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黑档案:东北特产黑社会》
黑档案:东北特产黑社会

决战前夕

当时志铮确实就藏在工人新村某工厂宿舍内,两天过去了,他的伤并没得到有效的治疗,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口服了一点抗生素。志铮已经知道公安局正在全力抓他,他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一但落入包围,立即开枪自杀。依照韩广生的严密部署,以沈阳市公安局的破案决心来说,志铮已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了。

晚上十一点多,对工人新村的排查工作才刚刚进行了一半,还有几百座楼没有走访。这时韩广生召开了一个现场会议,又做出一个决定,彻夜奋战,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抓到志铮。那个年代的警察也确实能吃苦,参战的民警们不顾天气炎热、饥渴劳累,毫无怨言的继续奋战,势要将志铮捉拿归案。

到了6月4日凌晨一点钟,韩广生亲自带队的排查小组来到了沈阳拖拉机厂的12号宿舍楼。这是一座四层的单元式宿舍楼,志铮就藏在四单元的401室。韩广生先派出四名民警守住四个单元的出口,然后亲自带人从一单元101室开始排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可以说志铮已经身陷绝境,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希望,多么动人的一个词啊。可是你知道希望的含义吗?我想,大部分人,一时间很难解释清楚希望的含义,因为这是一个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词。

转过天来,到了6月3号,针对志铮的抓捕行动仍然在继续。同时“www.youxs.org”专案组得到了志铮一个亲戚提供的重要线索,说是志铮可能藏在于洪区的工人新村养伤,但不清楚具体地点。据此,韩广生立即调整了行动方案,一方面加派人手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严密巡查,继续防止志铮外逃。另一方面,他下令收缩战线,把能够动用的全部警力都投入到了工人新村,对那里的一千多座居民楼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同时还派出荷枪实弹的警员封锁了进出工人新村的几条道路。

有一部著名的好莱坞电影,名字叫做《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一个含冤入狱的银行家,是如何适应监狱里的残酷现实,并用十九年时间挖出一条地道成功越狱的故事。这部片子前面的百分之八十平淡如水,但后面的百分之二十却能震撼人心,让人终生受益。这部电影,是迄今为止所有文艺作品中对“希望”二字诠释最为完美的。

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只要人的内心保有希望,那么一切的困难都能克服,而未来也一定会是美好的。但是,这是一种错觉。希望,仅仅是希望而已,希望不等于一切,希望更不等同于最终的结果。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来自锲而不舍的坚持、来自对自我的充分信任、来自对自己所抱有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由此可见,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东西,是比生命本身更值得人去珍视的,即使是对于志铮这样的凶残之辈也不例外。所以,对志铮来说,自杀未必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但即使如此,“希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仍然是弥足珍贵。没有希望,就没有开始,没有开始,也将没有以后的一切一切。大部分自杀的人,就是因为丧失了希望,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才走上绝路的。所以,如果你拥有希望,一定要懂得珍惜。

躲在四单元401室的志铮,已经知道警察到了。但他并未绝望,他从未放弃过对生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可是他仍然做好了自杀的准备。在志铮看来,士可杀,不可辱,阶下囚的生活,他是一天也不能忍受的。

此刻志铮的枪已经打开保险,子弹也推入了枪膛。他已经想好了,警察一敲门,他就隔着门开枪,弹夹中有八发子弹,其中六发是给警察准备的,最后两颗则是志铮留给自己的。之所以给自己留下两颗子弹,是因为志铮担心碰到臭子,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手上的五四手枪并不怎么可靠。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志铮坐在房间里正对着屋门的一张椅子上,静静的抽着烟,等待着最后决战时刻的到来。

希望,仅仅是一个开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