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官场红人》
官场红人

第一百二十三章:防,防,防!

“但是,这样写报道,不是太狠毒了吗?偷电是错,可,也要注意方法,我就不信他供电局屁股上就干干净净,否则怎么老百姓会说他们是‘电老虎’呢?”

“唉,现在哪个部门不会考虑自己的部门利益?可是,谁又会考虑公众情绪呢?”小广声音低沉多了。

“公众情绪?”万浩重复着这个词。

和小广认识这么多年,很少看到他这样的愤怒。两人心里有着深厚的私人友谊,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

对这个报道而言,谢旭才认为,小广的分析不无道理,舆论监督,不要让人妖魔化。

小广说完自己的看法后,降低了声调,说:“寒书部长在党校学习,旭才,你看能否抽出时间,你带上章三,还有市委宣传部的分管领导,一道去一趟省城,去省委宣传部,为我们这些下面的同志说说话,这样的报道笔调,很伤群众的心。

“当然没有!”没等万浩回答,小广接着说道。“官老爷思想蔓延,部门利益作怪,垄断行业脸难看,事难办,这象什么话?”

万浩专注的听着,不时的点头。

“万浩,你去一趟服装总厂,了解清楚二分厂的情况,是不是职工待遇还没跟上,到底是哪些家庭在偷电,是困难职工,还是别的什么人。把情况摸清楚,要从根源解决问题,确实家庭困难的,帮解决困难,能劳动的,想方设法安排岗位安排就业,没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的,厂里可适度增加些补贴。”

“好的,我这就去。”万浩轻轻的关上门走了,接着,过道里传来万浩急促的逐渐远去的脚步声。

接下来。

C市日报的记者得到领导通知,偷电新闻不要追踪了。

下午,支远宝接到报社领导打来的电话,服装总厂稿子不要再写了。

下午,C市日报社新闻部和编辑部的反省材料上交到市委宣传部……

桔子路2号。一处带院落的独栋别墅,在夜色中充满神秘色彩。

院子前后都栽种了很多果树,其中,后院的一棵柚子树长得果子特别多。听说,当初在栽这棵树时,张忠贵专门买来两条小狗,当场打死,埋在树坑里,这样,长的柚子特别甜。

每到夜晚,很少人看见这里的大门开过,远远望去,房间也是厚厚的窗帘,只有少许稀疏的灯光传出来。

“赖书记,你看看,现在C市成什么了?”骆长福胖脸气嘟嘟的说道。

赖初军翻了翻眼睛,瞅着骆长福,问道:“成什么了?难道成人间地狱了?瞎扯淡。”

“莫非有市长撑腰,偷电就有理了?”骆长福不满的说道。

赖初军不说话了,这时,胡增产接着说:“不管这个事情冯广田有没有撑腰,起码他的态度是有倾向的,我听说,万浩上午去了服装总厂,一副有所依仗的样子,没有冯广田的暗示,他敢那么大声在文如风面前发号施令?”

“对呀!”骆长福得到亲家公的声援,底气足了很多,他们俩越来越觉得,两亲家配合得很好,甚至都默契到心照不宣的地步。

赖初军依旧斜躺在沙发上,目光看着天花板,一言不发。

骆长福和胡增产彼此互换了个眼神,也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

隔了一会,赖初军突然从沙发上挺立着,问道:“忠贵,怎么继泰还没来。”

“刚来电话了,应该快到了。”张忠贵答道。

赖初军站了起来,指着胡增产和骆长福说道:“你们俩会这样胡乱揣摩冯市长,难免没人会同样揣摩我们,弄不好,也会有人说,这次记者曝光服装总厂是我们谁谁谁指使的。这不得不防,赶紧催下莫市长过来。”

胡增产把头扭过一边,嘟囔着说:“防,防,防!你都防了一辈子了!”

我认为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可以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但,不能因为记者的主观印象,随意的描绘广大群众的形象。偷电可以查,可以罚,但居民之间,同住一个小区,就不能坐在一起聊天吗?就非得家家大门紧闭,老死不相往来吗?旭才,辛苦你了。”

“市长,我马上就出发。”谢旭才对小广的观点很有同感。

“那,那就是供电局瞎搞,欠电费你就是催缴啊,叫一帮记者去干吗?”万浩把矛头对准C市供电局。

“别想多了,供电局请记者去采访,也是为了宣传合法用电,偷电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这不能怪供电局。”小广说。

万浩也听闻,莫继泰往常和服装总厂的原任领导班子来往密切,这次,是不是姓莫的在动什么手脚?想通过这次负面新闻报道,来侧面证明冯广田的改革不不是那么完美。

C市日报社老社长退休后,总编辑谢旭才接任社长,成为C市市委机关报的掌门人,也肩负着C市主流新闻报道的重任,按照报社领导班子的分工,总编辑负责报纸的采编业务,社长则主持报社的全面工作,具体负责财务人事等。

小广目光柔和多了,看着谢旭才,说:“可以先去省委宣传部找找彭品成处长,再找部长。恩,也别急着回来,住一晚,代表谷书记,也代表我,去拜访尊敬的罗书记,中衡书记是我们C市的老书记,为C市的发展呕心沥血,我们要铭记。”

“好,明天回来我们日报社就立即开展新闻业务知识学习。”谢旭才听小广提起罗中衡书记,便回想起自己跟着罗中衡做秘书的那些日子,感触万千。

因为万浩相信,这些没说出的话冯市长一定清楚。服装总厂领导班子大换血,新的厂领导班子几乎全部是冯市长亲手选拔的,服装总厂起死回生的可喜变化,通过各级媒体宣传,也家喻户晓了。

越这样想,万浩越觉得莫继泰可疑,想着想着,万浩眼神里都冒出火焰来了。

“瞎说什么!”小广断然阻止了万浩的疑问。“这就是记者政治学习不够,业务水平不高,万浩,你别多想。”

小广果断的言语,驱散了万浩眼神里的戾气。

小广的眼神停留在万浩脸上,没回答。

“会不会有什么人故意借这个偷电事件来影射什么?”万浩再次说道。有些话他在肚子里打转,没说得太明显。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新闻媒体,都应该多多考虑公众情绪,都要多想想,自己所言所为,公众会怎么看?就拿记者来说吧,记者有责任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更有责任以及时“把脉”问题和矛盾。

二分厂是有人偷电,难道每个人都偷电?记者凭什么用那种笔调来写广大职工?这明显会伤害职工情绪。话说回来,不仅是记者,我们政府也一样,有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一遇到阻力就随意动用警力,最后也许问题解决了,可你有没有缓释了群众的情绪呢?”小广对万浩问道。

这个时候,出现这样大面积的负面报道,如果仅仅是偶然,万浩倒也能心平气和的协调处理,如果是有人在背后指使,那就不得不提防了。

当然,万浩还有更深的考虑,他感觉到,常务副市长莫继泰这个人有点难于琢磨,平时象笑面佛,其实内心城府很深,有次听万副市长说,莫继泰拿冯广田没办法,却处处干预万玉龙的一些工作。

“会不会有什么人指使?”等谢旭才、章三走后,万浩对小广说。刚才小广那一系列关于记者被枪使的言论,在万浩心里产生巨大震荡。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