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官场红人》
官场红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另有高人授意

小广的眉头逐渐紧锁了。

万浩不再说话,也沉默了,他知道,市长紧锁眉头,证明市长心里也和自己一样,在考虑报道的负面影响。

万浩根据小广的视线,估计市长已经把报道看完了,开口说道:“我担心农民工情绪不稳定。”

陶涛调任资水县副县长后,万浩从资水副县长位上调任市政府办副主任,兼协作办副主任,尽管政府办还安排了一个小秘书,但整天跟着冯广田市长的,是万浩,那位小秘书主要是坐在协作办里处理些联系方面的事情。

章三认识康建国,也认识陶涛,比起来,谁也没万浩猛。

思维的猛。

小广还是一言不发。翻着桌上的那一大叠报纸,找着什么。

万浩小声问道:“市长,您找……?”

“昨天的《C市日报》,帮我找出来。”小广终于开口说话了。

万浩马上就找到了,并把报纸铺开。

小广把目光停留在报纸的最右边,报纸头条是市委书记谷西川的一个活动,头条的右边,竖下来,是小广赴翠湖开发区调研的新闻。新闻里写道,市长冯广田在副市长万玉龙的陪同下,深入翠湖开发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亲切看望了工地上的建设者,并表示,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广大建设者对开发区的辛苦劳动,辛苦付出,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将尽快开工建设农民工子弟学校。

新闻的内容万浩非常熟悉,因为稿子是他万浩和章三一起审阅定的。

市长找这个新闻……?万浩心里琢磨着其中的缘由。

小广把两份报纸折在一起,抛在报纸堆上。看了看万浩。

“我已经叫章三联系教育局和开发区了。”万浩说道。“市长,我担心会不会有人在幕后操纵,背后是否另有高人授意,这是我最紧张的。”

“不谈这些,先了解农民工的反应。”

这时,章三跑进来了。

“教育局那边看到报纸了,准备调查非法办学的事情。”章三汇报着。

“调查什么?!章三,你去下曹市长办公室,说我请他过来下。”小广指示着。曹市长指的是分管文教的副市长曹丰。

这时,市政府办公厅主任也进来了,汇报说:“市长,翠湖的农民工□□了,已经开始往交通宾馆进发,准备包围《A省都市报》的记者站。”

“瞎搞,赶紧阻止,千万不能伤害记者。万浩,你立即联系万副市长过来现在就打电话。”小广说着,自己亲自拨打了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王大山的电话。

“大山,你立即派人去交通宾馆,确保记者安風雨文学了情况。

“好,我立即过去。”电话那头,王大山干净利索的应着。

接着,曹风、万玉龙两位副市长先后过来了。

“你们看报纸了吗?”小广对两位助手说道。

“恩,看了。”

“玉龙,我已经通知了王大山,叫他确保记者站的安全,你现在就出发去交通宾馆,边出发边联系开发区,叫他们也过去,务必做通农民工兄弟的工作,请他们回去安心生产,告诉他们,市委市政府会遵守承诺,会周密考虑好农民工子弟的上学难题。”

小广说完,万副市长就火速出去了。接着,小广指示办公厅主任:“你继续在值班室,掌握最新动态。”

办公室就剩下曹丰了。

小广起身,挡住了曹丰的手,亲自帮曹丰倒了杯茶。

曹丰给小广发了一支,自己也点燃了一支烟。

办公室很安静。

在目前的市政府班子里,也只有曹丰敢在小广办公室电烟,毕竟两人的私人感情摆在那里。

“大哥,你看呢?”小广问道。

一句‘大哥’,让曹丰心里一颤抖,仿佛被牵动了心灵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小广做市长后,的确很忙,也没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和曹丰叙旧,但,男人之间的那份友谊,真应验了那句话——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大早,万浩看到《A省都市报》就拍着桌子。

“吗的比,什么鸟记者!”万浩骂声鄹起。“章三,过来。”

“哈哈,什么滋事报,是A省都市报,好好的报名,被你们这样歪曲了,有什么新闻?我没来得及看今天报纸。”小广闭上文件夹,笑着问道。

“农民工子弟学校临时教学点被曝光了。草。”万浩说着,在小广桌上找出当天的都市报,翻开来给小广看。

万浩转身就往小广办公室奔去。

章三老觉得自己在东方县牛角乡那段日子很愤青,很犀利,直到遇到万浩,才明白,自己是个雏!

章三屁颠屁颠的跑进了万浩的里间办公室。

“你是懂新闻的,你看看,这是什么意思?”万浩拍着桌上的报纸,问道。

“怎么了?”章三觉得万浩把事情想得很严重。

看着万副主任的背影,章三心里一惊:真有这么严重吗?

疑惑归疑惑,章三还是立即打电话给市教育局和翠湖开发区。

万浩快不来到市长办公室,问道:“市长,您看了今天的滋事报吗?”

章三捏起报纸,扫读了一遍,然后抬起头,问万浩:“万主任,这个是曝光稿。”

“还用你说,这当然是曝光稿。”万浩怒气渐涨,说道:“不知道市长看到没看到,如果看到非气死不可。”

小广继续沉默着,脸色很严肃。

“他还要追踪报道。”万浩见市长没说话,继续说道。文章的末尾,记者写了,本报将进一步关注这些孩子的命运。

“章三,你知道的,市长前天才去的翠湖开发区,这次BC经贸节,很多企业已经入驻我们翠湖开发区了,不少民工子女读书难,所以,才临时组建了这个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新校区马上开工了,这样的负面报道,不仅损害开发区形象,还可能引起农民工的不满情绪。”

万浩气愤的说着,停了一会,继续说道:“我最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人在幕后操纵,背后是否另有高人授意,这是我最紧张的,我得向市长汇报,你先联系下翠湖开发区和教育局那边的情况。”

“怎么啦?”章三满心疑惑,顺着万浩的手指,看到报纸上图文并茂的刊登了一个新闻——《翠湖开发区工地暗藏无证学校,20名孩子在棚屋里读书,情况堪忧》,署名记者支远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