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残唐末路》
残唐末路

第六章 行军西川

“怎么一个个话都如此之多。”高骈内心想着。

快骑不解的摇了摇头,但军令如山,他只能骑着快马朝着成都城奔去。

这么做其实不仅是高骈的自信,还是实际情况所必要的。多日前,高骈了解到原西川节度使害怕南诏贼寇,下令官民都去成都城内避难,索性把成都城外村屋全部焚毁,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但随着春天到来,天气回暖,而城内人数众多,后勤卫生难以快速解决,容易导致疾病的流行,万一军队染上,后果不堪设想。而大开城门使民众分开,有利于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太阳即将落山,最后的余晖照耀着大地。

浩浩荡荡的军旅正行走在坑洼的道路上,军旅背着太阳,远远看去,虽看不清每个人的面孔,但超凡的气场与素养似乎渲染了整片大地,似乎就连地上的草苗都直挺挺的站立着,以此表达自己的敬意。

他们的首领骑在一匹骏马上,左手捧着书,嘴里还哼着小曲,好不潇洒的模样。

兵部侍郎郑畋说道:“天平节度使高骈真有如此自信?竟让唐廷不必征调河北等地兵员来支援。”

自崔昭彦死后,皇帝按照约定调任卢携为中书侍郎,因与卢携和田令孜私下有勾结,此事并无大的反对。而郑畋与卢携互为政敌,此次亲征就带上许多非卢携一派的官员,免其官场被迫害。

皇帝笑道:“爱卿之前不是极力推荐高骈将军吗,现又如何不信任他呢。朕看啊,高骈将军说的有道理,天高路远,粮食也是重要的问题,那就不让这些地方的兵员过来了吧,让剑南节与东川节兵马继续行军,配合高骈的攻势。”

大臣们思考了此事也有道理,便准奏了此事。

田令孜看无其他琐事,便说道:“今暮色已至,各位大臣请先回去休息吧。”

众大臣便都告退了。

战争即将来临,每个人都惶惶不安,尤其是第一次亲临战争,即使战局走向是酣畅大胜,也难免自己不会被流矢射中丧命。

皇帝在床上思索,他烦躁,烦每日跟这些人精相处太勾心斗角,他惶恐,恐之后的计划有变而命丧黄泉。

本以为这些烦心事能纠缠他一宿,但就这样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近看,他身长八尺有余,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一股儒将之风。

随着太阳西落,打在书上的光束也渐渐消散。他抬头问道;“离剑州城(现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一带)还有多远,时候不早了。”

快骑不解道:“将军,现在南诏贼寇即将兵临成都门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如他们快啊。如果大开城门,成都恐怕瞬间落下敌寇手中。”

高骈不满道:“这个事情你不用管,听命令就成。”

“没什么难度,还不如当年打吐蕃和党项来的刺激。”高骈心里是这么想着。高骈啊,就是这么狂甚至还有点自负,可他自负有自负的资本。当初党项起兵反叛唐朝时,唐朝诸将都拿党项毫无办法,只有高骈力挽狂澜,巧用计策,靠着一万多禁军就抵挡住党项的攻势,那时候可真是刀尖上舔血,好几次就被送去见阎王了,但不屈的意志让他支撑下来,立下了不世之功。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

身边一人回道:“回高骈将军,还有不到十五里。”

这位带儒将之风的人便是高骈,天平军节度使,由他负责此次西川之役的主攻。

下属急忙道歉:“抱歉将军,属下多嘴了。”说完,他向着周围高呼,加速行军。

而现在,他又想起一招妙计。

只见他呼唤军中快骑。

“你现在日夜奔驰,先行前往成都,叫成都守军大开城门,准备迎接我等入城。”高骈自信地说道。

下属说道:“高将军,剑州离成都至少也有三百里,如此急行军,怕是将士们到达后会精疲力竭,有损战力。”

高骈说道:“你只需按照命令行事,其他的不必多言,如果这点距离都有所抱怨,那就改成三日抵达。”

利州城(现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内,皇帝的队伍由长安城到此驻扎。

一所建筑内,一封高骈写的奏折呈现在众人眼前。

其他部将也声声传递,直至整个队伍。

高骈遥望了成都的方向,不羁的一笑,在他眼里,南诏贼子犹如蚂蚁一样不堪一击。他回想起五年前,朝廷派他担任安南都护府都督时,他就把这些贼子杀得落花流水,顺带收复了交州。据说南诏的孩童如果哭闹不听话,大人们只要提他高骈的名字,孩童就会停止哭闹,因为他已经被南诏人妖魔化,成为了爱吃小孩的魔鬼形象。

高骈说道:“让将士们加速前进,越早进剑州城,越早休息。明早卯时继续行军,五日之内过汉州(即今四川省广汉市),直达成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