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医手遮天:将门王妃》
医手遮天:将门王妃

第一百三十九章 齐家治国平天下

见皇上低头沉思一句话都不准备说,太后放下手中的筷子,一手接过旁边嬷嬷递过来的锦帕轻轻擦了下嘴,太后并没有要问皇上意见的意思。

又接着说道:“皇帝该不会忘了吧,四年前,你可是当着朝中众位大臣的面儿,亲口答应了要立瑜儿暂为太子呢,按理来说,瑜儿既是皇后所生,更是嫡出的长子,论哪一条也不枉白占了这太子的名位呢。”

皇帝慢悠悠的吃着,点头轻笑道:“这一点,您就是不说,儿子也知道,但儿子就更不能只因为这一条儿,就让其他的皇子都对瑜儿起了敌意和杀心吧?这样一来,怎么瞧着,这头上顶着嫡出的长子之名,并非是什么好事,儿子也只是给他们兄弟间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储君之位的机会罢了,若用您的这些办法去参考,是不是太儿戏?有些杂耍嬉闹的意思了吧?”

太后宫中,知道皇帝要过来用午膳,早有准备的太后也是没料到,平日里总是以忙为借口,已经好久都不曾来她这里用膳的皇帝,今日却一叫就来了。

不过,到底她还是太后,有些想做的事和要说的话,皇帝也不得不听着,但碍于皇帝乃是一国之君,不管什么决策,即便是错的,只要他皇帝金口一开,那也就是覆水难收。

但太后却是做足了功课,非要皇帝点头的事情,她就不会轻易的改变了主意。

见皇帝还不打算说话,太后慈眉善目的笑道:“皇帝别担心,都是哀家的亲皇孙,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且放宽心,哀家谁都不会偏了分毫的,至于哀家提到的,他们各自府中的亲眷,还有才艺的下人都可参加这一项,也是哀家考虑到,正是团圆节的时候,也是老三辰羿回来的一大喜事,那样别开生面的比试,也是为了大家都热闹热闹的能过个团圆节。”

皇帝总算是忍不住了:“其他皇子的府中,都在红红火火的过日子,人手自然不会差,您知道老三府中就是洒扫的丫鬟都没有个多余的,等老三回来了,也不过身边可能只有两三个手下而已,您叫他怎么和其他几位皇兄比?”

“皇帝别急嘛,辰羿眼下是还没有回来,哀家会吩咐下去的,叫人先找这长隋城里最有名的戏班子提前先给他练着,会给他备着的。这几年,他虽人在北疆,但他的府邸也没有空着啊,哀家都叫人一直尽心的在打理着,他一回来还是会跟以前一样的热闹,一切就只等他回来喽,哀家也想他了。”

等皇帝一到太后的康和宫,才知道太后不只是备了他喜欢吃的菜,而是备了足足一大桌子的菜。

皇帝看着满桌子各式各样的各种口味的鸡鸭鱼肉,心里顿时就没了丝毫的食欲和胃口了。

现在只要太后敢插手此事,与其惹得皇帝不高兴,大家都闹心,那还不如就以其它的办法来顺着皇帝呢。

用太后自己的话说,这是为了要从各个方面去考究将来的储君,更是为了天下苍生和江山社稷才要对未来的储君做最全面的考究,这样就更能证明一代明君在方方面面的才能肯定都是数一数二无可挑剔的,也是以最公平公正的办法才册立的太子。

太后一听很是高兴:“只要皇帝觉着好吃就好,也不枉哀家费心替你备下了,身为一国之君,为君之道不仅仅只有治朝理政,后宫亲善和美,家眷子嗣亲友弟恭自然也是皇帝首要亲力亲为处理得当的一大部分,小家不和则大家难安呐!天下尚且有文武百官帮你打点治理,小家呢?上到皇帝自己,下到宫女太监府中的洒扫丫鬟和浣洗衣物的婆子们,他们不论哪一个,都是帮皇帝维系一个小家的基石,家眷的一言一行无不受主子影响,若主子只懂得尊享荣华富贵安逸的生活,以至于府邸中的下人都会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雅俗不辨,遇事不知,那主子必然也好不到那里去,那便更无治朝理政之能力一说,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皇帝,到时把这几样儿都出成金考的题目吧,到时你的金考必然是最公平公正的,哀家觉着再无人敢妄断定论了,皇帝你不会只偏向了哪一个皇子吧?”

······

怎奈,这是太后备下的,他也正好不是为吃这一顿饭而来的,只能忍下心底那股气,默默地坐下:“您近来身体如何?都是儿子不好,这些时日又逢赤蒙水到了每年的潮汛期,甚是繁忙,一直不得空,都有些日子没来给您请安了,您不会怪儿子吧?”

太后和颜悦色的看着皇帝,一眼瞧来,这慈祥的面容,就给人一种慈母盼儿归的既视感,连皇帝自己都经不住这亲人般的假象,差点还真就以为是太后在惦记着自己呢。

太后摇摇头,笑道:“不用给哀家布菜,只要看着皇帝吃的好,哀家这心里才叫踏实呐,就是不知道皇帝可还喜欢吃这些菜?”

刚才趁着皇帝还吃的高兴时,太后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对皇帝下旨以“金考”胜出者,将作为册立太子人选唯一标准的参左意见和想法。

太后知道,既然皇帝敢在朝堂上都下了旨,可见皇帝那就是下定了决心要想方设法的立安辰羿为太子呢,他这是做足了准备要与她作对呀!

那看来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不管再用什么办法,都是阻止不了这场所谓的“金考”了。

太后眼巴巴的盯着皇帝:“你快尝尝看,哀家这里的膳食可还是皇帝以前喜欢吃的口味么?”

皇帝笑了笑,拿起桌上的筷子,看着放在自己眼前这一盘油腻腻的肉菜,很难下口:“您也吃,别光顾着我了,想吃什么,也让儿子给您布菜吧,您都没动筷子呢,儿子怎可先吃啊?”

“皇帝想多了吧?他们兄弟之间,虽说是有嫡庶之分,到底还是有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在,这也正是哀家为了公平起见,才依了你定下了那金考规矩的,现在哀家不过是想从各个方面都看看,你的那几个儿子里面,到底他们谁才更能出类拔萃担得起大任些,这以后我们大隋的江山,可要交到明君的手里呐,哀家就是百年之后了也能安心的闭眼喽,你难道都不想看到他们谁更优秀吗?”

“现在离八月十五也不是还有一个月的日子吗,把告示颁下去了也好叫他们都早些准备着,这样他们几兄弟也不会觉得操之过急,就没头没尾的应考不是?”

皇帝用筷子夹起一小块桂花糕放入口中,细细品嚼,糕点里特有的桂花香,清淡而悠长的留转于唇齿之间,甜而不腻的桂花糕,更是入口即化,不得不说,太后的康和宫里,不论何时来,都能吃到这些制作精美的糕点。

“儿子近些日子有些上火,胃口不是很好,但这桂花糕的确美味,您也多吃。”

太后笑了笑,亲手拿起筷子,一样一样的挑拣着她认为是皇帝最爱吃的几样菜,都布好菜了才叫身后伺候的嬷嬷端给了皇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