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文道祖师爷》
文道祖师爷

第577章 传易传

“五德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母,四曰金,无曰土。”

“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殷明着重提到的五德始终说。

殷明没有故作疑虑,径直点头答应了玄帝。

玄帝见状当先一怔,而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多谢夫子。”

他没想到殷明这么痛快便答应了。

他这是专门说给玄帝听的。

当然,这也只是阴阳家的入门理论,同样也是玄国百姓入道的门槛。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殷明抬手,《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

要想深刻体会阴阳一道,那么对于《易传》就必须熟稔。

《易传》的思想体系是,由天道推衍人事,这与阴阳家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而无论是作为国君,臣属,还是百姓。

要想真正弄懂阴阳之道,就必须对《易传》了如指掌。

当《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天空之中立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为八卦。”

殷明的话音落下,天空中巨大的八卦图开始从左到右进行转动,周期循环,如水流行。

所谓阴阳依存,五行相生,便从这八卦图中得到最具体的体现。

“这便是推衍天地万物的卦象吗?”

玄帝诧异。

他本就是卦师后裔,对于一切推算,推演,推衍的符号都相当敏感。

只是在千元大陆上,他们这一脉使用的推衍工具并不是八卦图。

所以当他看真真切切的看到八卦图时,心中立时浮现一个阴阳八卦图,而且顺时针开始旋转。

似乎世间一切此刻都在他的心中开始有规则的变幻。

于是,玄帝立刻闭上了眼睛,仔细感悟心中的阴阳八卦图。

殷明抬眼看了看玄帝,又看了看林秋蓉。

见他们两人此刻都在仔细体悟,脸上不禁浮现一抹淡淡的微笑。

林秋蓉对阴阳一道的天赋自是不用多言。

而玄帝身为卦师后裔,他对这八卦图的敏感程度也可见一般。

只要二人能够相互依存,那么阴阳家在玄国势必成为至高无上的学派。

讲道并未持续很长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阴阳家的论点只有两个,毋须多言。

另外一方面,八卦图的推衍需要他们自己去领悟,殷明能传下的,只是这八卦图的总的推衍方式。

这就好比学习高数,老师能教的只是解题的方法,需要用到的公式。

至于每一道题需要用到的公式,方法,那就需要你自己去寻找与理解。

用八卦图推衍世间万物便是如此。

殷明传下推衍方法,而作用于每一件具体的事物之上时,则需要推衍之人自己去推算其中过程,找到推算方法。

这不是殷明能够全部传下的。

讲道结束之后,殷明将《易传》传给了林秋蓉。

林秋蓉恭敬接下,并未推辞。

“今日,本座立阴阳家,尔为阴阳之首。”

至此,阴阳家在玄国正是成立。

玄帝对此并无任何意见,他也知道而今自己对阴阳一道的造诣没有林秋蓉高。

所以对于林秋蓉成为阴阳家首主,他乃是心悦诚服。

“林姑娘天赋异禀,而今终得家主之位,该当是水到渠成。”

“实乃文道之幸,人族之幸啊!”

杨子铭感慨不已。

祝明飞也是相当敬佩林秋蓉。

她一个姑娘家竟也有如此这般的文道天赋,实在是令人由衷钦佩。

不过祝明飞却毫无羡慕嫉妒之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与杨子铭都是一般,心中之道并不在阴阳之上。

他们的路,还很长。

殷明离开玄国之时,林秋蓉欲言又止,难得一见的露出些许小女孩羞涩之色。

殷明知道她想说什么,但他并未给她机会。

林秋蓉望着殷明离去的背影,反复其三,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而杨子铭等人也察觉到林秋蓉的不对劲,想要询问殷明,但见殷明未曾开口,他们也就没有多问。

一行人朝着唐国进发,他们离开唐国也有一段时间了。

只是这一次回去的殷明,可与当初离开唐国时的殷明截然不同了。

他更加不会想到殷明此来玄国,便就是为了立阴阳家而来。

“明日传道于帝都,烦请陛下安排一二。”

于是,他对阴阳论更是爱不释手。

“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此次再度听闻殷明讲解,心中体悟更加深刻,一时竟突破小圣巅峰,达到圣者。

殷明点头。

殷明没有多言。

阴阳家本就推崇天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所以在人情世故之上,阴阳家并不如儒家,道家那般严谨。

第二日,殷明与京都之中讲道,着重讲解了阴阳家的阴阳论与五行论,其中还特别列举了《吕氏春秋》《春秋繁露》这两大深受阴阳学说影响的著作。

京都之中无人不惊。

饶是玄帝早知文道能够提升修为,但还是被林秋蓉的动静深深震撼。

他没想到文道竟能直接作用于修为!

因而阴阳家注重的乃是天地事物自然的变化,通过先行推算而先一步达到这种变化。

玄帝本就是国师,而且又是个追求极限之人,所以自然而然也就顺应了阴阳家的理论。

因为这是阴阳家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观点,作用于国家便是朝代更替乃是以五行相生相克而循环变化。

国主的职责便是推演五行变化,及时对国家属相作出变化。

《春秋繁露》乃是殷明第一本著作,所以他在讲解这本书的时候,可谓极尽精致,任何细节一一阐明。

林秋蓉以前也是从《春秋繁露》中得到关于阴阳学说的理论,再经过殷明的点化,这才成为阴阳大家。

换句话说,阴阳家治国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乃是基于理论基础的推论,并不像儒道和道家那般重视德治,法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