬头望了过来。

王允避开他的目光,侧过脸来,低声道:“其实华雄军早被孙坚歼灭了。”

周扬心中一动,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王允道:“其实孙坚早就派了一支奇兵埋伏在渭南附近了,华雄军才刚到渭南驻营,便遭到了突袭,一夜之间便全军覆没。”

周扬听得心中一动,这对王允他们来说,或许不是个好消息。

孙坚这么做就是想借着华雄对长安的威胁,让朝廷早日让他入城,如今却引起了王允等人对他的怀疑,加上那流行的小曲,更加让大臣们对孙坚的野心产生恐惧感。

此时,街边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在数名书生的陪同下,缓缓走向王允。

周扬马上认出对方,正是四天前河边小屋的主人蔡邕。

恐怕这四天里,李毓不但没有闲着,而且还在城内到处散播那小曲,只不过并没有让使其流传开来。

这正是他的巧妙之处,为了要让这些大臣们,对已经家喻户晓的事物闻所未闻,再由蔡邕来个突然爆料,让他们产生了自己孤露寡闻的错觉,从而使蔡邕的建言变得更有份量,使这些散播的小曲更具有杀伤力。

蔡邕干咳了两声,笑道:“看来对外界的事情浑然不知的人,并非老夫啊!”

城东,以王允为首的诸多官员,早已在城门口等着迎接孙坚军的到来。

王允与诸官们对这不喜官场的文学大家的到来,都感到颇为讶诧,双方互相行礼之后,便恢复了常态。

由此可见这蔡邕并不善于官道,所以才不见有人对他的到来有多重视。

不远处的周扬却看得心中叫苦,蔡邕如此不懂人际之道,这么一说只会增加大家对他的恶感,又如何他们建言。

这次连王允都听得极不自在,忍不住问道:“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诸位大人竟对民间歌谣闻所未闻?”蔡邕不答反问道。

周扬本打算上前把他拉走,以免得罪了这些大臣们,今后的日子必定不会好过,但现在终于明白了蔡邕与李毓的用心了。

董承有些不奈烦地道:“蔡先生看来是久居小屋,对于外界的事情竟浑然不知,如今整个长安城的谁不知道,孙坚军即将到来。”

“如此说来,诸位大人是在这里迎接他了?”蔡邕故作奇怪地道。

有的甚至跑到路边,随便找了个寻常百姓询问,得知与蔡邕所说的竟是一样,仍是难以置信,直到围观的所有百姓开始哼着那小曲,大臣们才终于相信了蔡邕。

“小子要进城,两土不可得……”王允把前两句默默念了几遍,觉得没什么文学水准,才断定这些词句绝不可能是出自蔡邕之笔。

果然所有大臣们闻言都脸色一沉,显然这并不是什么很有面子的事,但又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董承更是怒形于色,冷哼道:“我们都是为了保住汉朝基业,在场一不是忠臣良将,这么做都为了共同抵抗叛军,蔡先生却在这里说风凉话。”

然而蔡邕却不以为忤,语气平和地道:“请问诸位大人怎会在此?”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