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水浒之巅:从方腊开始》
水浒之巅:从方腊开始

第596章 613.续二帝王将相043.高俅从军

童贯在辞行天子时,赵佶让高俅和自己走一遭的瞬间就想到了这个答案。他要连这个也不明白,童贯的胡子真是白长了。

出京前,童贯跟高俅并不算熟。不打交道不知道,一打交道吓一跳。高俅这个人实在是太另类了,童贯很快就给高俅作出总结: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狗屁不懂,稀屎两桶!

怎么回事呢?拿目空一切做个解释。高俅眼中只有徽宗天子赵佶一人,其它人,包括童贯在高俅眼中就是个渣!

打仗要有兵,要有武器,还要有战马。

兵且不说,大宋有禁军百万。这个战马却是个天大问题?陕西年年开战,战马损失远远大于补充,按照以往每年茶马交易量计,年入二万匹番马,补入军中不过数千,目前陕西全境马军也不过三万,打西夏没有二十万铁骑谈何容易。

设置青海马监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补充战马。可是,马也是一件商品,它是有价值的,你需求的越多,花的钱就越多。

你要给高俅提军纪,高俅会反问一句:“军纪!军纪是什么玩意?”

正是:

让他站岗他睡觉,让他巡逻他溜号。

让他往东他往西,让他打狗他撵鸡。

王厚是位治军极严的将军,而高俅是屡犯军纪,这不是往人家枪口上撞么?

可最终的结果是高俅屁事没有。

只因为童贯每次都会出面替高俅包揽一切。

这又是为什么呢?童贯比谁都清楚,高俅是官家交待下来的人,谁也动不得!

王厚等将帅颇有微辞。

因为,童监军在熙州刚上任做述职发言的时候,就强调了俩点。“一是军令,凡不服军令者——斩!二是军法,有违犯军法者——斩!”

怎么军令和军法到高俅这就不好使了呢?

那是最后一次,王厚因为高俅又来找童贯。

“大哥,高俅又违反军纪了。这次再不处理真不行了,大家眼睛全盯着呢!”

童贯皱起眉头,也没问高俅究竟犯了什么军纪,直接给王厚出了个主意:“王将军,你看这么行不行。以后有人再提高俅,你就说军中查无此人。”

高俅可是在册的军人身份,胳膊上刺着他的编号“九五二七”,职务是马军正牌头。一听童贯说“军中查无此人”,王厚当时就愣住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你想,要是连人也找不到,你还能怎么办?王厚虽然不明就里,他也是个明白人。只好心里暗叹口气:“原来军令和军法对于查无此人的高俅是不起作用的。”

王厚终于也明白了一件事:高俅,这个人动不得!

最气人的还是,高俅犯了错,童贯出面帮他,高俅不但不谢,还曾当面说出一句:“要你来多管闲事!”

用一句气急败坏形容童贯当时的心情最恰当不过。换个人,童贯非得让他知道知道顶撞长官的严重后果不可。

童贯当时只是叹了口气,还说了一句:“高俅,不是我夸你,你可真是世间少有的极品呀!”

高俅这厮,赏则无恩,不赏有害。哪个长官会用他?

青唐之战,高俅是寸功未立。不过,童贯仍然白给他一个副指挥使的职位。

副指挥使是大宋军内最低一级军官,从九品。不过,功名大门给高俅打开了。

也就是童贯,换个别人,谁会这么对待高俅?

问题是,一个从九品的副指挥使远远不够。

高俅必须再立新功!

而且高俅的功劳还是实实在在经得起官家检验的军功。如果让官家发现高俅军功里有水份,童贯的前途也就彻底毁了。

高俅不像朱冲、朱勔父子俩,没人会管他们军功是怎么来的,高俅将来肯定要回京向官家亲自汇报的。

像高俅这种不学无术,又目空一切、傲慢无礼,还狗屁不懂、稀屎两桶的家伙,怎么才能让他立功?这是个问题。

钱、钱、钱!全得要用钱!

大宋的钱都是用铜铸的,铜的产量可没有纸的产量那么高。

官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把一个足球运动员扔到前线来的,真让他来参加国际比赛呀?开什么玩笑!

高俅从军,只有一个目的,让他立功!

“对付这个人,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吗?”童贯闭起眼睛陷入沉思。

www.youxs.org《帝王将相》www.youxs.org

这日,童贯在衙门内处理些日常政务,又想起了蔡相的四项国策。不想没事,一想他头就痛。他头一痛,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这种情况,他通常喜欢在屋子里边转圈子。当他转到第三圈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不禁有些苦笑。

“左右无事,何不找找他的晦气。”

衙门内从属官员立即准备起来。一盏茶的工夫,童贯的大轿已经被抬出了衙门。

童贯自从当上了西北监军之后,京内不少官员将自家子弟托付给童贯。现在,一场大胜之后,童贯带来的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报了军功,得了些功名。连远在江南的朱冲、朱勔父子二人也上了《功状》的请功花名,荣获战功。

童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朱冲、朱勔是宰相蔡京临出京时托付的人。慢说是朱冲、朱勔父子,就是猪八戒父子,童贯也会给蔡相办了。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问题是这个高俅可是天子赵佶亲自安排的人,朱冲、朱勔父子和那些东京官员子弟就是加起来也没有高俅一个人重要。

是高俅。

童贯吩咐一声:“去军营。”

高俅如果只是目空一切傲慢无礼还不要紧,可他不该把军纪当成儿戏。

高俅从军以来,一直和那些东京官员子弟整日混在一起,不是饮酒就是踢球,要么就是睡觉、吃饭、上厕所。

现在的童贯,今非昔比,动一动身边就有几百号人跟随,好不威风。

童贯端坐在大轿之中,寻思要去找高俅的晦气,不料,一想起高俅比想起蔡相的四项国策头还要痛。他差一点又令人打道回衙门了。

童贯这是打算找谁的晦气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