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明朝那些事儿4》
明朝那些事儿4

第24节:第四章 龙争虎斗6

傻眼了,这下彻底傻眼了。

虽然彭泽先生的脸皮相当厚实,但众目睽睽之下,也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审讯就此草草收场。

闹到这个份上,已经结不了尾了,一定要审出来,业余的不行,那就换专业的上!

彭泽接受了指示,离开了张璁的家。

但张璁却没有休息,他连夜抄录了薛侃的文书,准备交给另一个人。

第二天,他进宫觐见了嘉靖,出示了那一份文稿。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其白痴的想法。

夏言这种骠悍之人,天王老子都不怕,而汪御史竟敢找上门来,只能说是脑子进了水,一场审讯就此变成了闹剧。

要说汪御史也算开门见山,刚开始审矛头就直指夏言,反复追问幕后主谋,甚至直接询问夏言是否曾参与此事。

汪御史的行为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估计是想引蛇出洞,可他没有想到,自己引出来的竟然是一条巨蟒!

夏言压根就不跟他废话,一听到被人点了名,当即拍案而起,大喝一声:

”姓汪的,你说谁呢!?”

汪鋐被镇住了,他害怕气势汹汹的夏言,却也不愿认输,还回了几句嘴。

夏言彻底爆发了,他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准备冲上去打汪鋐,好在旁边的人反应敏捷,及时把他拉住,这才没出事。

在此之前,张璁一直在现场冷眼旁观、不动声色,颇有点黑社会大哥的气度,但是情况的变化超出了他的想象。既然脸已经撕破了,夏言也就顾不得什么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找到了后台老板,大声怒斥:

”张璁,都是你搞的鬼,你到底想怎么样?!”

这算是以下犯上了,张首辅也不含糊,清清嗓门准备反击,可还没等他做好热身,一句响亮的话突然横空出世:

”请张首辅即刻回避此案!”

说这话的人是给事中孙应奎、曹卞。

应该说孙、曹二位仁兄是很有点法律修养的,因为他们的话放在今天,是有特定法律称谓的——”当事人回避”。

看着皇帝陛下那涨得通红的脸,张璁不慌不忙地抛出了最后的杀招:

”这是夏言指使薛侃写的,请陛下先不要发怒,等到他们正式上书再作处罚。”

看来有希望,彭泽松了口气,正准备接着开问,却听见了一声大吼:

”但我之所以上奏,都是你指使的!当时你跟我说张少傅(张璁)会全力支持此提议,难道你都忘了吗?!”

没办法了,幕后黑手亲自出马,彭泽又一次站在薛侃面前,开始了耐心的政治思想工作:

”你去告诉薛侃,我很赞同他的意见,只管上奏,我一定会支持他。

嘉靖强忍着愤怒,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这封大逆不道的奏折是一个让他难堪的阴谋,一定要进行彻底的追究!

一天之后,得到张璁鼓励的薛侃十分兴奋地呈上了他的奏折,当然了,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的——光荣入狱。

局势一片大好,张璁和彭泽开始庆祝胜利,虽然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但意外仍然发生了。

”如果你指认夏言,马上就放了你。”

看着眼前的这个卑鄙小人,薛侃沉默了,他看了看四周陪审的官员,一反以往的激愤,用十分平和的语气说道:

”我承认,那封奏折确实是我写的。”

”查清幕后主使,无论何人,一并问罪!”

夏言麻烦大了,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和薛侃的关系,这回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所谓专业人才,是指都察院都御史汪鋐,这位仁兄有长期审讯经验,当然,他也是张璁的同党。

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堂上有所突破。

很快,刑部的审案官员就纷纷前来诉苦——审不下去了。因为薛侃虽然看人不准,却非常讲义气。无论是谁问他,他都只有一个回答:

”我一个人干的,与他人无关。”

虽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嘉靖仍然气得不轻,他看着这封嘲讽他生不出儿子的奏章,发出了声嘶力竭的怒吼: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