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官场红人》
官场红人

第五十三章:见怪不怪(5)

“小陶,你也坐,这里没外人。小康原来也是我的秘书,那个时候在县里很辛苦,小康曾经阂一起进城卖过大米的,哈哈”小广看到陶涛帮客人倒完开水想出去,就留住了他。

“康乡长好。”陶涛上前握了握康建国的手。

“陶哥,你辛苦了,原先冯书记在县里的时候,我水平低,不能帮什么,也只能打打杂。”秘书之间有段时间流行叫哥。

“坐下慢慢聊,你们都别客气了,章三,你那文章整得不错啊,罗书记看了兜好。”小广看到章三在那闷坐着,把话题往正题上引。

“冯书记,我是想,牛牯岭要吸引城里人来玩,一定要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是文化,就是在喧嚣的都市里慢慢消失的文化,所以。我在写稿子的时候,突出了挖掘牛轱岭的文化底蕴,挖掘那些在城市的街道呼吸不到的文化气息。”章三是个经不住表扬的轻骨头,一听冯书记和罗书记在夸奖自己,血液循环就加快了,话就多了。

康建国恶补旅游知识后发现,新的旅游景点的打造和推广营销,最重要的,就是对景点本身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品牌定位,定位准确之后,才相配套的开展有效的对外宣传。所以,当他听说省委组织部选拔的优秀应届毕业生章三,直接从省委宣传部外宣处来到自己乡里,康建国心里狂喜。章三来牛角乡,迟早是要回省里的,章三要体面的回去,也必须干出一些事业来。在这种共同的激情和愿景下,康建国和章三成了形影不离的兄弟般的朋友。两人在宿舍里,经常聊到深夜,而上次章三给几个报社送的稿件见报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最近,章三又有了更大的计划。

“现在景点建设进展到什么时候了?”小广继续问道。

章三把目光投向了康建国,这个问题自然该有康建国来回答。

“是的,书记,我们想高的打造景点品牌。”章三接过康建国的话说。“我们在景点发现了一条布满青苔的麻石古道,据说这条古道是总督驿道,也有人说是千年古商道,是我们A商先辈们进出的一条古道,是一条布满岁月尘埃的创业古道,所以我们想邀请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以探访这条千年古商道为新闻由头,进而对整个牛牯岭景区达到宣传效果。和新闻宣传相配套,我们准备举办牛牯岭旅游节,在省城开通牛牯岭旅游直通车,把寻访古商道、避暑和吃农家饭结合起来,全面打造牛牯岭一日游的品牌。”

“建设进展非常顺利,预计香港回归的时候就试营业,接待能力每天3000人,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想扩大宣传,除了印制宣传品,在高速公路沿线竖立广告牌,我们还有个对外宣传计划,今天就是来听书记您的指示。”康建国汇报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