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风起代北》
风起代北

第三十八章 牛川大会一

故时人谚曰:“圣武天王无妇家,神元天王无舅家”。

始祖神元生而睿智,有雄杰之度,时人莫测,故远近咸归,豪杰敬仰。

迁都盛乐,移师漠南,教化万民,和亲曹魏,晋魏禅代,亲善如旧。

牛川中心,巍然伫立一座气势恢宏的三丈高台,高台四周旌旗迎风飘舞,狼熊虎豹声势骇人,而在那三丈高台之上,亦有九面旗帜,八面龙纛拱卫一面神兽旗帜,那面神兽旗帜正代表着拓跋氏。

向外看去,祭台四周密布十几万部民,各部首领、宗室旧臣分列祭台最前列,等级分明,各部皆着传统服饰,不一而足。

未几,拓跋珪身着华贵胡服,头戴金顶鹰冠盛装出现,鹰冠上插着九根赤色翎羽,形有冲天之势,又镶嵌数颗鸽蛋大小的宝石,光彩夺目,数十万目光聚于一人。

吾父少年仁德孝顺,得立世子,平定叛乱,惜乎英年早逝。

至于当代,拓跋氏已历九十九世,天道之数已臻至极。

天命不可违,人意不可逆,当此百代之季,吾承历代先君之基业,复立代国,改元登国”。

这是许谦为拓跋珪起草的即位诏书,虽词藻不甚华丽,亦不足以显文才,但却详细阐述了拓跋氏的兴衰,令拓跋珪的即位更加名正言顺。

追认名人为先祖之事,至今已觉不新鲜,拓跋珪也没有心理压力,反正一切为了统治。

周天子定天子七庙,追后稷为太祖;西汉儒生穷首百年,得出结论“汉为尧后”;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曹氏自称汉相曹参之后;江东孙氏或称孙武之后;司马氏自称颛顼之子祝融之后。

据《史记》记载,匈奴是夏之苗裔,这一论据,或许是汉朝为了同化匈奴,又或许真是如此。

或真或假,后人不得而知,有些历史,注定得不到真相。

相比之下,拓跋珪追认黄帝为祖,并不出格。

诏书宣读完毕,自贺兰讷以下诸部首领、宗室旧臣纷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高呼声涌来:“天佑草原,天佑代国,天佑拓跋,天佑吾王”。

环视祭台四周跪倒的黑压压一片,拓跋珪始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众生皆拜吾脚下,这种权力的味道,令他心潮澎湃,热切不已。

拓跋珪举剑,大喝道:“代国的子民们,自秦国灭我国家已经八载,我们已经沉沦太久了,本王要你们举起你们的马刀,骑上你们的烈马,同我光复两京,将整个草原变成你们和你们儿女的牧场”。

“本王在九十九世先君英魂下立誓,穷尽一世,也要建立起我代国的荣耀,为本王前驱者,功必赏!”

话音刚落,数千旧部高声疾呼:“大王!”,声浪此起彼伏,响彻天际。

尽管拓跋珪声音吼至沙哑,但也只有祭台近处各部首领听见,至于远处的部民,只能看到高台上一人持剑的模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被这股狂热的气息所感染,拼命的高呼大王二字。

一些无根脚胡人根本没有见过十余万人高呼的场景,他们夹杂在人群中像是找到了组织,热泪盈眶,暗地发誓效忠代王。

头戴金冠,冠顶凤羽摇晃的拓跋珪在阳光照耀下,部民欢呼中,显得格外神圣。

拓跋珪仰视苍天,俯视大地,倾听部民对他的呼唤,雄心勃勃!

大丈夫当如是也!

……

登国元年夏六月戊戌,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

——《魏书》www.youxs.org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迎着十余万人的审视,拓跋珪心如平湖,波澜不惊,踏步逐阶而上,他目不斜视,步履稳健,一步一步踏上漠南草原权力之巅。

戴着巫师面具的老萨满见到拓跋珪站立稳当,于台下拉长声音:“祭天”。

献王始迁,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献王之子圣武天王(拓跋诘汾)道遇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

时有天女下凡,受命相偶圣武,生子言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

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

秦建元二十年(384年)六月一日,清风徐徐,暖阳当空,准备两月的即位大典缓缓拉开序幕。

拓跋珪转身面向九旗,虔诚跪拜,各部首领随即下拜,再之后,十余万人齐齐跪倒。

随后是祭告诸神,草原人认为万物有灵,山川河流皆有神邸,无高低等级,这点与中原不同。

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以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积六十七世,至于吾之远祖(拓跋毛),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及至宣王(拓跋推寅),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复谋南徙,未行而崩。

又历七世,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

之后,拓跋珪为拓跋氏历代首领追加谥号:“追谥……拓拔毛为成王……拓跋邻为献王,拓跋诘汾为圣武天王,拓跋力微为神元天王,……拓跋什翼犍为昭成天王……拓拔寔为献明天王”。

追谥完历代先君之后,拓跋珪起身宣读即位诏书,声若洪钟:“上古之时,黄帝分封少子昌意于荒服,戍守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世代为君长,统广漠之野。

此后数世,悉为中原藩属,屡抗胡虏入侵,忠贞不渝,有大恩于诸夏,宜功进王。

至于吾祖,英杰魁岸,四方惧服,中原并尊,西至破落那,东至秽貊,北抵大漠,南有桑乾,皆吾国疆。

因黄帝为土德,北俗谓土为拓,后为跋,故号拓跋氏,是为吾族起源。

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

仪式第三项,祭祖,全体拓跋氏族人在拓跋珪带领下祭拜先祖。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